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吳君麗粵劇珍藏展出
逾一百七十件由粵劇紅伶吳君麗捐贈的珍貴文物,包括:戲服、頭飾、劇本、宣傳刊物、劇照等,將由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起至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文武兼擅-吳君麗戲劇藝術剪影展覽」中展出。
康文署副署長(文化)鍾嶺海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粵劇歷史悠久,影響遠及海外,吳君麗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家傳戶曉的花旦。
鍾嶺海稱:「二○○二年她參觀文化博物館後,答應捐贈其所有珍藏。經過一年多的籌備,這批紀錄香港粵劇發展及麗姐演藝成就的珍貴文物,終能保存於博物館內,並以展覽形式呈現市民眼前。」
「文化博物館自八○年代開始有系統地徵集粵劇文物,麗姐捐贈的三千多項珍藏,是博物館歷年所收到最大批的粵劇文物。這是粵劇藝術文化保存工作的里程碑,給我們很大的鼓舞,謹此再次多謝麗姐的慷慨捐贈。」鍾嶺海說
吳君麗縱橫演藝界超過三十年,事業成就輝煌,一直醉心於粵劇和電影等表演藝術。吳氏的粵劇表演事業始於一九五四年,曾演出多套戲寶。她在舞台上不斷探索求新,其中以演出唐滌生的多齣作品,包括《香羅塚》、《雙仙拜月亭》、《白兔會》、《百花亭贈劍》等,成為舞台代表作,也為香港粵劇增添一批經典。
除在粵劇界盡露鋒芒外,吳氏於一九五五年晉身影壇,過一百五十部電影,票房成績靡然。七十至八十年代再重投粵劇界,與多位粵劇名伶同台演出,在舞台上擦出新的火花。一九九一年吳氏在新加坡舉行個人演唱會後,便淡出舞台。
為配合是次展覽,文化博物館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十二月三十日至二○○五年一月二十七日逢星期四在該館劇院將舉行「吳君麗電影欣賞」,播放吳氏演出的電影,包括:《教子逆君皇》、《龍虎關前烈女魂》、《百鳥朝凰》、《淒涼駙馬可憐妻》及《包公審烏盤》。此外,十二月至二○○五年三月期間將舉行展覽教育活動,包括展覽導賞、粵劇戲服介紹及粵劇文化講座系列。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人既美 , 唔在於<外在> , 在於<心>, 對回饋社會 , 唔在於<揚> , 在於<實> , 好姐值得我尊敬既另一面 .
img] http://discuz.baby-kingdom.com/images/bk/slobv4_r2_c1_long.gif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