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pyjess 於 12-6-13 23:36 編輯
我小朋友1歲曾發4字音, 試過連續學2個2字詞, 立刻學會; 也試過講短句: 媽媽, 抱
但之後再沒有講說話, 1.5歲到健康院, 當然FAIL, 2歲要再去, 再FAIL, 之後見醫生; 2歲幾見評估中心姑娘, 2歲8個月見評估中心醫生; 期間, 我不願等, 拖慢了小朋友改善進步的時間, 所以2歲3個月時找了私人語言治療師
2歲3個月時, 私人語言治療師認為是遲緩, 奇怪的是, 我們給予孩子很好的言語環境, 每個照顧他的人, 都是全廣東話, 一向對他也說很多話, 而且他也曾說話; 當時因為口肌也有問題, 所以私人語言治療師先訓練口肌, 及當作遲緩去做訓練
2歲半, 口肌問題改善了, 已不用戴口水肩, 但仍然說不出話, 於是認為他不是遲緩, 是失用症, 遲緩只是起步慢, 但稍作訓練, 即可追上; 而失用症則是控制肌肉做發音動作出問題, 所以有"搵音"動作, 亦會一時發到, 後來又發唔到同一個音的情況
針對失用症作訓練一星期, 我的小朋友終於可以叫我: 媽媽
當時, 是2歲半
2歲8個月時評估中心醫生認為是遲緩, 他並不同意小朋友是失用症, 因為失用症是1個字也發不出, 但他沒有考慮小朋友已作針對式訓練2個月, 也開始讀N班, 碰巧班主任也懂語言治療
2歲8個月時他會說2字詞, 掌握讀法也比以前易; 現在3歲4個月, 會說11個字左右, 有上文下理, 前因後果的句子, 例如有一次, 佢預備上學, 已自己穿好鞋子: 便跟爸爸說: "爸爸著鞋喇, 唔好睇電腦喇"
因為我地無俾過佢玩電腦, 只係叫過佢, 唔好玩喇之類, 呢句句子, 一定係佢自己砌出黎
由識講媽媽, 到句子, 前後約8-10個月
如果天空總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 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