上周,由於南都的一篇關於雙非兒童現狀的報道,引發國內和香港各個媒體的轉載及評論,而網民評論鋪天蓋地,幾乎是一邊倒地批評、譏笑、嘲諷這些雙非父母。說他們妄想占兩邊便宜,活該,崇洋媚外,裝*,等等,口誅筆伐,如同這些父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作惡多端的敗類。。。
作為一個母親,看了這些報道與評論,讓人心痛,一連幾天,捫心自問:我到底犯了什麽罪?我只不過是想生多一個孩子,至於激起如此民憤嗎?
是因為這些大陸父母把孩子生在了香港嗎?追本溯源,當初赴港生育的原因,真的像有些媒體所述,全部是為了單純的逐利,為了占便宜嗎?
2010年,香港醫管局局長表示歡迎大陸媽媽來港生子。甚至到2011年, 我們還能看到:唐英年談內地女性赴港產子:有助應對老齡化(2011年06月23日00:00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當時香港雄心勃勃,意欲打造亞洲產科中心,香港政府推行醫療服務產業化,大力發展醫療服務業。而當時香港的學校,由於出生率低,招生不足,頻現殺校危機,當時極力歡迎雙兒童,由於招生不足,頻頻跑到深圳來召開深港教育展,招攬生源。如今,當年的甜言蜜語如同幻影般瞬間消失,我們卻成為歷史的罪人。
而當時的深圳,直到2012年底才出臺法律法規對境外生育做出規定,在此之前,港澳籍的兒童是可以報讀公立學校的,對於境外超生也是沒有明文規定的,法無明文規定即可為,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為何如今卻對我們判以遠比違法超生更嚴重的處罰。
當年的一切,言猶在耳,為何一瞬間就全部否定,把所有的責任都歸根於雙非父母的逐利心理?誰敢說深港政府當時的判斷與決策全對?對今日雙非兒童現象沒有一絲一毫的責任?
如果深港雙方官方認為赴港生育是鉆法律空子,既然發現了漏洞為何長期以來不采取任何補救措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既然已經發現有法律空子,為何遲遲不肯補牢?從2001莊豐源案發生,到2013年深港雙方才共同采取措施,杜絕雙非兒童。長達十多年的時間,如果官方認為大陸婦女赴港生育這一現象為雙方所不能接受,為什麽不提前幾年起采取措施,提早5年甚至10年,誰有敢說港府當年沒有逐利的心理?當年香港出生率那麽低,他們就沒有貪念嗎?沒貪戀這些他們當時最緊缺的新生力量?為何任由這些父母像饑餓的螞蟻排隊搬食物一樣,源源不斷地掉進前方的蜜糖陷阱,然後恥笑他們的無知與貪念?對於雙非父母來說,每一個個體他們並不可能掌握全面的數據,了解整體的局面,而全面的數據是由官方掌握,雙非兒童現象出現以後,特別是發現數量超載以後,官方不應該任由這一現象發展到2013年才采取措施,然後把當時的懶政、不做為的罪責全盤轉嫁到雙非父母頭上,怪他們貪。如今孩子們沒學上,繼續懶政、不做為,不做引導疏通工作,任由其自生自滅,當孩子成人以後社會問題凸顯時,是否想好又打算用何種罪狀來責怪孩子的父母呢?
而如今對當年雙非問題了解不多的網民們,噴得那叫一個歡:誰叫妳當年妄想香港大陸兩邊便宜都占?誰叫妳有兩個錢到香港生?
而事情的真相呢?深圳教育政策突然於2012年更改,導致雙非家庭不但沒有享受到任何一邊的福利,甚至連本應屬於自己的正當權利也被剝奪,兩邊民眾對這一事實不管不問,批評的理由只有一個:妳曾經企圖占便宜,妳有這樣的想法,就該批,就活該。
而實情如何呢?試問當年赴港生子的父母們,當初全部都是為了占便宜而做出如此決策嗎?
