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怎麼拉屎的?
準確來說,企鵝不是拉屎,而是“噴”屎。
有幾個科學家曾對企鵝糞屎的噴射進行過理論分析,然後他們得了 2005 年的搞笑諾貝爾流體力學獎……
至於為什麼是用“噴射”,而不是“拉”,一會兒你們就曉得了。
相信大多數人沒有親眼看到過企鵝噴屎,先給大家看一段視頻(吃飯的可以避讓一下,我看完是笑得不要不要的……
看完企鵝拉屎,大家一定會想知道這種鳥產生了多大的壓力才噴出來的(我不管,你們一定想知道),但顯然沒有關於這種壓力產生的公開資料。
而且科學家也不能輕易地到南極做實地考察,畢竟企鵝是受到保護的。
根據《保護南極動植物區系議定措施》,任何人不能接近企鵝接近 5 米內距離(除非持有特別許可證)。所以如果想對企鵝噴屎進行觀察,然後直接測量資料,是一件很難的事。
然而,畢竟是科學家,他們總會有辦法想到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解決辦法。
來自德國的、芬蘭的、匈牙利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間接的方法,來計算帽帶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噴屎時的壓力大小]……
一般來說,因為要照顧蛋寶寶,正在孵蛋的企鵝是沒有什麼機會去內急的,更不可能因為害羞跑到沒有“鳥”的地方拉屎。
巢旁邊的噴射物簡直了,就是呈太陽輻射狀
所以一般就是把屁股稍微挪一下,抬起來,然後就開始射了……根本不管周圍有沒有鳥。
不然你也不會看到視頻裡那只被噴到臉上的衰仔。
被顏射的衰仔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噴射的最遠距離大約有40cm ,然後留下長長的一條噴射路徑。
這條路徑的顏色取決於企鵝昨天到底吃了啥。
如果昨天吃了比較多的魚,就像視頻裡那樣,白色的;如果昨天吃了比較多的磷蝦,那就是粉紅色的。
所以企鵝的社交距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