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209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1#
發表於 09-3-20 10:09 |只看該作者
港府捨正途而弗由 羅耕


十多年前做過分析,當時認為港府奉行的是corporatism,即官商共治,將之「講得白些」,就是官商勾結。董建華年代,此華不同彼鏵,此華絕無個人誠信或貪污問題。不過,一些明目張膽的利益輸送卻是昭然若揭,路人皆見。結果?電廠只有兩家,超市也只有兩家,其餘「執笠」,士多亦苟延殘喘。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典型結果是弱肉強食或寡頭壟斷,存活的只有大象獅子老虎豹,狗狼貓鼠全被吃光,香港地恍如盤鬥獸棋。
以高地價來製造紙上財富或虛假繁榮,是當代行政長官的管治技倆,但歸根究底,這與印銀紙以通脹帶動經濟無本質上的分別,幾十年前美國試過,十幾年前日本試過,全部敗北。
不過,政客是短視的,其關注的社會利益只是任期內的社會利益。於是大銀行、大企業、大財團及大政府愈壯愈大,不能被大鱷收編之士,不是放逐北方便是等拿綜緩,產業單一化是必然結果。好景時尚可把問題視而不見,逆景時便浮上水面。
要產業多元化,其實最好還是行之有效的積極不干預。可惜政府「精歸左」,大搞什麼中藥港、鮮花港及漁人碼頭之流,結果全部胎死腹中,淪為笑柄。政府近年尤愛no that make that,即「阿茂整餅」。
好地地的大笪地,剷平之後丟荒,然後再另搞人造大笪地;好地地的石屎地,掘起之後舖磚,行街不是仆死便是跣死;好地地的公屋商場被吞噬;好地地的小販大排檔全被取締。反而最正路的合理工商業土地供應卻偏偏隻字不提。
東九龍、西九龍及添馬艦等地丟荒多年,舊區不拆用途不變,損失的不只經濟,還有就業。在福利愈趨完善下,港人的自立能力無疑比以往差了,但相信大多人還是希望靠自己而非靠政府。不過,不利弱勢的遊戲規則一路不變,貧苦百姓又如何打破宿命?長此下去,到全民忍無可忍之時,政府斷送的豈只是經濟及就業般簡單?
[email protected]
Kindness is like a key,which rusts if we put it aside.Use it frequently not only could help others but also could help ourselves.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