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4104/20120206/49963/
由港鐵食麵到孔慶東狗纏,由高登「反蝗」到爸爸要斷水斷糧教訓兒子,深圳河南北持續數周的隔岸口水戰,不僅引發出是否需要修改《基本法》的憲法議題,也牽繫到香港人與內地人之間的族群分歧。「反蝗」風波發展到近日,連本港社會也發生了內訌;不同見解的學者、議員、網民互相筆戰,連勸交的平機會主席林煥光也慘遭批鬥。原來在內地,也同樣對「蝗蟲論」存在正反意見,《爽文摘》今日轉載一位內地博客的反思文章,反映了部份內地知識分子如何理解這場族群衝突,當中滲透出來的胸襟,值得香港人借鏡。
如果你常看TVB,在香港電台製作的關於民生、本土文化的節目裏,講述香港回歸後對內地愈發依賴的方方面面,絕不會陌生。在這些專題片裏面,從搶奶粉,搶床位,到被內地客推到水漲船高的香港島舖租等,每次在結論都是:這是一把雙刃劍。
幾年前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土鱉(當然現在也是),第一次去香港,拿着一個漢堡邊吃邊在地鐵裏坐下;後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忽然看到頂上明文規定:在地鐵內進食罰款2000元。我嚇得在5秒鐘之內咽下了這個漢堡。
我並沒有看過香港地鐵中的罵戰視頻,也沒有看過孔慶東大俠如何腦殘,這些細節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公交設備中進食,本身就是一個不合常理的事情。你不嫌髒,我還嫌你吃的魚蛋、包子的刺激性氣味呢。當然,我不止一次在早高峯期間看到廣州的BRT快速公交、地鐵裏,看到手持摻水豆漿、死豬肉剁餡的小籠包、轉基因玉米的民工們大無畏地擠入人群裏。許多人只需要尋找到一個立錐之地,與另一位素昧平生的路人甲面對面挨着不足5cm就開吃,我也不止一次見到因為一條玉米發生的口角及進而升級的拳腳爭鬥。
有的內地線民說,大陸並沒有地鐵禁食等相關規定,我請你們抬頭看看,到底有沒有。幾年前的又一個時候,我還是一個憤青(當然現在也是),在廣州的地鐵裏,一位父親正鼓勵着兒子利用地鐵內懸吊的扶手練習吊環。我走過去,告訴他,請看看你頭上的標誌,地鐵內禁止進食、仰臥、打鬧,以及──懸吊。請制止你的兒子。於是這位父親竟然跟我吵了起來。最後,我把他罵下車了。當然,當年我留着長髮,一口一個髒話,估計還背着吉他,一副二流子的標準裝扮,還是有一定的震懾作用的。
於是,關於香港地鐵罵戰便引致關於香港人歧視內地人的話題。首先不論某些無知媒體的造謠,在當地法規、法律以及合情合理的常識範疇裏,地鐵禁食沒有任何值得非議的地方,別說是內地人,霓虹人冰島人也一視同仁。但我敢說,「地鐵內禁食,違者罰款2000元」這一規定顯然是「針對」內地人沒錯,只有內地人(包括曾經「土鱉」的我)才會做出這種「不可思議」的舉措,公交系統內禁食對於霓虹人冰島人應該是常識。而如之前所說,我曾制止過的那位教兒子在地鐵內練吊環的父親,本身也是一位操着普通話的「外地人」,也就是廣州人眼中的「北佬」、「撈佬」、「撈頭」。在我的印象流腦袋裏,地鐵內進食、仰臥、打鬧的大部份都是「外地人」。只不過,有多人能夠站出來,嚴厲地制止這些行徑。
我承認自己很自私。制止練吊環的小孩是因為他的動作不過關,舉起的雙腳頻頻踢到我了;以前每次坐綠皮火車,我總是制止嗅覺範圍內的每一個在車廂吸煙的人,因為我要保護自己的肺;我仇視在公交內進食的人,是因為這種情景會讓我反胃。我很自私,但我不否認自己的自私和大眾及公共利益是吻合的。這其實就是日本文化中,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盡量不要影響到他人的自律。因此,日本的地鐵裏不僅沒有人進食,甚至沒有人會在車廂內打電話──這些都是不道德的,不體面的。
當我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當我還是土鱉的時候,銅鑼灣、尖沙嘴不是現在這樣的。而上一次我走在尖沙嘴的街頭,除了一如既往的活體表演,我發現,內地人的身影已經充斥着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家Sasa、卓悅裏頭,銷貨員都操着雖然蹩腳但對於他們已經非常好的普通話,耐心地解答着每一個內地旅客的詢問;在皇后大道中、半山腳下的一家茶餐廳裏,我們的一個朋友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呼喚服務員,事後並小聲地跟我們說:「不懂普通話?叫你們老闆出來!竟然不懂普通話!」當然,我的這位朋友是一位非常有學識、有修養的優雅金領兼文化人,這句話只是為了說明:香港對內地的經濟依賴到底到了怎樣的程度。
但是,經濟依賴並不代表着一切。你可以去香港的奢侈品店裏買光所有限量版的Gucci、LV,但請別禁止別的遊客把無意中幫你們拍照留念;請師奶們別去粉嶺、上水的藥妝店裏把奶粉都掃光(而且還要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尋找各種法門掃貨);請所有遊客們別往維多利亞港裏吐痰,別在尖沙嘴裏推手丟垃圾;請孕婦們、奶奶們別排隊把每個公立私立醫院婦產科的床位霸佔掉(兩年前聽說是十萬搞定,不知道現在是多少錢了)。於是,當你們遭到了「蝗蟲」的稱呼的時候,請處之泰然。我找不到任何辭彙比「蝗蟲」更傳神了─愛湊熱鬧,一窩蜂,群體性,怕吃虧。更別說什麼內地為香港供水供糧,香港人才是蝗蟲這種話了。你去7-11買一塊泡麵,付了錢,但你能否責備收銀員拒絕跟你來一炮(原諒我──時之間找不到其他的比喻了)?
在微博上,我看到有香港的有識之士這樣說到:「中國大陸有許多為人權和自由沉思或爭取的人,有許多藝術家、記者、知識份子,他們的書讀得比香港許多學者多,見識更廣,他們是一群勇敢的人。他們不會在廣東道付鈔買LV,而是為尊嚴付出自由和生命,他們沒有雙非嬰可以來香港搶生,但如果得到足夠的聲援,他們孕育出來的……一個更合理的新中國。這些人為數甚眾,他們也追求自由、品味、維護正體字和廣東方言,他們不是蝗蟲。香港人大罵蝗蟲種種劣行,憤慨莫名,是合理的,但不是十三億皆蝗蟲,你在廣東道銅鑼灣看到的,不代表整個國家。這是香港網民在龍年必須學會成熟和理智的一課。」
可我想對這位先生說:「你在廣東道銅鑼灣看到的,確實不代表整個國家,只是代表了這個國家的99.9%的人。就是這樣絕望。」
鄒小櫻(內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