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業務漸上軌道,不過Mil Mill本月初收到科技園公司通知,至今年12月底租約期滿將不獲續租,須交還廠房用地。Mil Mill另一聯合創辦人盧智聰則指,收到消息後立即約見科技園公司,其代表在會上解釋因「微電子中心會喺後面做,周邊廠房都陸陸續續唔再續約,因為會影響到項目進行。」
盧無奈表示,四年租約期間,有兩年受疫情影響,廠房真正運作時間不長;而設立Mil Mill前,二人花上近兩年時間覓地設廠,安裝機器時間亦長達九個月,要搬廠也不容易,故曾向科技園公司提出延後搬遷期,惟對方「企硬」回覆指不會考慮。
盧直言,如Mil Mill因廠房搬遷問題而要停運,現時綠在區區、商場及學校等回收點,亦將停收紙包飲品盒:「最可惜唔係我哋投資咗落去嘅,而係整個回收鏈會即時斷咗。」他希望回收廠能繼續營運,避免有價值回收物,最後要棄置到堆積區。
二人惆悵之際,新加坡就向Mil Mill招手,邀請二人商討將回收模式搬到當地,並探討在當地設廠的可行性。葉文琪解釋,新加坡早年垃圾處理方法已改為應用新式焚化爐,故回收率遠低於香港。近年新加坡當局銳意提升回收率,並邀請Mil Mill就建立回收網絡提供意見,對方表明願意協助在當地覓地建廠。
葉文琪與盧智聰在港花近千萬元投資建廠,營運三年後亦出現虧蝕,現今更面對無情逼遷危機。不過葉文琪直言,仍未想過放棄在港經營Mil Mill:「我哋做回收同社區交往愈多,對社區感情愈深厚,唔想放棄香港呢個地方。」而最令他感動的是市民的支持,並稱不少市民特意收集家中的雜紙及紙包飲品盒,郵寄至Mil Mill廠房:「全部都好乾淨,有啲人眼中係寄垃圾,都要堅持寄過嚟畀我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