可以坦白地說,沒有當年嚴苛並拖延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就沒有今天數量眾多的雙非兒童並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就我本人來說,除了是因為香港當時的核心價值觀和法制人文環境吸引外,還有重要一條,就是我壓根不想把20萬的罰款交給深不可測的計生部門然後下落不明,如果計生部門能說明這20萬的去向,如果這20萬社會扶養費能最後去到西部貧困山區扶養了那邊的無助兒童,我無話可話,掏錢我也掏得舒暢,花錢花得明白,我不願意把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幫郭美美買包,幫李美美買裙,我寧可交一筆行政費用給到港府,因為我相信他們不會亂花這筆錢,我的孩子也由此有了一個合法身份,不用做黑戶。
當然,我相信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情況,原因不一而足,有的是因為孩子父母的工作性質,一人搶生全家沒飯吃的後果太過沈重,一人超生全單位沒獎金會被人唾棄;有的是覺得香港的醫療人性化;有的是當時父母親一方在香港工作;當然,也有不少確實是看重了福利與待遇,想占便宜的也有。
而現在的局勢是,不管妳是出於何種原因赴港生育,現在,妳都承受這種敵意與惡毒攻擊,都得承認妳有占便宜去的心理,妳必須就範。
因為,在全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大前提下我們確實比別人多生了孩子,這就是占了便宜;因為,當年去香港生孩子的都是或多或少有一點積蓄的,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所以不是弱勢群體,所以不值得同情;因為去生的太多了,多則招致厭惡,多了深圳就可以半路出臺新政拒收特定部分的中國兒童,多了香港政府就可以半路祭出跨境校網,減少邊境地區學位,讓身心俱疲憊的跨境學童到更遠的校區去上學;
但僅僅這些,就是會激起如此之民憤嗎?就會招致如此惡毒之攻擊嗎?
不是的,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近年來大陸與香港之間的矛盾。
縱觀多年來香港與大陸之間的爭吵、對罵,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爭吵事件本身只是導火索,背後原因復雜,香港與大陸分離那麽久,融合的過程也必將是長期與艱難的,這是必然的,妄想矛盾的解決能一蹴而就本身就是不現實的,如同身體植入器官後必須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排斥期一樣,香港回歸以來兩地文化沖突在所難免,況且除了文化沖突,還有制度、法律、價值觀等等方方面面的不一致。無論小童地鐵飲食事件、街頭便溺事件、趕客行動、禁奶令,直到今天的禁疫苗令,等等,都是這種種沖突的表現。
這些,都將是雙非兒童身上的原罪, 矛盾融合之前,夾在中間的雙非兒童,將充當替罪羊,當然也是協調者的角色。對抗時他們是兩邊發泄憤懣的撒氣筒,甚至某些團體鬥爭的籌碼,融合時他們是溝通的橋梁,和平的使者。
同樣情況,雙非父母在這次辯論中,也要背起黑鍋。
根本不管妳當時出於什麽原因,不管妳當時內心的真正想法是什麽,此時此刻,妳別無選擇,必須承認當初是為了占便宜。因為如若不承認,只會讓人們更反感,在當前局勢下,他們已經先入為主地為妳貼好標簽,認定了妳是為了占便宜去生孩子,在此前提下,任何的反駁與爭論,只會讓事情更糟。
記得小時候看到過一個故事,小朋友與父親去一叔叔家做客,主人用暖瓶給父子倆倒好水,然後轉身去拿瓜子水果,暖瓶被放在地上搖晃,不穩,最後倒在地上,爆了。主人聽到響聲轉過頭來,這時小朋友看到爸爸趕緊向朋友道歉,說孩子太調皮踢翻了暖瓶,不好意思,雲雲。回家的路上,小朋友詫異地問父親:為何要主動承認暖瓶是自己孩子打破的?父親的話當時讓我記憶猶新:有時候,真相並不重要。因為在當時情況下,如果說是暖瓶自己破的,沒人會相信,反而讓主人生疑、反感,使兩家結怨,使事情更糟。
唯有承認,認罪,懺悔,才能獲得原諒,不使事情更糟。
有時候,真相並沒有那麽重要。
就是說,無論妳做下什麽,不管妳當初是否想過占便宜,除了承認別無選擇。特別是當初確實沒用想到占便宜的父母,說服自己承認、悔過,更難。
而這個黑鍋我們雙非父母必須得背,這個替罪羊、出氣筒的角色,也是我們的雙非孩子必須要面對的,而且他們已經擔當了這一角色。
以往向來一直是香港人罵大陸人,大陸人罵香港人。而如今他們不約而同地齊齊來罵雙非兒童了,因為罵起雙非兒童時,香港人認為他們仍然在罵大陸人,大陸人認為他們還是在罵香港人。看到陸港兩邊,如此地異口同聲,可以說雙非兒童第一次肩負起了他們的歷史使命:讓陸港兩邊民眾,前所未有地第一次如此團結一致。
從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
Pearl3 發表於 16-4-15 12:22
http://news.qq.com/a/20100307/001170.htm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qglianghui/2010-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