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院員工懷疑出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連同醫管局高層將於下午(11日)5時在瑪嘉烈醫院會見傳媒交代,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亦將會出席。據悉,該院一名30逾歲男醫生上周疑因感染該菌引致的食物中毒離世。
衞生署發新聞稿稱,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醫生將於瑪嘉烈醫院會見傳媒,講解一宗涉及瑪嘉烈醫院員工的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屆時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醫生,以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將會出席。
瑪嘉烈醫院員工出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3名腫瘤科醫生感染,先後在在2月4日、6日及10日出現發燒等病徵。當中一名腫瘤科醫生在2月4日出現病徵,2月6日入院接受治療,患者在2月7日離世,據悉死者30多歲;其餘二人病徵輕微,暫時未找到三人關連,院方在其中一人的糞便樣本找到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者樣本則呈陰性。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一個人感染後,可經糞便排出大量病菌,吸入10至100粒已可致病。他指死者急症室求醫時已要插喉,入院24小時內死亡,他由腹瀉到離世時間非常之短,一般較少成年人在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死亡,「個案係好特別好特別。」
另兩名患者病情輕微,其中一名患者已出院;其中一名病徵輕微的患者,其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其餘兩名患者,包括已離世的患者,糞便樣本則呈陰性。院方認為3名患者發病可能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有關。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指出,感染二至五日出現病徵,七日之後開始有併發症,該名醫生由腹瀉到離世時間非常之短。
袁國勇形容該名醫生離世突然,又指很少有健康而且沒有長期病的人,因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亡,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他又表示,或需要病理科為離世醫生作進一步解剖,因為該名醫生發病後很快便以抗生素治療,令調查機會細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