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河的中上游,亞馬遜森林的深處,有這樣一個傳說:
某部落裏,有位神童出生,天賦異稟。森林中的幽靈嫉妒這位神童,某日就向神童施蠱咒,神童中咒後,走進森林深處,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了。到這個部落的村民發現神童時,神童已經去世。村民埋葬神童在村落旁,將他的左眼埋在森林裏。後來神童眼晴的埋葬處,長出一棵攀藤植物,這棵植物的果實是紅色的,成熟的時候會裂開,露出白色果肉和深茶色的圓核。這些果實的大小和人眼一樣,村民莫不認為,果實就是神童的眼睛。
神童之眼,化成如此炯炯有神的「人眼果」,對村民來說是祝福。因為亞馬遜河有鱷魚,森林裏又有無數怪物毒蟲,如果不常常保持警覺,睜大眼睛,就很容易喪命。
神童的「人眼果」,現在稱為瓜拿納果(guarana)。在亞馬遜森林裏,可謂無人不識,甚至稱得上是寶藥,幾乎可被當作金銀來使用。因為以瓜拿納果核製成的飲料,有提神的功效。在遠古的時候,這種功效猶如神蹟,是天上神童賜予的力量。
「神效」之源,西洋化學的解釋就是:瓜拿納果核裏含有咖啡鹼(guaranine),咖啡鹼的化學結構與功用,與咖啡因(caffeine)相似,能令人提神。除此以外,瓜拿納果還有丹寧(tannin)與皂素(saponins),這些化學物質也可作藥用,例如能醫治肚瀉。
所以,這三種化學物,令瓜拿納果化成當地人的萬靈藥,居家旅行必備,很多因為疲勞而引起的小病痛,也以瓜拿納果製成的飲料來醫治。在17世紀當地傳教士寫書紀聞時,也有記載這種植物。
瓜拿納的果核甚為堅硬,要吃這種藥,不是生吞就行的,而是要如中藥般炮製的。瓜拿納果的古老炮製法是這樣的:浸軟果肉以取出果核,洗淨之後,將果核放在陶碟上,以火慢烤。烤乾之後,除去果核的表皮,加水將果核中物製成漿泥狀,將漿泥狀物搓成棒形,每條長約九吋,直徑約一吋。最後以煙燻法,烘乾這些果核泥以貯存。以後想飲用的時候,就拿出這些果核泥條,用魚骨磨出粉末沖水喝。炮製果核的一大重鎮,就是森林裏的毛埃斯鎮(Maués),當地人一提起瓜拿納果,就必然會想起這個地方。更有人稱,瓜拿納果的飲品,是巴西人的「國飲」。
有飲品生產商以現代技術廣植瓜拿納果,在工廠生產瓜拿納的飲料。這些飲料封在鋁罐裏,就沒有古法炮製的風味了,罐上印有現代的名辭,稱為「能量飲料」。飲品的成份,也當然不必只有爪拿納果核的咖啡鹼了。
在4年前,有學者發表初步的研究報告,指此等「能量飲料」,除了瓜拿納果的咖啡鹼之外,往往也加入大量咖啡因和某些草藥成份。學者稱,12至19歲的少年,要提防飲用過量,因為飲品中的提神成份,比咖啡和傳統瓜拿納果的飲料高最少兩倍,有增加心律異常死亡(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 , SADS)的風險。
另有學者的研究指,此種飲品雖然能提神,但是在測試中喝過「能量飲料」的人,大腦的認知(cognitive)反應卻變慢了。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雖然很精神,卻可能成為很有精神的遲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