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https://hk.on.cc/hk/bkn/cnt/news ... 0701_00822_001.html
防水騙徒報5000實「掠」兩萬元 律師教點避打死狗講價
香港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漏水滲水困擾不少住戶,亦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最近有觀眾向《東呼即應》申訴,指懷疑遇到「防水黨」騙徒,對方上門檢查後,聲稱以「打針」方式處理漏水問題,本來聲稱預計用6至10磅物料,花費約5,000元,豈料有人完工後獅子開大口,報稱用了超過30磅物料,要求收取2.6萬元。有裝修業界專家指,此類「打針」防水方法治標不治本,所用物料更屬「百元貨色」,形容「擺明是騙錢行為」。法律界人士表示,雖然工程超支未必構成詐騙,但為免被「打死狗講價」,應與承建商訂明工程費用上限並白紙黑字記錄。
近日觀眾阿文向《東呼即應》申訴,指懷疑遭遇「防水黨」騙徒。阿文稱家中浴室有水滲出客廳,情況嚴重,無意間在社交平台彈出廣告,找到一間標榜本地的防水公司,經聯絡後對方聲稱可提供免費上門檢查服務。當日有兩人上門,一人講廣東話,另一人說普通話。二人手持儀器量度,在浴室掃描並用花灑射水後,即指漏水源於防水層問題,並推介「打針」方案,聲稱將AB膠灌注到鑽開的小孔,膠體凝固後即可堵塞漏水,預計一兩小時內完成。
阿文憶述,他當時詢問所需物料,對方憑經驗稱一般只需6至10磅,他心中預算約5,000元便可完成。施工期間,對方拿出磅,磅了兩桶類似透明液體的東西,施工完了後會再磅多一次,減完便知用了多少。師傅用油壓槍將膠狀物噴入洞中,期間有啫喱狀物體滲出。施工約半小時後,師傅再磅物料,竟稱用了31磅,即時要求收取2.6萬元。阿文感到震驚,要求對方覆磅並懷疑磅有問題。對方則解釋填塞範圍比預期大,又催促阿文付款,聲稱有下一單工作。
阿文試圖致電單據上的公司電話,但無人接聽,對方解釋當日是星期日公司無人辦公。阿文於是嘗試上網搜尋公司地址。此時,講普通話的師傅開始「賣同情」,並將價錢從2.6萬元減至2.3萬元,再不斷調低至2萬元。由於只有阿文一人在家,而對方有兩名男士,阿文感不安全,遂表示要報案。當他報案時,講普通話的師傅即時藉詞有下一單工程要走,只留下另一人與阿文對話。
報法人員到場後,指事件屬交易糾紛而非刑事,因無人受傷,又告知阿文,如對銷售手法有懷疑可向海關投訴,同時亦指對方有權向阿文索償。最終,阿文並未付款。他強調,如對事件有懷疑,便不應付款,因為一旦付款,便很難追回。阿文指,該防水工程施工後兩三星期仍無效,形容「做了等於沒做」。記者事後嘗試聯絡當日施工師傅的手機號碼及單據上的公司電話,均無法接通。
對於這種「打針」防水方法,裝修學院校長Simon Tang表示,這在行內被視為「沒辦法中的辦法」,屬於治標不治本。他解釋,「打針」是透過「填充」概念,將物料填充空鼓地方。然而,浴室漏水多因防水層老化或肉眼難見的裂縫引起,而填充式的啫喱狀物料是否能滲透並修復防水膜仍是疑問。他續指,「打針」所用的物料,如丙烯酸鹽或丙烯酰胺,其實並不適用於家居浴室工程。他強調,這些物料在網上購買,每公斤或一小包只需數10元,更可稀釋成數十公斤液體,指這些物料「不值錢」,但騙徒卻將價值僅100元的物料稀釋後,索取數萬元費用,形容是騙錢方式。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指出,單純的工程超支不一定代表涉及詐騙。她解釋,工程有時會因個別情況而出現變數導致超支,並非必然是師傅欺騙消費者。她表示,刑事檢控的標準很高,需要毫無合理疑點,因此單憑超支報案未必會受理。為保障消費者避免被「打死狗講價」,她提醒市民,在工程開始前雙方可議定一個費用上限,例如1.5萬元或2萬元封頂,並務必協議白紙黑字記錄下來。
原文網址:防水騙徒報5000實「掠」兩萬元 律師教點避打死狗講價 | on.cc東網 | 中港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 ... 0701_00822_001.html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分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