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侯爵府

積分: 21961


1#
發表於 24-2-18 11: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2-18 12:06 編輯

「收費」可知,
「扣除費用後的回報」不可知,
要比較,只能比較「收費」,無法比較「扣除費用後的回報」啊!

佢講嘅「扣除費用後的回報」係「過往扣除費用後的回報」,
但「過往扣除費用後的回報」有何意義?
日後扣除費用後的回報」才有意義呀!


https://www.fsmone.com.hk/article/article-details/287688

留意最後的「風險披露聲明」:
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基金日後表現的指引




『投資者在基金簡報所看到的「回報率」一般是已扣除費用比率的淨回報』
這對於富途來說是正確的,但對於 FSM 來說則並不正確。
因為這並未扣除「認購費」,有些(很少數)互惠基金還有「贖回費」,也是未扣除的。
富途現時不收「認購費」,因而正確;FSM 收「認購費」,故不正確。

至於 ETF,則在港交所上市的,買賣時均有「交易費」、「交易徵費」、「佣金」或 / 及「平台費」,收息時有「代收股息手續費」(在美股上市的則不清楚),而這些費用則是互惠基金沒有的。
並且「佣金」及「代收股息手續費」是有「最低收費」的,互惠基金的「認購費」及「贖回費」(若有)則均沒有「最低收費」。例如買 $1,000 互惠基金,若「認購費」為 1%,則只收 $10。這對於小額投資者來說,互惠基金較 ETF 為優。

買 ETF 應選「佣金」或 / 及「平台費」較低、「代收股息手續費」較低、「最低收費」較低的銀行 / 證券行來進行交易。
買互惠基金應選「認購費」及「贖回費」(若有)較低的基金公司 / 銀行 / 證券行來進行交易。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向證券公司推銷月供股票系統不容易。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