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史上最大的金融騙局] --轉貼
大棋局:大美元時代
美國已經40年冇出口石油,但選擇喺2015年末解除石油禁令。油價140美元時唔出口,油價跌穿40美元先嚟出口,如果唔係有意將油價造落去,無法解釋呢種40年之珍視緣何轉變。美元萬劍歸宗第三步,就係要將行咗40年嘅美元迴路反轉嚟行。要明白美元點樣調轉嚟行,就要先明白美元同石油關係。
近40年美國都玩緊一套高級財技,中東產油國賣油只收美元,各國要買油拚命賺美元,中東產油國賺美元後有錢冇碇使走去買資產,美國繼續發債印銀紙。
乍聽之下美元似乎玩晒,但美國建立呢套高級財技前,其實正面對一次最嚴重嘅美元危機,個個爭住沽美元。
就喺呢個時候有個猶太人醒條橋畀當時的尼克遜總統,不單力挽狂瀾,更將美元扭轉乾坤變成全球貨幣體系的定海神針,呢個人叫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
銀紙要值錢過廁紙,係需要政府保證銀紙的兌換價值。然而歷史已證明政府係信唔過,貨幣系統發展到近代,背後需要硬通貨支持。1973年美國因赤字越來越嚴重,破棄原本保證35美元可兌一盎司黃金嘅承諾,觸發美元危機。中東國家早已不滿美國支持以色列,決定趁此時向以色列開戰,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同時對歐美實施石油禁運,製造石油危機。
世紀大deal影響金融體系
中東國家嘅如意算盤係,美國正為美元危機自顧不暇;再實施石油禁運歐美就唔敢支援以色列;同時揀以色列最鬆懈的贖罪日開戰,諗住實食冇黐牙。點知美國決定支援以色列,敍利亞、埃及、伊拉克、約旦4國再加背後12個軍事物資支援國都無法打贏以色列。
局勢僵持不下,各國都搵緊收手又不失體面的機會,於是基辛格開始實行佢嘅世紀大deal,或許佢亦估唔到當日的世紀大deal,會影響往後全球金融體系40年。
基辛格當時諗,銀紙衰過廁紙因為大眾對政府失去信心,要將冇人要嘅嘢變成人人爭住要,惟有將銀紙再次同有價值嘅嘢結合。
首先佢睇準各國想罷兵去斡旋講和,再利用沙地同中東國家矛盾,以美國提供軍火為條件要求沙地1974年開始賣油只收美元。沙地剛親眼見識過美國軍事實力,就應承咗佢。1975年推動OPEC賣油都以美元計價,打乜仗,不如有錢齊齊搵。所以1973年前美元背後係黃金,1974年後美元背後係石油。
現時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持有7.1萬億美元資產,當中60%係靠賣石油起家。石油美元以正迴路運行時,全球資產都被貨幣追逐;一旦石油美元以逆回路運行,代表美國開始出口石油收回海外石油美元,同時產油國因油價低企收支不平衡,要賣資產填數。喺咁樣嘅情況下,美元將再次成為搶手貨。
大棋局:2015大時代(九)
除非有美國咁嘅國力,否則要人指定用自己嘅貨幣做買賣好難。咁樣嘅情況下有乜方法可以令人唔用人民幣唔得?關鍵就係所賣嘅貨要全世界都冇而中國有,嗰樣就係中國資產。滬港通,就係賣中國資產。
或者你醒唔起,QFII係台灣發明,滬港通有冇得炒,可以參考一下台灣。台灣股票由1983年喺紐約交易所掛牌ADR引入外資開始,到1990年推出QFII,再到2003年取消QFII配額制,最後2005年全面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個過程23年。
滬港通有冇得炒?
