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子爵府

積分: 14453


1#
發表於 22-5-17 12: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a123 於 22-5-17 13:36 編輯

捧復必泰、扁損科興、倡共存、倡削疫苗通行証,做實驗研究都係內部揀同事做sample,勁搞笑,x卓偉成日出口術,內部論壇放風嚇鬼,將共存形容為終站排除為中間站或暫轉站。


公爵府

積分: 27165


2#
發表於 22-5-17 12:59 |只看該作者
Pa123 發表於 22-5-17 12:50
捧復必泰、扁損科興、倡共存、倡削疫苗通行証,做實驗研究都係內部揀同事做sample,勁搞笑,x卓偉成日出口 ...

資本主義係咁思想,死部份人,唔影響經濟。。你好難話佢係錯,只係比較功利。


象牙宮

積分: 222907

2024年龍年勳章


3#
發表於 22-5-17 13: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專家係西醫, 容易用西方思維唔奇.

睇上海, omicorn 好難圍堵, 社會付出好大代價.

今次清咗零, 下一波呢?病毒可以依附物件由外國傳入. 睇下北韓, 封閉國家, 病毒也入到.


子爵府

積分: 14453


4#
發表於 22-5-17 14: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a123 於 22-5-17 18:02 編輯
Sumyeema1 發表於 22-5-17 13:06
專家係西醫, 容易用西方思維唔奇.

睇上海, omicorn 好難圍堵, 社會付出好大代價.

若要擴散至各省、死二百萬人、幾億大人細路有後遺症、產生社會問題幾年、醫療崩潰兩年(中國人均醫護低),咁中國未準備好共存,佢仲要照顧全世界、港澳、台灣、甚至北韓!
如果上海都封得,都成功,可以話omicron仲可控。
否則今天我地已無可能買iphone、特斯拉、新鮮菜…。

點評

fawong    發表於 22-5-17 21:14
hinhin_ma    發表於 22-5-17 14:46


子爵府

積分: 14453


5#
發表於 22-5-17 14:19 |只看該作者
加菲貓3 發表於 22-5-17 12:59
資本主義係咁思想,死部份人,唔影響經濟。。你好難話佢係錯,只係比較功利。
...

我可以話佢係錯,只要佢唔科學。


子爵府

積分: 13266


6#
發表於 22-5-17 14:42 |只看該作者
Pa123 發表於 22-5-17 14:19
我可以話佢係錯,只要佢唔科學。

死嘅一定唔喺佢地,佢哋有病一定喺第一個醫佢,第五波發生時有眼睇,瞓喺醫院門口嘅,等緊睇醫生嘅喺老弱幼小,喺普通人無藥吃,當時個個都變成醫生,咁樣是正常嗎?


珍珠宮

積分: 45684

2024年龍年勳章 畀面勳章


7#
發表於 22-5-17 14:51 |只看該作者
剛見到政府有因打左復而死的賠償200萬.... 唔知會唔會因而多番D人轉打4興.... 還是D人覺得唔會自己中, 照打... :donutwonder:

66歲女死者死於心肌炎 心臟組織有細小病毒基因一宗死亡個案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於去年7月接種第一針復必泰,16日後死亡,解剖結果證實死因是心肌炎。顯微鏡檢查顯示死者心臟有與病毒性心肌炎脗合的特徵,死者亦患有肺炎,是導致死亡的重要情况,從她的心臟組織中也發現了細小病毒基因。報告指,專家委員會認為由於細小病毒感染是心肌炎的其中一個已知成因,即使事件與疫苗接種有時間關聯,但死者心臟組織中存在病毒基因令情况出現分歧,無法確立死者患有心肌炎和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最後該個案被專家委員會評為「與免疫接種因果關係不確定」,獲發200萬死亡保障金額。

原文網址: 政府首向死前接種疫苗個案賠200萬 專家委員會曾評死因不確定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0966

點評

Pa123    發表於 22-5-17 18:03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


大宅

積分: 2857


8#
發表於 22-5-17 20:41 |只看該作者
總之大陸點行我地照跟就啱嫁啦


大宅

積分: 3185


9#
發表於 22-5-17 21:03 |只看該作者
可能有回佣收


水晶宮

積分: 64109


10#
發表於 22-5-17 21:07 |只看該作者
Pa123 發表於 22-5-17 14:19
若要擴散至各省、死二百萬人、幾億大人細路有後遺症、產生社會問題幾年、醫療崩潰兩年(中國人均醫護低) ...



子爵府

積分: 14453


11#
發表於 22-5-20 14: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高本恩、陳德光被批評!

【Now新聞台】…陳肇始又指有醫學界人士倡議,個別年齡群組可自由選擇打第三針或標籤疫苗通行證為「脅迫性」政策,恐怕只會減低接種意欲,重新引起市民的疫苗猶豫「實非合適」,呼籲合資格市民盡快打第三針。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