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中心是什麼?父子有親,這個親就是親愛。所以倫理的教育就是親愛的教育,父子這種親愛是天性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能維繫父子親愛到一生,這一世都不會變質,這是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希望這種親愛能夠擴大,他知道愛兄弟、愛家族、愛鄰里鄉黨,再擴大,他知道愛社會、愛國家、愛全人類。
所以中國傳統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就是現在人所講的「愛的教育」。這個愛的教育在中國是生了根,是真正落實了修身為本,教學為先。因此,這麼大的一個族群,它是和睦的,它不會有衝突。在這五千年歷史當中,沒有看到中國人跟其他國家打過仗,沒有發生過戰爭衝突,也沒有看到中國人侵犯別的國家一寸一尺的土地,什麼原因?愛的教育,知道自愛才能夠愛人。現在人為什麼不會愛人?說實在話,不知道自愛。自愛是大學問,自愛是聖賢的學問,現在人不知道自愛,所以他不知道愛人。
今天的社會迫切需要的就是這個教育,愛的教育、自愛的教育、愛人的教育。因此,我們把古聖先賢這種教學的理念、成果、經驗恢復起來,把它介紹給全世界的志士仁人,我們一起來推廣,衝突自然就化解了,安定和平肯定能夠落實。為什麼?宇宙是和諧的,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彼此相處也是和諧的。又何況聖賢人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三字經》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從事於倫理道德教育,第一就是肯定人性本善,肯定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應當成佛」,這才是辦教育真正的目標、方向。唯有教育才能救我們自己,救我們的家庭、救社會、救世界。
(文摘--2006年新春開示(共一集)2006/1/13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297)
https://www.amtb.tw/#/jinghua?type=7&id=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