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天地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別墅

積分: 650


1#
發表於 16-11-6 19:16 |只看該作者
先友後婚

先能做朋友,才能常為比較長久的情人,這是我跟朋友們談到愛情的時候,常有的想法。後來發現,不是只有情愛關係,而是在各種關係中,有沒有基本維持關係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友誼,是關係能不能長久的關鍵。

父母本身,即便有了孩子,也不見得懂得交朋友,甚至在互動上還可能有不少困難。但是因為孩子沒辦法逃脫這層關係,就得承受跟父母互動時的壓力。所以父母如果能持續跟人互動,練習聊天、談興趣,學習新嗜好、開創新話題,不管是對孩子,或者對自己都好。

在《婚姻,最浪漫的修行》這本書上列舉的研究也發現,能真誠面對自己的需要,認真看待關係,珍惜與經營,是從情人變成家人的重要過程。

然後雙方,能因「了解而結合」,那關係會比較長久。就算因「了解而分開」,也能比較少遺憾。

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有因為傳宗接代而結婚,有因為想找人照顧父母而結婚,有因為生活沒有寄託人生不順而乾脆結婚。那如果沒搞清楚自己,也沒盡可能地去了解對方,雙方因為暫時裝出來的假象,而走上紅毯,看中的是這個人的「功能」,而非這個人本身,那關係中的雙方通常都不會太好過。

很多情況下,我們在相對不認識對方的狀態中,決定要跟對方牽手一輩子。可是,如果接下來在婚後能不忘記關係也要用愛澆灌,還是有機會能讓雙方感覺到愛人與被愛的芳香。

特別跟出版社請求授權,跟各位朋友一起學習,這最浪漫的修行。祝福您!

-----------------------------------------------


別墅

積分: 650


2#
發表於 16-11-6 19: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林蕙瑛】

台灣到底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來自網路的約會/交友,並無全國性的大型研究,而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彙報」曾發表過一份有趣的研究報告。過去十年來,美國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男女上交友網站尋覓良緣,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因此發展長期穩定關係或步入禮堂。值得推敲的是,研究發現表示,與經由其他途徑結識的夫妻相比,網路紅娘促成的伴侶之生活居然比較幸福,也更能長相廝守。


別墅

積分: 650


3#
發表於 16-11-6 19: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這是一項很新的研究,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卡修波(John Cacioppo),針對全美國於二○○五至二○一二年間結婚的一萬四千一百三十一人進行調查,發現電腦網路已對民眾結識伴侶的方式造成巨大的改變,網路紅娘已成為一年價值十億美元的企業,而電腦網路也可能正在改變婚姻本身的動力與結果。

這個調查結果發現經由網路結識,先友後婚的人士,年紀大多在三十到四十九歲之間,而他們的所得也高於非網路結合的夫妻,這說明了這些上網站登記的熟男熟女,不論是晚婚族或二度單身,先前一直努力工作,或者沒有時間,或許婚姻失敗,但大都事業有成,小有成就,時候到了,他們是真的想覓終身伴侶,老老實實地提供個人資料,說出自己的需求與期待,真誠展開交往。

就因為每個人都認真看待,發現不合適後也就逐漸淡掉或好聚好散,再找下一位交往,因此有人成功獲得良伴,也有人失望而歸,與前述調查研究相符合。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得以發展長期關係,得來不易,也算緣分,他們特別珍惜遲來的幸福,努力經營婚姻。

雖然是美國的研究,在認識對象方面,其實跟台灣社會也類似。此研究中約有二十二%的男女是透過工作結識,近水樓台,機會較大;有十九%是由朋友介紹,十一是在學校認識;七%經由家人牽線;九%是在酒吧或俱樂部認識,這在台灣可能要加上卡拉OK認識的;另外亦有四%是在教會認識的。


別墅

積分: 650


4#
發表於 16-11-6 19: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由於此研究長達七年,在調查期間,因網路結識的伴侶,其婚姻滿意度為五•六四%,略高於以其他管道認識的夫妻。而滿意度最低的是透過家人、工作、酒吧或盲目約會所認識的伴侶。這是可以理解的,家人促成婚姻,總是喜歡問東問西且寄以厚望,造成夫妻的壓力或姻親問題,而工作上認識亦有來自同事的壓力,何況兩個人工作性質類似,雖可分享,因看法不同起爭執的機會亦大,且易失去新鮮感,而在酒吧或盲目約會相識的本來就有風險,而且這些人本身也是比較有冒險性,如果不能耐心地彼此磨合,只怕是有緣無分。

在一萬四千一百三十一位受訪的男女中,在調查的七年期結束時,網路結識的夫妻有五•九六%宣告分手,非網路認識的夫妻則有七•六七%仳離。而在非網路促成的婚姻中,最幸福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
竹馬,或是在學校、社交或宗教場合認識的伴侶,這當然是與環境和個人的個性,以及環境與個性互動的結果有關。這些人,不論是成長環境或選擇的環境都比較單純,也較有自己的j則及目標,婚姻幸福也是他們人生努力的目標之一。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