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新聞報導,截至當地時間8月19日,以色列衛生部表示,自今年6月該國暴發西尼羅河病毒疫情以來,感染者人數快速增加。截至目前,該國確診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人數已上升至858人,死亡人數達到62人。
西尼羅河病毒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3~14天,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文章顯示,西尼羅河病毒感染可以為無症狀感染(沒有症狀),約占受感染人群的80%,但也可能導致西尼祿熱或嚴重的西尼羅河疾病。約20%的受感染者會發展為西尼祿熱,其症狀包括發燒、頭疼、疲倦、全身酸痛、噁心和嘔吐,偶爾伴有(身體軀幹)皮疹和淋巴腺腫大。
傳播路徑上,人類易因受感染蚊子的叮咬而被傳染,而與其他受感染動物、其血液或其他組織接觸也有可能感染病毒,極少一部分人通過器官移植、輸血和母乳獲得感染。該病毒在非洲、歐洲、中東、北美和西亞等地較為常見,人類、馬和其他哺乳動物都可能被感染,可以導致人類罹患神經系統疾病甚至死亡。
1997年以前,西尼羅河病毒並未被認為對鳥類具有致病性,但在那之後以色列出現了一種能夠導致多種鳥類出現腦炎和麻痹症狀繼而死亡的毒力更強的毒株。
1999年,在突尼斯和以色列流行的一種西尼羅河病毒輸入紐約並造成大規模驚人疫情,隨後數年中,它蔓延至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大陸。西尼羅河病毒在美國的疫情(1999~2010年)顯示出媒介傳播病原體輸入並紮根于現有生存地之外的地方會對世界帶來嚴重危險。
過去50多年中,全世界許多國家均報告過西尼羅河病毒引起的人類感染,最大的疫情曾出現在以色列、希臘、羅馬尼亞和美國。疫情發生地點通常位於鳥類的主要遷徙路線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並無針對西尼羅河病毒的特效治療藥物,目前的治療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此外,目前尚無人類可用疫苗,預防西尼羅河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為切斷傳播途徑,即有效的、大規模滅蚊,戶外活動時應採取措施以防蚊子叮咬等。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在2020年的一篇科普中提到,彼時我國尚未發現西尼羅河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離到西尼羅河病毒,但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同樣面臨著該病輸入的威脅。
***以沙漠地區嚟講...好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