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2


侯爵府

積分: 23459


1#
發表於 25-4-22 09:55 |只看該作者


自從連曼谷也出現地震後,不少人對於日本今年7月5日大地震的預言更加信以為真,港人鍾情的日韓台泰都是各種天災人禍的重災區。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頻密程度令人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盡量避免前往這些地方。有見及此,今篇整理了10個非地震帶的國家和地方,止不了旅行癮的朋友不妨考慮下吧!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1. 新加坡

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是一個地質結構極其穩定的城市,全球地震模型( GSHAP )更將其列為最安全等級。新加坡所處的巽他板塊是東南亞穩定的古老陸地,遠離主要地震帶,所以幾乎不會發生本地地震。若鄰近的印尼發生強震,高樓可能輕微晃動但無需恐慌。作為現代化的金融國際都市,新加坡以獨特的文化和多元的美食而聞名。著名旅遊景點包括擁有壯觀擎天樹的濱海灣花園、適合一家大小的環球影城、體驗當地文化的牛車水(Chinatown)和小印度、被譽為世界上最有趣之一的新加坡動物園以及陽光與海灘的聖淘沙島等。此外,喜愛夜生活的朋友也不怕無聊,新加坡有很多特色酒吧和夜店,甚至有不少都上過Asia 50和50 Best bar排行榜呢!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2. 澳洲

澳洲位於獨立的澳洲板塊中央,遠離板塊邊界,全景95%地區地震風險為低至極低,尤其主要觀光城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等。雖然西南部及東南部兩個地區相對活躍,但地震通常很淺(少於10km ),六級以上地震約十年一遇,幾乎不會引發海嘯。 作為熱門旅遊國家之一,澳洲的魅力不容忽視,由散發着大都市繽紛的悉尼至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大堡礁再到充滿藝術悠閒氛圍的墨爾本以及衝浪聖地黃金海岸,一個國家能滿足遊客多個需求。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3. 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位於印度洋的海洋性地區,遠離地震帶,該地區的地質活動主要由海洋板塊運動引起,但因為馬爾代夫是由約1,200個珊瑚島組成,地震活動相對較少。不過由於地勢極低,平均海拔僅約1.5米,因此正面臨海平面上升或海嘯的威脅。馬爾代夫以其壯觀的海灘和驚艷的海天一色而聞名,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包括擁有傳統市場和文化遺產的首都馬累、環繞着各個度假島的潛水浮潛地如哈阿利夫環礁和巴阿環礁、一系列水上活動等。若想體驗奢華可以選擇住在五星級水上別墅,享受私人沙灘和無與倫比的滿天星夜景,浪漫至極,難怪被推舉為最佳度蜜月聖地之一。全年無四季之分,12月至3月氣候清爽,陽光明媚亦較少雨水,最適合前往。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4. 巴西

巴西是全世界最不用擔心地震的國家之一,它位於內部穩定的南美板塊中央,遠離板塊邊界,遠離地震多發區的安地斯山脈和環太平洋,幾乎不受影響。全國95%區域被列為「無地震風險區」。即使地震也多為300 km以上的無感深源地震,史上最大地震僅造成玻璃碎裂。鍾情異國文化和大自然景觀的朋友一定要到巴西一次,感受亞馬遜雨林、伊瓜蘇瀑布、薩爾瓦多、巴西利亞等壯觀景色。而每年二月或三月舉行的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朝聖,體驗一場充滿音樂、舞蹈和熱情的慶祝活動。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5. 冰島

雖然冰島位於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的交界處,但它的地震多數與火山活動有關,震源淺規模小,對居民的生活影響較小。說起冰島一定會聯想到雄偉的冰川、瀑布和奇特的地熱泉。雷克雅維克是冰島的首都,以其現代化的建築和豐富的文化生活吸引各地遊客。而冰島的黃金圈是一個熱門的旅遊路線,涵蓋了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古佛斯瀑布和間歇泉地區,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壯觀的地熱活動。加上冰島全島都位於極光帶之上,是全球唯一全境都可以觀賞到極光的國家。最佳月份是每年的9月到4月,這段期間被稱為「極光季節」夜晚較長,溫度較低,有助減少大氣層的干擾,讓極光更清晰明亮。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6. 哈爾濱

