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侯爵府

積分: 24667


1#
發表於 23-10-31 16:26 |只看該作者
不少人可能以為海鮮膽固醇很高,但其實海鮮含有高質量蛋白質、低脂肪,並充滿豐富微量營養素,包括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和心臟健康都有幫助。而最該令人擔心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是「飽和脂肪酸」。

海鮮有優質蛋白質,是減肥替代食材

中醫師王大元指出,海鮮相較於牛、羊、豬來說,其油脂量少,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除了雞胸肉和豆腐以外,海鮮也是減肥的替代食材。此外,海鮮含有微量營養素,像是鐵、鋅、硒、碘、鈣、磷、維他命A、維他命D等,以及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有益智力發育和肌肉生長。

然而,大家可能覺得海鮮膽固醇很高,王大元表示,其實人體合成的膽固醇多寡與「升膽固醇指數」(CSI)有關,升膽固醇指數是以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做計算,指數愈高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也愈高,而「飽和脂肪酸」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而非「不飽和脂肪酸」。

魚、貝、蝦、蟹「飽和脂肪」偏低,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

王大元進一步說明,飽和脂肪酸以動物性脂肪為大宗(像是豬油、牛油等),植物性和海鮮類(例如蝦油、魚油)多為不飽合脂肪酸,適量攝取可以減少壞的低密度膽固醇(LDL),所以像是魚、貝、蝦、蟹或墨魚魷魚等,雖然看起來膽固醇很高,但它們的「飽和脂肪」偏低,CSI值較低,能夠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想要健康吃海鮮,記得避開海鮮的頭部和內臟,像是蝦頭、魚頭或內臟等部位。

吃到不新鮮的海鮮,小心會搔癢過敏

此外,雖然海鮮的飽和脂肪酸較低,但吃太多不新鮮的可能會過敏。王大元說,中醫將這些容易造成過敏反應的物質稱為「發物」,像是螃蟹、蝦等甲殼類,尤其在不新鮮的海鮮中,含有高組織胺成分,把它吃下肚後,濃度高到來不及代謝而進入血液,循環至身體各處,造成皮膚搔癢等過敏症狀。另外,攝取過多糖類、醃漬食品、加工肉品、堅果類、巧克力或人工添加物,容易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建議淺嘗就好。


子爵府

積分: 14307

2024年龍年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2#
發表於 23-10-31 17:34 |只看該作者


珍珠宮

積分: 43671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3#
發表於 23-10-31 17:5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謝分享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