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子爵府

積分: 13831


1#
發表於 08-11-14 18:06 |只看該作者
金融海嘯為上世紀30年代後最大危機

【on.cc專訊】 政府今日發布《2008年第三季經濟報告》,以及本地生產總值初步數字。據經濟顧問陳李藹倫表示,當前金融海嘯對經濟轉變之速及漫延的範圍,乃自1930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對於香港經濟構成多大影響仍是未知之數,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貿易行業。

政府指歐美經歷十級金融地震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指,今次金融風暴中央是歐美地區,形容當地經歷10級地震,其餘震對亞洲亦有負面影響。她又指,不同機構對本港明年經濟預測,由最高的增長3.5%至最低的倒退1%,有關差異反映經濟變數大。

陳李藹倫亦指出,相對於97年出現的樓市泡沫及經常帳出現赤字,現時香港已連續6至7年錄得貿易盈餘,銀行亦無過度放貸,香港抵禦能力有增強,相信外來衝擊有一定影響。

本港建造活動仍然疲弱

本港第三季在投資方面的比率增加3%,與第二季的數字相差不大,其中有關機器及設備方面的開支,都持續錄得增長,而本港的建造活動則仍然疲弱,特別是私人建造活動更為顯著。在資本市場方面,香港的股市仍會波動,而樓市則仍有下調壓力。

本港失業率將上升但通脹放緩

本港第3季失業率為3.4%,較上季上升0.2%。她指金融海嘯的影響,在第3季失業率初步浮現,預計其帶來的更大影響,會在第4季出現,未來數月的就業會有進一步壓力。

陳李藹倫又表示,本港通脹情況已於今年7至8月見頂,當時通脹率為6.3%,9月通脹率為6.1%,主因是食品價格回落。她預料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通脹情況會進一步紓緩。

失業率最差情況尚難預料

本港經濟放緩,相信續有公司破產或倒閉情況出現,因此失業率有上升壓力。但她指是否會返回沙士時期最高的8.5%失業率,現時預測是言之尚早。她表示沙士時期的高失業率是由1998年至03年的6年經濟低迷引發,當年的旅遊業曾下跌7至8成。她重申失業率是否會由現時的3.4%上升至8%,是言之尚早,並指現時有正面因素支持,包括各國財長合作刺激經濟,並受惠中國經濟表現較好。


今次危機對本港貿易影響最大

金融危機對本港貿易影響最大,預期未來數月出口訂單減少,市民財富減少令消費轉趨審慎,同時亦出現信貸收緊及就業放緩的情況。本港4大行業將受到最大打擊,包括金融業、貿易物流業、旅遊消費相關行業及建造業,這些行業佔本港GDP的56%,就業人數亦佔相類的百分率。

港全年經濟增長料下調至3%

金融海嘯衝擊下,預期金融、物流、旅遊及建造業受打擊最大,估計在出口放緩、消費疲弱下,經濟不景情況,踏入第4季將會逐步浮現。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會由早前預計4-5%,下調至3-3.5%。陳李藹倫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經濟走向衰退,是在所難免。

經濟下滑市民需作好準備

在本港經濟放緩下,失業率將掉頭回升,較受影響行業包括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相關行業例如飲食和百貨、地產及建造業。她指因受外圍影響,本港未來數季經濟都處下滑周期,由於外圍因素不明朗,市民應作好準備。她呼籲市民需保持信心,不要自亂陣腳。她指經濟下滑周期過後香港經濟會好轉,加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是利好香港因素。她表示當局會繼續留意外圍情況,至於明年的經濟預測,則將在明年2月底的財政預算案公布。

香港步入衰退機會上升

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本港經濟在將來幾季仍然艱難,經濟放緩是無可避免,至於會否出現經濟衰退,陳李藹倫回應指,部分先進經濟體系已開始步入衰退,故香港步入衰退的機會亦會上升,而明年上半年的經濟仍會艱難,至於下半年會否改善,陳李藹倫指當局會密切監察,因現時仍有多項不穩定因素,情況亦不斷轉變。

第4季經濟負增長風險較高

本港第4季經濟增長需視乎外圍金融情況,但出現負增長的風險比較以前高。而內地十大刺激經濟方案,對國家增長動力有正面影響,對本港亦有一定程度幫助,因為內地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及最多遊客來源地。

港府指未來經濟不確定因素多

現時外圍經濟變數多,全球金融風暴仍在變化,金融市況未穩定,令政府難以評估實質影響。她又指,美國樓市未見底,歐洲樓市亦有下調勢頭,亦會影響歐美實體經濟。她又指,亞洲各地經濟已受影響,估計未來影響會進一步惡化。

陳李藹倫指,金融海嘯的破壞度及蔓延速度,是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大,全球經濟出現同步下滑的局面。她引述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指歐美及日本經濟體系,步入衰退已成定局。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