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翡翠宮

積分: 90932


1#
發表於 24-8-24 06:57 |只看該作者
奇形怪狀 大鰭魷魚驚現澳海域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佈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只罕見的大鰭魷魚,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根據公報,該組織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大鰭魷魚。





海洋科學家奧斯特哈格說,大鰭魷魚屬於巨鰭魷科,是一種深海魷魚,它們的鰭尺寸較大,其腕足和觸鬚的末端伸出很長的細絲。目擊到大鰭魷魚非常罕見。這在澳大利亞海域是第一個記錄,而在世界範圍也只有十幾次確認目擊到了大鰭魷魚。





奧斯特哈格稱,研究人員用並行鐳射測量儀測量了一隻大鰭魷魚,發現其軀體長度超過1.8米,但其腕足和觸鬚末端伸出的細絲超過軀體長度的11倍。他們還發現大鰭魷魚的腕足及其細絲之間有特殊的纏繞現象,這種情景此前從未觀察到。(1.8*12=21.6米?)

大鰭魷魚的棲息深度基本都超過2500米的深處,而分佈卻是全球性的,遊動形似鳳凰。這種大鰭魷魚是一種罕見的頭足綱動物。以其長度可達8米觸鬚而聞名。大鰭魷魚的身體和觸鬚之間的比例“失調”,它的身體並不長,但觸鬚可以達到4~8米。它有10條難辨的複肢,複肢長度都一樣,最驚人的是大鰭魷魚的肘上懸掛著長臂。科學家們推測,它是用這些長臂來捕捉獵物或者等待獵物自投羅網——被粘在大鰭魷魚的一條複肢上。

1907年,葡萄牙漁民在亞速爾群島附近用捕魚時,發現了這種大鰭魷魚,當時使用的是拖網漁船,拖網深度最深可達3175米,但該物種被捕獲時已經死亡,大鰭魷魚是深海生物無法在水面存活。而且由於多種魚類堆放,觸鬚保存不完整。



自1907年第一次發現這種魷魚以來,在南半球發現3例,全球僅發現12例。和它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屈指可數。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料,科學家至今不掌握它們的幼體和年體之間是怎麼變化的。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