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裡必學作品。這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一家晚報有這樣的一則報導: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的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結果有不少專家、學者建議這這篇文章從教科書中刪掉。中學生不滿的理由很簡單,“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
朱自清的原話描述是這樣的,“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當時這篇報導引起很大爭議,但是最終《背影》沒有被刪除。
時間來到了201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一名丁姓副教授的一篇名為“我贊成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的文字,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位丁教授在文章那篇文章中寫道:“朱自清的文章,不過是一個身心皆不健康的小知識份子的無病呻吟,境界不高。充其量,也就是杜甫所說的‘翡翠蘭苕上’的小品,而不是‘鯨魚碧海中’的大作。”
丁教授贊同把《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他所說的原因並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還是朱自清父親買橘子穿越鐵路的行為違反交通規則,“說得更明白一點,朱自清父親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的正常旅行。”
對於這樣的看法,自然有人表示不滿。有大學教授就表示,“朱自清在《背影》
所描寫的場景發生時,南京浦口火車站的火車其實是很少的,當時大家都是爬來爬去的,並不是朱自清父親一個人這麼攀登,所以不能上綱上線。”
1928年,朱自清的弟弟把《背影》給父親過目,當時朱自清父親已經手腳不便,他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地朗誦兒子的文字,結果潸然淚下。顯然,朱自清的父親也被《背影》感動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背影》這篇散文確實是一篇經典文字。
***將現代法律強加於古時…咁要我告唐三藏非法出境、孫悟空無牌飛行、武松違反動物保護法、孔子無牌辦校、華陀無牌行醫,藥物亦未經過藥檢、岳母剌字亦涉嫌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