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active Brokers創辦人Thomas Peterfy表示,他擔心美國聯儲局會在通脹壓力下很快加息。
「我擔心高利率,因為聯儲局正在談論將利率提高到1%甚至2%。通脹率為7%,利率為1%或2%沒有甚麼意義。如果他們真的想對抗通脹,他們將不得不將利率提高到4%、5%、6%,」Peterfy在Yahoo財經的一個節目上說。
Peterfy認為,聯儲局不會(現在)就把利率提到那麼高,因為它會增加新的赤字支出,因為該國不斷膨脹的債務的償付成本將會上升。 Peterfy認為,屆時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經濟,並對通脹構成更大的上行壓力。
「我認為他們(聯儲局)現在進退兩難。他們不能將利率提高到1%或2%以上,而且通脹可能會在那裡持續很長時間,人們會習慣這種情況,它將成為風土病。這就是我擔心的原因,」Peterffy補充說。
可以肯定的是,對抗通脹的能力即將受到考驗。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Labor Statistics)12月份的CPI資料顯示,2021年底,物價同比上升7.0%,這是自1982年以來的最大升幅。升幅反映了住屋和二手車等價格的強勁升幅。
總體增長與經濟學家的預測相符,並從11月份已經高達6.8%的增長加速。
報告提及,家庭食品指數在過去12個月上升6.5%。而在過去10年,該指數的年增長率為1.5%。
市場專家認為,持續的通脹將觸發聯儲局在3月份開始加息週期。對於 2023 年的加息幅度, Peterffy可能不會太過偏離。
「我們的經濟學家預計,聯儲局將在3月份的會議開始其加息週期,並在2022年總共加息四次。他們預計2023年將再加息三次,2024年將加息三次。市場目前正就2022 年出現類似的緊縮步伐定價,但預計本週期的總加息次數較少,」高盛策略師Ben Snider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行政總裁Jamie Dimon上周提出了聯儲局今年加息七次的想法。
股票和債券市場也開始為加息定價。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週三跌入修正區間,即從高位下跌10%。有專業人士認為,隨著利率上升,蘋果、微軟和Salesforce等高市盈率科技股,往往會經歷更艱難的時期。根據Yahoo 財經的數據顯示,自8月初以來,10年期國債孳息已攀升約45個基點。
「我可以肯定,2022年我們將經歷比去年更大的波動,」Pimco投資組合經理Erin Browne在Yahoo財經的一個節目上說。
***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係咁印銀紙遲早要還!
個人認定6厘分兩年加不算太過份,使唔使再加要睇美國國策!
1)睇美國供應鏈同中國關係,美國喺醫療物品、稀土、汽車電池、晶片四大類一定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問題係越擺脫得多,通脹將越嚴重!
2)石油價格將會企穩70~100美元間,OPEC+唔會俾美國已死的頁岩油企業翻生搶自己飯碗。
3)仲有未來幾個月,美國可能出現大規模罷工;因為個個都頂唔住通脹要加人工;而早前拜花登一萬億元基建亦陸續展開,人工又會被搶高;人工夫提高又係通脹幫凶之一。
美國嘆左十幾年低物價時代(由08年開始計),由特朗普開出第一槍後,恐怕不可能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