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功能性文盲達人口25%?前白宮發言人當選州長致力掃盲
「如果(已獲選)我當選,將致力『掃盲』,提高民眾識字率」。特朗普時期擔任白宮新聞秘書的薩拉•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早前在競選阿肯色州州長時提出以上的文化教育主張,並且成功當選該州首位女州長。
薩拉•桑德斯。
雖然美國號稱全球最大經濟體,擁有眾多一流學府的留學聖地,但當地民眾的「功能性文盲」比例幾乎佔全國人口約25%,以致「掃盲」都能夠成為州長候選人的競選政綱之一。所謂「功能性文盲」指的是,能閱讀、書寫或計算,又不足以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例如閱讀報紙、查字典、讀公車時刻表、填寫申請書等。
2013年,美國教育部聯同美國國家識字研究所開展一項美國文盲人數的調查,結果發現全美成年人的文盲比例達人口14%,即3200萬人。全美21%的成年人有閱讀困難,就連小學五年級生的閱讀水平都達不到。
喬納森•科佐爾在其著作《美國文盲》中寫到,美國有2500萬成年人讀不懂殺蟲劑瓶上的毒性警告,也讀不懂孩子老師的來信,或者報紙頭版的內容。更嚴重的是,有高達3500萬人的閱讀能力連滿足社會生存需要的層級都達不到。
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里克•默瑟(RickMercer)有一檔名為「與美國人交談」(Talking to Americans)的標誌性電視節目。里克在節目中,隨機採訪美國市民,例如詢問他們「三角形有多少條邊」。有美國人回答:「沒有。三角形沒有邊」;另一受訪者則堅稱有「四條邊」。當被問到星球大戰是否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有不少美國人回答「肯定的」。
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里克•默瑟主持「與美國人交談」的電視節目。
現時,「功能性文盲」已嚴重影響美國社會的運作。有研究表明,無法閱讀的人口每年給美國帶來2250億美元的損失,對美國醫療系統的影響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功能性文盲」還與犯罪有極強的關聯性。據美國司法部統計,85%上少年法庭的青少年屬於「功能性文盲」,成年囚犯也有高達70%的人有閱讀困難,60%的人閱讀能力低於小學五年級的孩子。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國際成人能力評估計劃(PIAAC)的研究,美國人識字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美國人的平均讀寫水平只達初中標準。4%的美國人識字能力是低於1級的(全球平均是3%),屬於「純文盲」,例如,看到投票結果的表格,都無法分辨誰得票最低。
14%美國人屬於1級(全球平均12%),即「半文盲」。他們只能看懂上面簡單的表格,例如,有兩段話描述某種藥物在15個國家的銷售情況,但他們沒法從中數出銷售佔比超過10%的國家數量。
34%的美國人的識字能力是2級,即「略通文墨」,擁有最基本的讀寫能力,但大多無法從網站找到自己需要的聯繫人信息。換言之,上述三個群體的總和,已超出美國人口50%。
美國有大量印度裔的IT工程師。
既然美國文盲成比例如此嚴重,那美國為何在科技方面獨領風騷?這和美國的人才政策有關。簡單而言,是用海外人才填補。以印度為例,該國人才流失率高達80%,尤其是計算機領域人才。美國科技行業中,有約15%的初創企業是由印度人組建。
***或許,美國的文盲率也解釋到,大批民眾支持特朗普並且對中國抱有敵意的原因:trump trump話中國偷美國技術(實際華為5G專利34%,美國根本冇乜投入研究)、中國人搶去美國人飯碗(實際是美國人工高昂,製造業在教主時代已證明過不可能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