亞洲四小龍呢個名現時已好少人提,出現得最多係八十年代,亞洲國家嘅黃金時期。西方先進國家因為發展成熟,地價、人工等成本太高,好自然地搵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日本、亞洲四小龍都係呢個背景下迅速冒起。
同日本經歷相似,台灣股市、樓市一直旺到八十年代尾,就喺呢個時候,台灣出現「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係一個小學老師,運動後佢想參政失敗,淪落到喺街邊賣鍋貼,呢個人就係香港都會見到嘅某鍋貼連鎖店創辦人,但暫不贅,稍後另文再談。
當社會上出現呢種大型抗議往往也就係景氣見頂或見底時候,1990年2月12日台灣加權指數升到12682點後開始向下碌,碌到10月2485點先見底,係導致台灣不得不加快開放嘅原因之一。同年底,台灣推出QFII。
1996年台灣開始畀資本自由流出,MSCI新興市場指數計入台灣股市50%市值。1997年台灣再開放期貨市場畀境外投資者,2003年取消埋QFII配額制,2005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計入台灣股市100%市值。
從台灣發展路程去睇,自1990年見歷史高峯後,台灣股市上上落落,隨後都係10000點左右就見頂,指數上睇,似乎幫助唔大。但台灣股市2005年全面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市值約140,000億台幣;而截至今年11月14日,市值258,626億台幣。
畢菲特曾經講過,當股市市值同GDP比超過100%就要小心。台灣現時比率係170%,美國126%,而中國近年都徘徊50至60%。就咁睇,中國似乎低水,但唔可以用太老實眼光睇中國股市,上完市老細「着草」,盤數真假又估佢唔到,莊家圈錢坑殺玩到你渣都冇,先有今日咁嘅結果。
不過滬港通應該有得炒,唔係因為中國股市低水,而係時勢所逼大陸唔炒唔得。中國苦惱緊要唔要減息,美國又萬劍歸宗,驚減息外資離開。中國經濟開始走下坡,要刺激經濟就要壓低市場嘅融資成本,股市旺可以恢復融資角色。所以搞番旺中國股市相信已經係國策一部份,個場唔旺佢都要自己搞旺引你埋去。
其次,滬港通亦可以達到執靚自己套制度效果。閂埋門自己玩時可以亂嚟,打開門要人嚟就變成一種競爭,市場力量下,太亂嚟嘅自然會慢慢被淘汰走。更重要係,買內地股票一定要用人民幣。只有養大中國股市個池,養大外國人用人民幣嘅胃口,中國先可以加大人民幣嘅影響力。
2016大美元時代(九)
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05/19439132
美國已經40年冇出口石油,但選擇喺2015年末解除石油禁令。油價140美元時唔出口,油價跌穿40美元先嚟出口,如果唔係有意將油價造落去,無法解釋呢種40年之珍視緣何轉變。美元萬劍歸宗第三步,就係要將行咗40年嘅美元迴路反轉嚟行。要明白美元點樣調轉嚟行,就要先明白美元同石油關係。
近40年美國都玩緊一套高級財技,中東產油國賣油只收美元,各國要買油拚命賺美元,中東產油國賺美元後有錢冇碇使走去買資產,美國繼續發債印銀紙。乍聽之下美元似乎玩晒,但美國建立呢套高級財技前,其實正面對一次最嚴重嘅美元危機,個個爭住沽美元。就喺呢個時候有個猶太人醒條橋畀當時的尼克遜總統,不單力挽狂瀾,更將美元扭轉乾坤變成全球貨幣體系的定海神針,呢個人叫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
銀紙要值錢過廁紙,係需要政府保證銀紙的兌換價值。然而歷史已證明政府係信唔過,貨幣系統發展到近代,背後需要硬通貨支持。1973年美國因赤字越來越嚴重,破棄原本保證35美元可兌一盎司黃金嘅承諾,觸發美元危機。中東國家早已不滿美國支持以色列,決定趁此時向以色列開戰,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同時對歐美實施石油禁運,製造石油危機。
中東國家嘅如意算盤係,美國正為美元危機自顧不暇;再實施石油禁運歐美就唔敢支援以色列;同時揀以色列最鬆懈的贖罪日開戰,諗住實食冇黐牙。點知美國決定支援以色列,敍利亞、埃及、伊拉克、約旦4國再加背後12個軍事物資支援國都無法打贏以色列。
局勢僵持不下,各國都搵緊收手又不失體面的機會,於是基辛格開始實行佢嘅世紀大deal,或許佢亦估唔到當日的世紀大deal,會影響往後全球金融體系40年。基辛格當時諗,銀紙衰過廁紙因為大眾對政府失去信心,要將冇人要嘅嘢變成人人爭住要,惟有將銀紙再次同有價值嘅嘢結合。
首先佢睇準各國想罷兵去斡旋講和,再利用沙地同中東國家矛盾,以美國提供軍火為條件要求沙地1974年開始賣油只收美元。沙地剛親眼見識過美國軍事實力,就應承咗佢。1975年推動OPEC賣油都以美元計價,打乜仗,不如有錢齊齊搵。所以1973年前美元背後係黃金,1974年後美元背後係石油。
現時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持有7.1萬億美元資產,當中60%係靠賣石油起家。石油美元以正迴路運行時,全球資產都被貨幣追逐;一旦石油美元以逆迴路運行,代表美國開始出口石油收回海外石油美元,同時產油國因油價低企收支不平衡,要賣資產填數。喺咁樣嘅情況下,美元將再次成為搶手貨。
