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通前手機遠離頭部:剛打出或接收來電時,手機釋放的輻射最大
2.訊號差少講電話:訊號接收越差手機釋放的輻射量越高
3.多用免提裝置:免提裝置依靠電線傳送訊號,釋放輻射量較低,手機並可遠離頭顱
4.多用短訊電郵:避免頭部長時間貼近手機
5.上網多用 WiFi或藍芽: WiFi或藍芽輻射功率遠較 3G射頻低
6.睡覺時電話勿放床頭:減低腦部接觸輻射
7.講電話勿貼近金屬牆:以免輻射被金屬牆反射至腦部
城大電磁實驗室研究員曾在不同空間測試手機輻射量,發現乘搭升降機時手機釋放的輻射最高,一般私家車廂環境手機輻射量卻沒有想像般高。
陳國雄博士解釋,手機輻射無法穿透金屬,輻射遇上金屬時會反射;換言之,假如在四面都是金屬的密室,例如升降機、貨櫃內使用手機,手機輻射無法「逃脫」,在密室內不斷反射,同樣困在室內的手機用家會被輻射不停「襲擊」。「有啲人搭越收唔清,越會挨埋門,令更多輻射反射到人體」。陳國雄建議用家應該盡量避免在升降機等密閉式空間使用手機。至於一般車廂,陳國雄表示由於輻射可以穿過車窗,因此輻射沒有想像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