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養蠶取絲的傳統,其副產品蠶蛹用作食物有悠久的歷史。在雲南等地會食用虎頭蜂的幼蟲和蛹,可以和竹筍等蔬菜一起炒或煮湯[13]。中國人食用的另一種昆蟲是竹蟲
東南亞許多民族會食用各種昆蟲。在爪哇和加里曼丹把蚱蜢和蟋蟀上漿後用棕櫚油炸,當作零食[14]。東爪哇的外南夢用帶有幼蟲的蜂窩加上椰肉和香料,包入香蕉葉蒸熟,稱為 botok tawon[15]。 加里曼丹、摩鹿加群島和紐幾內亞的居民會食用寄生在棕櫚樹裡的Rhynchophorus vulneratus幼蟲,可以生吃或烤熟,許多人視為美食[16]。在泰國,尤其是北部,傳統市場裡通常會有攤位販賣炸過的蟋蟀、蚱蜢、蜂子、蠶、螞蟻卵和白蟻[17][18]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中藥典籍中有許多昆蟲或其產物入藥,例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