2016大美元時代(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2/19447943
美元萬劍歸宗三部曲,第一部係耶倫念加息緊箍咒,引導市場預期進入大美元時代;第二部落實加息,擴大全球貨幣對美元息差,要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第三部解除40年來石油出口禁令,petrodollar魚貫回流。除以上三部,仲有一招撒手鐧,但講撒手鐧前要先明白一個會計上概念:轉移定價(transfer pricing)。
一間賣麵包嘅公司,如果有自己舖頭,有自己麵粉廠,有自己麵包製作工場,而佢係獨市的話,當外圍麵粉價格大跌你要求麵包減價,佢可以做盤數你睇,麵粉越來越貴冇減價空間。如果間公司係跨國企業,將收益拆散去唔同子公司,例如撥去麵粉廠,而麵粉廠設喺稅收較低國家,間公司麵包就可以賣最貴嘅價,但交最少嘅稅。呢種就叫轉移定價,現實中尤其跨國公司,可以話必然有類近操作。
全球各行龍頭巨企,美國公司佔相當數量,現時美國公司若將海外盈利資金調回美國,要交35%企業盈利稅。於是造成企業寧願將錢泊喺海外,筆錢估計有2.1萬億(美元.下同)以上。去年奧巴馬便曾經提出追稅方案,要向泊喺海外嘅2.1萬億元一次性抽14%盈利稅。如果成事,換句話將有約3,000億元一夜回流美國。
奧巴馬亦提出向所有美國公司未來海外盈利抽19%盈利稅。根據美國國會研究報告,美國企業每年海外避稅300億至900億元。如果成事,意味往後美國企業海外子公司每年穩定有57億至171億元回流美國。牽涉咁多錢爭議必然大,奧巴馬任內應無法做,會留待下屆政府再拉鋸討論。就如耶倫念加息緊箍咒一樣,當企業預期有可能要補交稅款時,就會開始將部份外匯轉成美元,尤其大環境係美元獨強,早換早享受,遲換蝕幾球。
將美元萬劍歸宗第三部同撒手鐧兩條數拍埋就會發現一樣嘢。現時美國貿易赤字平均每月400億至500億元,抽海外盈利稅若通過,將可抵銷百幾億元;石油逆差的50億元亦將歸零甚至變為順差。可見以上兩招已抵銷美國貿易赤字一半甚至更多。直到現時好多人仍唔相信美國加息,並預期美國好快要再推QE4。誠然,今次美國經濟復蘇同過去唔同,一方面資產價格、租金、人工急升易引來通脹反噬,另一方面經濟增長緩慢。但美國唔需要QE4,因為美元萬劍歸宗,就係要嚟取代QE。
當四面八方的資金湧入美國,縱然生意難做,美國本土資金成本平也就如一次QE效果。這篇是《2016大美元時代》系列最後一篇,QE係放,萬劍歸宗係收,天下間並無印銀紙就可逃避經濟循環嘅道理。印銀紙只係手段,目的係從他國取回更多嘅錢填數。當見到外圍資產價殘,美元我花開後百花殺景象時,就係美元再次出動嘅時候。
金融漩渦正在形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6/19466535
港股由去年高位28588點下跌至今,跌幅已有1萬點,毫無疑問係一次股災。股市已非常超賣,相信會反彈、盤整一兩個月。但今次股災有三個特點,第一係冇恐慌,第二係唔少散戶投資者磨拳擦掌等入市,第三係金融圈朋友都搵緊大跌原因。
每次牛市都有一個主題,熊市亦應該如此,然而今次跌市卻無聲無息。我哋聽唔到乜嘢大國債務危機,冇發現跨國銀行爆出系統性問題,只見到所有嘢不斷跌、不斷跌。無論係新興市場還是發達國家貨幣、石油、大宗商品、貴金屬、波羅的海指數……郁下唔係跌至10年低位,就係跌回97金融風暴價,甚至跌破歷史低位,但市場冇恐怖,只有隻賀年瑞獸麒麟怪。
兩年前吾人寫《2015大時代》時提出一個疑問,人類史上最大規模嘅貨幣系統實驗QE,究竟可以醫病,定還是如嗎啡只能止痛,好快就會知道。美國QE已完結並進入加息周期,係時候讓我哋重新審視呢個命題。
首先我哋活喺現代經濟增長第三波末段。戰後百廢待興,實質需求旺盛,為第一波;當要買嘅嘢都買晒,要追求增長,惟有利用透支未來嘅方法,如手機分期付款,將買家未來收入打落商家當下賬面上,是為第二波;兩波都做完仍然要追求增長,惟有教人浪費,藉着浪費增加汰換率維持經濟增長為第三波,如電器一過保養期自動會壞一個小零件。三波都做完,所有老細都同下面講出年要有增長,增長何來?
過去一波波的經濟增長令產出缺口(Output Gap)長期處於正數,簡單地講即大量投產滿足消費需求。當需求下跌,同時產能過盛,就係一次大蕭條式的完美夾擊。馬克思嘅歷史唯物辨證法認為歷史係從正、反、合形式進行,當我哋吸取教訓後,為避免重蹈覆轍會做相反之事,但所做之事會衍生出新問題,令事件走返去同原本非常相似之境地。
大蕭條的教訓係通縮,所以金融海嘯後要QE印銀紙;另一教訓係需求不足,所以凱恩斯要政府帶頭財政擴張。但QE過後物業價格、租金大幅上升,久之則生意難做;政府財政擴張霎時間人人有嘢做,但一堆大白象過後年年蝕錢最終亦係平民埋單,欠下一堆爛賬由下一代去還。結果兜兜轉轉,我哋為免重蹈覆轍做相反之事,卻令事件走返去同原本非常相似的地步。
一個新的金融漩渦正在形成,1,900蚊買金的人,錢唔見一部份;恒指28000點入市的人,身家蒸發一部份;100蚊玩期油、做澳元定期、炒商品期貨的人都一樣。就像漩渦不斷向下攪,不斷扯入旁邊事物,而錢不斷消失。QE如近年流行嘅化妝,已經唔係化妝而係裝修批盪,現時就係見識真面目嘅時候。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