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在克羅埃西亞的小鎮,七十一歲的佛克在家附近的池塘邊,發現一隻受傷的白鸛。牠滿身是血,佛克幫牠急救。命是救回來了,但翅膀被打斷,再也無法飛翔。佛克在學校當校工,太太已經去世,兒女在外工作。獨居多年的他,收養這可憐的孩子,取名為瑪蓮娜。
佛克把瑪蓮娜當女兒疼愛。冬天,他讓瑪蓮娜住在小倉庫裡避寒;春天,他在屋頂上蓋一個鳥窩。不能飛的瑪蓮娜沒辦法覓食,佛克為牠抓魚回家。有時他們一同上街,瑪蓮娜會學佛克的樣子走路,坐車也會探出車窗和路人打招呼。
八年後,一隻雄白鸛飛上屋頂的鳥窩。佛克擔心受傷的女兒被攻擊,他爬上屋頂,發現瑪蓮娜一臉幸福,像在向他介紹「男朋友」。佛克知道女兒戀愛了,把雄鳥取名克列普坦。因為這對情侶會互相開心地用鳥喙發出「喀搭喀搭」聲。
克列普坦為瑪蓮娜覓食,細心照料牠。佛克為牠們蓋更大的鳥巢,當作婚房。可是有一天,佛克發現瑪蓮娜獨自坐守鳥巢,到了晚上克列普坦也沒回來,佛克差點沒氣死。
瑪蓮娜日漸消瘦,佛克努力半勸半餵。半年過去,瑪蓮娜恢復健康,本來以為日子就這麼平靜無常,三月飛來一隻矯健身影,是去年離開的克列普坦!憂鬱煙消雲散,又聽到「喀搭喀搭」聲。
鳥類專家告訴佛克,秋冬來臨前,白鸛會飛往南方避寒。克列普坦的腳上戴著追蹤環tracking ring,記錄牠一路行經土耳其、黎巴嫩、埃及、非洲海岸,最終抵達南非開普敦。這趟一三○○○公里的飛行很艱難,最大危險是飛經黎巴嫩的二○○公里,有許多違法狩獵的獵人,每年超過二百萬隻候鳥死在獵槍下。失去飛行能力的瑪蓮娜,當年也是受害者。
從此,克列普坦總是同伴中最早回來、最晚離開的白鸛。每年的八月二十八日下午二點左右,再怎麼不捨,克列普坦都必須啟程;結束避冬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瑪蓮娜的身邊。
不久,瑪蓮娜的動作變遲緩,克列普坦小心翼翼守在一旁。以為瑪蓮娜生病的佛克,這才發現女兒懷孕了。等瑪蓮娜下蛋孵化後,克列普坦更勤勞捕魚,給妻兒最充分的照料。
鳥寶寶成長茁壯,必須和爸爸一起飛。孩子與丈夫一離開就是兩個季節,沒法跟著飛的瑪蓮娜只能待著遠望天際。怕女兒犯相思抑鬱,佛克給女兒看他為這一家錄的影片,牠總會靜靜看著。十幾年過去,孩子各自飛離獨立生活,而克列普坦始終會回到妻子的身邊。
鳥界淒美戀二○一七年三月,以往準時回家的克列普坦這次不見身影。到了四月也沒有出現。整個小鎮都惶惶不安,最緊張的莫過於佛克和瑪蓮娜。佛克用克列普坦身上的羽毛做成一支筆,寫信給黎巴嫩的總統,訴說這對鳥兒夫妻的愛情故事,說明保育候鳥的重要。
有人幫忙將這段故事拍成影片,上傳到網路,轉發次數驚人。黎巴嫩總統將羽毛筆和信捧在手上,承諾嚴禁違法狩獵。
克列普坦始終沒有蹤跡。小鎮居民在瑪蓮娜的鳥窩旁,架設二十四小時的攝影機,在市中心的螢幕上全天候播放。克列普坦的生死牽動大眾的心弦,百萬雙眼深怕遺漏牠的蹤影。
大家以為克列普坦應該已經死亡,二○二○年四月十二日,滿身血汙、一身疲憊的牠躍入畫面,瑪蓮娜立刻奔入老公的懷裡。久別重逢令全世界歡呼雀躍,媒體說這是「本世紀最動人的愛情故事」,螢幕前的觀眾又哭又笑,又跳又叫,在場的情侶都答應另一半的求婚。
重傷恢復的克列普坦和瑪蓮娜廝守了一年,直到二○二一年七月七日,瑪蓮娜安詳離世的那一天。二十年來,牠們共孕育六十六個寶寶,佛克守護了瑪蓮娜二十八年。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作者元好問寫的不是人,而是大雁的生死離別。兩隻白鸛的愛情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發?也許是裡爾克說的:「愛情是兩份孤獨,互相保護,互相撫慰,互相致敬!」
在主人佛克照料下,這對白鸛夫妻生下一窩窩的雛鳥,20年來共孕育66個寶寶。
花12分鐘了解下牠們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