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341


1#
發表於 09-4-28 18:09 |只看該作者
H1N1~唔好帶b去人多地方啦............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
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
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
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
較起來較為致命。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
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
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
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簡史
流感期間 Camp Funston 的緊急軍事醫院。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
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發生於191
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
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
。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
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
和食慾不振而已。然而在當時的說法則指出,這波流感是源
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所傳播,但
並無相關證據。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
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
但都不嚴重。
同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
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
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Ashk
habad, 今屬土庫曼)。8月27日,流感傳回美國,並在波士頓的
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
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
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
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
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許多人
早上還正常,中午染病,晚上便死亡。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
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
一年。同年10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
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
減少了12年。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
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除了澳大利亞和夏威
夷之外 [3])。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
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
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
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口聚集地。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
(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
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在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約兩萬五千人的死
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
有被真正的辨認。
最近研究
在當時醫學界還沒有發現病毒,當時的醫學界以為這是一種
細菌造成的傳染病,因此並不了解為什麼這流感會這麼致命
。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Smith Andenwes才第一次從人身上分離出病毒,並命名為
H1N1。後來有許多科學家想知道為什麼此病毒會如此致
命,但都不成功;一是因為其危險性,二是因為當時的所有
遺體都已用火處理掉。

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傑弗里·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他與
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
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
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
國家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1998年2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AFIP)轄下所屬
的分子病理部門在阿拉斯加的 Brevig Mission附近發現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愛斯
基摩女子的屍體。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於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樣
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質。這個樣本
給予科學家第一手資料來研究這個病毒。

據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
10名死於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
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徵,研究它為什
麼具有這麼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
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
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
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誌報道了兩支隊伍,英國
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
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
素(hemagglutinin;HA 醣蛋白),並從中了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
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
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
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目前很難變成人傳人。

2009年4月26日,新型豬流感疫情告急,在墨西哥疑
導致六十八人死亡,逾一千人受感染,病毒已擴散至美國幾
個州,引發全球大恐慌,擔心世界性流感大瘟疫一觸即發。
根據世衞資料,是次爆發的豬流感H1N1,以往並無在豬
隻和人類身上出現過,抗流感藥物特敏福和樂感清,對豬流
感病毒並未出現抗藥性。外電引述醫學專家說,新品種的豬
流感病毒H1N1由豬、雀鳥和人類的基因結合而成,是研
究人員前所未見的,而且已出現人傳人情況。最令人擔心的
是,在墨西哥,患上這種可怕疾病死亡的人士,大部分年齡
由二十五至四十五歲,與專門攻擊幼童和長者的常見流感不
同。
死亡人數
目前的死亡人數尚無定論,最保守估計是2000餘萬人。
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
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

· 資料來源:Epidemic Influenza- A survey


子爵府

積分: 10383

好媽媽勳章


2#
發表於 09-5-2 04:02 |只看該作者

在家看tv:cry: :cry: :cry: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