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2


侯爵府

積分: 24533


1#
發表於 24-5-31 15: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4-5-31 15:37 編輯



  每年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據資料顯示,大腸癌是香港第2位最常見的癌症。 2021年大腸癌佔癌症新症總數的15.3%,病患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事實上,不止香港,內地有醫生便分享曾遇見29歲便得腸癌的病患,病患原來以為是痔瘡發作求醫,後來經檢查卻證實患上腸癌,懷疑與他長期不健康的飲食及作息習慣有關。



  根據內地傳媒報導,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醫生張寧受訪時指該男患者年僅29歲,本身為一名程式員,長時間久坐、經常熬夜,而且暴飲暴食,尤其喜歡食火煱時配啤酒。男患者早前因痔瘡發作,於是到醫院求醫,經切片化驗,證實患上直腸腺癌。張寧因此建議,年輕人應重視腸道檢查,尤其是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的患者。



初期沒有明顯病徵 留意大便變化


  本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房嘉略接受訪問時指出,早期大腸癌算是沒有任何明顯病徵,不過隨著腫瘤開始增長,大腸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徵狀,當中最明顯是大便習慣出現改變,他提醒如果情況持續1個月以上,就應盡快求醫檢查︰



1. 大便習慣改變

● 粗幼程度不一樣

● 大便次數增加

● 大便形狀,變細



2. 便血

● 大便有血

● 排黏液便



3. 肚子脹痛


5個保護腸道習慣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張世華接受訪問時,曾分享一名50多歲的男患者持續便秘長達1年多,最終發現為直腸癌箍著腸道上方的排泄出口,導致便秘情況惡化。而患者因情況嚴重,最終在半年後因直腸癌不治離世。



  有見及此,醫生亦鼓勵養成以下保護腸道的生活習慣,避免便秘:



1. 有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

例如上班前或下班後,在一個舒適時間進行排便,讓腸道有適應感覺後,減低出現便秘問題。

2. 適量運動,改善腸道蠕動

3. 減少對煙酒、藥物的依賴。

4. 避免暴飲暴食、宵夜、臨睡前吃太飽。

5. 盡量少吃煎炸油膩食物、人工腌製例如罐頭、鹹魚等高鹽、高鈉、高添加劑食物。




男爵府

積分: 5093


2#
發表於 24-5-31 16:11 |只看該作者
好多病痛都係飲食習慣同生活方式既問題而引發起


子爵府

積分: 11914


3#
發表於 24-5-31 16: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bo1210 於 24-5-31 16:23 編輯
elbar 發表於 24-5-31 15:24
  每年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據資料顯示,大腸癌是香港第2位最常見的癌症。 2021年大腸癌佔癌症新 ...

大腸癌難預防,好少人定期照腸鏡


象牙宮

積分: 228064


4#
發表於 24-5-31 16:35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24-5-31 15:24
  每年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據資料顯示,大腸癌是香港第2位最常見的癌症。 2021年大腸癌佔癌症新 ...


長時間久坐、經常熬夜,而且暴飲暴食,尤其喜歡食火煱時配啤酒。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