哈爾濱是中國地震風險最低的大城市之一,位於穩定的松遼盆地,地下無活動斷裂帶,有記載以來從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最大的歷史地震不超過四級,近五十年幾乎沒有可感地震。周邊300公里範圍內也極少發生中強震,發生五級以上地震的概率極低。哈爾濱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只有5.2℃,冬季嚴寒漫長適合冰雪旅遊,夏季溫涼短促可作避暑勝地。冰城哈爾濱被稱為「東方莫斯科」,極具俄羅斯風情的城市面貌和冬日冰雪美景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當中絕不能錯過浪漫的中央大街、美輪美奐的聖索菲亞教堂、獨特的伏爾加莊園和冰雪大世界。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7. 捷克

捷克共和國位於波希米亞地塊,是歐洲最古老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不但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例如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本身更沒有大型斷層帶,地震風險極低。在歷史上捷克幾乎沒有破壞性的地震紀錄,現代儀器監察到的地震多為極微弱(小於三級)的無感地震。對香港人來說捷克可能是比較陌生的地方,但其實首都布拉格入選了全球首座「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作為歐洲最美城市之一,無論是建築、景色、音樂及文學等造詣之高都吸引了每年將近900萬旅客於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整座城市基本上分為舊城區、新城區、猶太區、小城區、城堡區以及高堡區六大區域,景點十分豐富,至少需要一星期慢遊。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8. 北歐

北歐有90%區域為「極低」地震風險,挪威奧斯陸、瑞典斯德哥爾摩、芬蘭赫爾辛基等的城市位於古老的波羅的海地盾上,是地球上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地震活動極罕見。丹麥則位於北歐平原,同樣地質穩定,歷史上幾乎沒有破壞性地震記錄。但要注意受大西洋中脊影響的挪威西部,挪威峽灣地區偶有由冰崩引起的「冰川地震」。而瑞典北部則有極少量採礦誘發的地震,建築普遍未設抗震標準,不過歷史上從未因地震造成人員死亡。北歐四國經濟發達,既有精緻的城市結構又有旖旎的自然風光,無論是旅遊觀光或者長久居住都十分適宜。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9.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板塊的邊緣,與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接壤。而斯里蘭卡相對遠離這些活躍區域,無活躍斷層,地質結構相對穩定。雖然偶爾會經歷小規模地震,但歷史上重大的地震事件相對較少,地震風險較低。這裏一年四季只有夏天,以旱季及雨季之分,跟南亞其他國家很像。號稱「微笑國度」和「印度洋上最美明珠」的斯里蘭卡景點不少但不大集中,前往旅遊的話要準備好應付每天長時間車程。最著名的景點有Sigiriya獅子岩、Pinnawala大象孤兒院、Kandy康堤、Nuwara Eliya錫蘭茶園之城等。


非地震帶旅遊地方10. 沙地阿拉伯

位於地殼活動微弱的阿拉伯板塊中央,遠離主要的板塊交界處,因此地震發生的機率非常低。雖然紅海裂谷區偶爾會有輕微震動,但對沙地內部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加上沙漠地形對地震波的傳播有一定的緩衝作用,減低地震的損害。大家對沙地阿拉伯的印象應該停留於由廣闊沙漠、茂盛綠洲以及美麗紅海海岸線結合而成的國家吧!其實近年當地政府積極推動旅遊發展,開發了不少特色景點設施,當中更包括六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香港人想去旅行只需網上申請電子旅行簽證即可,有效期一年內可多次入境,十分方便。黑格拉考古遺址、馬拉亞鏡像音樂廳、世界之崖、大象岩、麥地那、王國中心等景點包羅萬有,集文化、宗教、自然、歷史於一身。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