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的討論開始進入倒數~政府同反對者~依舊對立~禁大家看法如何~歡迎討論 取於BBC中文網香港觀察:以公民教育取代國民教育 林貢欽 自由撰稿人 更新時間 2012年8月1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24 ![]() 數以萬計的市民舉行反國民教育的遊行,並醞釀著罷課、罷教。 香港教育局原計劃於今年9月開學起將「德育及國民教育」列為獨立科目,於全港中小學全面推行。由此引發了香港社會對國民教育課程的內容有不少意見,數以萬計的市民舉行反國民教育的遊行,並醞釀著罷課、罷教。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7月24日至25日,以電話抽樣方式訪問532名香港居民,就國民教育科的立場進行民調,結果顯示,52%的受訪者認為應擱置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支持如期推行的只有12%,另外三成受訪者沒有意見。在受訪者中,學生和行政及專業人員明顯支持擱置課程,受訪學生中有八成贊成擱置,沒有學生贊成如期推行。相關内容 相關新聞話題 為救火,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以德育及國民教育作為學校科目已經醞釀多年,並不是今年9月開始強制在所有小學推行,教育局今年4月發出有關科目的課程指引,讓學校以務實和循序漸進的方法,在未來三年推行。看來政府採取了拖字訣進行政策躲閃,以平息社會各界的不滿。 然而,支持或反對國民教育的港人,有必要厘清國民教育、公民教育、中國模式的語境和意涵,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國民教育及其它 與國民教育相關聯的有:公民教育、愚民教育、皇民教育……,由於教育的目的、內容的不同,導致教育的結果大相庭徑。 國民接受國民教育,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特別是從大英帝國的子民回歸祖國的遊子,特別是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且身份認同仍達不到官方滿意的港人。國民教育的內容既要有衛星上天、飛船對接,也要有奧運金牌、升國旗奏國歌,更要有國民的尊嚴、平等、安全感,以及國民遭受飢餓、疾病、痛苦和恐懼的經歷。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為了有效統治,長治久安,在香港實行的是殖民教育,造就精英,培養順民,頗有建樹。例如:有自由,沒平等;有法制,沒選票;造就商業奇才、專業精英、廉潔高效忠於職守的公務員,培養不出政治領袖。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推行的是忠君愛國的臣民教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培養的是忠君臣民。 辛亥革命推翻了皇權。中華民國的教育部長蔡元培在1923年就把公民教育列入中小學課程,力圖培養共和國的公民。蔣介石的南京政府曾要求將公民課變成黨義課,可遭到知識分子群體的抵制。 中共建政以來的國民教育是馴服工具教育,大搞「個人迷信」,從「東方紅」到「大救星」,培養的是愚忠愚民,「文革」時達到了極致,使國家陷入崩潰的邊緣。改革開放30年,破除了「個人崇拜」,卻產生了權力崇拜的「官本位」和金錢崇拜的「炫富」。 現在香港要搞的國民教育,其教育理念遠落後於近百年前蔡元培在中小學實行的公民教育。香港人有理由擔心,要在香港實行在內地失敗了的國民教育,將使香港的價值觀倒退或喪失。香港國民教育所用教材「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育手冊」的內容,就是左證:34頁的教材,有22頁講述中國模式的政治體制,讚揚它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理想型體制」,同時批評美國民主制度淪為「政黨惡斗」而且「影響民生」。可是香港的政治體制更接近於美國,為市民所接受,並在基本法中被保證五十年不變。 公民教育與國民教育的最大區別是,國民教育培養的是國家的順民,服從政府官員的管治,而公民教育培養的是國家的主人,監督政府官員的施政。 以公民教育取代國民教育 從小培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培養公民的家國情懷,其意義遠高於培養順從的國民。公民教育應是香港中小學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 公民教育是鞏固國家競爭力的根基,是開拓國家創造力的源泉,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大寫的人。國民教育旨在提高國民對國家的忠誠度、依附度,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國家的權威、利益和意志。哪一種教育的文明程度更高,哪一種教育對國家更有利,立判高下。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具有強烈公民意識的國民比公民意識薄弱的國民,對國家進步和香港向前發展的促進意義更大。 以公民教育取代國民教育,是梁振英執政團隊積極走出進退維穀困境的出路,而不是消極的推遲實施國民教育的時間表。 中國模式是制度創新還是制度缺陷 中國模式又叫中國經驗、中國特色、中國道路,是香港政府要在中小學實行國民教育中的國情教育的正面範本,而這恰恰又是目前最具爭議的發展模式。 我理解的中國模式是,中共的一黨執政加上不完全的市場經濟。 支持者認為:中國模式是制度創新,30年將中國建成世界經濟總量第二大國是其證明。 批評者認為:中國模式是制度缺陷,只是過渡模式,需以政治體制改革完整之。 反對者認為:中國目前的成就是堅持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與中國模式無關。如果要堅守中國模式,意味著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繼續忍受貧富懸殊日趨擴大,公民權利的日趨被剝奪,環境污染日趨加劇,貪污腐敗日趨加重。 如果中國模式在香港被肯定,被複製,意味著香港公平、民主、法制、自由等價值觀被削弱,讓位給地產霸權、官商勾結、公權力貪腐、政府強權…….。 |
結束時間: 12-9-3 18:29
正方觀點 (5)
支持國民教育推行 |
|
|
反方觀點 (10)
反對國文教育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