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醫護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珍珠宮

積分: 45290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大廚勳章 BK Milk勳章


1#
發表於 11-11-22 21:3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波子 於 11-11-22 21:35 編輯

不少市民平時會飲用涼茶或加入中藥材料的湯水去調理身體或保健,但如果飲用的藥物與自己的體質不符,可能會適得其反。由醫院管理局、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三方合作的中醫教研中心在今年立冬(即11月8日)開始,根據中醫學的防治原則推出《中醫養生保健計劃》,助市民保持健康的身體,提高自身抗病的能力。


《中醫養生保健計劃》是根據中醫養生的四個思想重點,包括「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及「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及四時節氣作出建議。以下簡介如下︰

冬季養生


  • 冬是寒冷,萬物蟄伏收藏,所以當減少活動,去寒就溫,注意保暖。
  • 運動量以出微汗為宜,大汗淋漓,反對身體不好。
  • 早臥晚起,睡眠時間較夏季應增長。
  • 可以進食一些較辛辣及高熱量的食品,如火鍋、辣椒,以及避免吃生冷的食物。
  • 可以因應不同體質進補,如進食一些膏方或較滋膩的保健食物。
  • 天氣陰寒容易令人憂恐,故應注意保持情緒平和樂觀。

春季養生
  • 當較秋冬時早起,總活動的時間,亦當較秋冬之時漸漸延長。
  • 開始增加外出活動,以及多作能汗出的運動。
  • 衣著不宜太緊繃,以減少對身體的壓迫,但亦要注意保暖,因春天是外感高峰期,更需加強抵抗力。
  • 飲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微辛的、清淡的食物。‭ ‬
  • 保持開闊樂觀的心情,以防動怒。

夏季養生
  • 相對秋冬時分,可較為夜臥早起。
  • 多外出活動,夏季著實炎熱潮濕,暑傷氣,濕傷脾,故活動量亦不可過度,並當慎防中暑。
  • 注意水分的補充。
  • 飲食當以清涼祛濕之品為主,如冬瓜、薏仁湯、綠豆湯、蓮藕等。
  • 夏天昆蟲病菌容易滋生,注意飲食衛生。
  • 「暑傷氣」,除祛濕之外,當考慮服用甘平補氣之品。
  • 可考慮作「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秋季養生
  • 秋天寒熱的變化大,亦容易使人外感,或引發舊疾,所謂「多事之秋」。
  • 秋氣主收歛,故應避免體能或情感過於激烈,相較夏季時應稍為內歛。
  • 睡眠可稍為增加,但仍當早睡早起。
  • 秋天比較乾燥,可服用滋潤之品,如杏仁、百合、芝麻、蜂蜜等。又或可進食一些帶酸味的東西如梅、檸檬等。
  • 亦要注意皮膚保濕。

中醫教研中心的中醫師按以上的基本原則,再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生活環境
等,按照辨証論治的結果,協助市民認識個人獨特的體質,教育市民生活起居及保
健資訊,包括湯水、藥茶、藥膳等,以選擇合適的養生方法。如有需要,中醫師會
處方所需的中藥。

《中醫養生保健計劃》現時已在十三間中醫教研中心推行,有興趣的市民可致電預約。詳細資料可瀏覽醫管局網頁http‭://‬www.ha.org.hk/chinesemedicine、醫管局《中醫動》網頁http‭://‬www.hacmk.org.hk‭ ‬或致電中醫服務熱線2300‭ ‬6699查詢。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