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擂台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子爵府

積分: 10600


1#
發表於 13-1-8 09:40 |只看該作者

市民於《南周》辦公室樓下,手持菊花、戴上口罩抗議中共箝制新聞自由。《蘋果》記者攝

「今天我們都是《南周》人!」廣東《南方周末》(下稱《南周》)新年特刊獻辭慘遭廣東省宣傳部高官「強姦」事件,越演越烈,繼兩岸三地學者、名人等聯署聲援《南周》後,現已演變成一場全球華人反中共新聞審查的大抗爭。
《蘋果》記者廣州直擊

以年輕人為主的逾千名內地民眾,昨聚集在廣州南方日報集團大廈外示威抗議以示聲援;內地其他城市如北京、香港、台灣及英國倫敦等,也有市民、學生和藝人以各種方式支持,表達訴求;要求中共解除報禁、還新聞自由的呼聲響徹全球各地。

黃菊花悼新聞已死

「南周挺住」、「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你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開放報禁,中國人要自由」、「廢除新聞審查,保障言論自由」、「我要普選,不要代表」……這些過往在內地罕見的標語口號,昨紛紛在廣州南方報業大廈外出現。上午9時許,大廈外開始聚集民眾,他們多是前晚在網上看到號召的網民,以年輕人為主,包括不少大、中學生。

中午時聚眾逾千,將大廈外行人道擠得水洩不通。示威者在大廈鐵閘門外擺放黃菊花,表示對「新聞已死」的哀悼,其間有人喊「支持南周」等口號;有人打出「13億中國人有權發表自己的聲音」、「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庹毒(指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音:妥)震)不除,廣東自宮」、「新聞自由,憲政民主」等標語。現場有數十名公安戒備,但無對示威者作出阻攔。


現場有兩名女大學生做義工,向示威者派樽裝水;當一位女生拿鮮花、戴着寫有「避言套」的口罩出現時,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有女學生表示,不能接受當局如此對待《南周》,所以要去聲援。有公安和身分不明人士舉機拍攝示威者,被拍的示威者不但任拍,又用手機反拍公安和便衣,現場噓聲四起。
有示威者在場發表政論,雄辯滔滔引起圍觀;其中一位姓區老伯大聲說:「媒體被禁言,意味住對我哋公民權力踐踏!」也有不同意見者反駁示威者,雙方一度衝突被公安阻擋後散去。有示威者唱起代表台灣民主的台灣歌曲《美麗島》。示威活動持續到昨晚深夜,約10時半左右當局清場,將所有聚集在南方大廈的人群驅趕離場,事件中無人被捕。

國際輿論關注事件

內地影星姚晨、李冰冰、陳坤等也在微博上發聲,表達對當局打壓媒體、箝制新聞自由的不滿。《南周》駐北京辦事處昨也有大批市民前往送花致哀。有在倫敦留學的中國學生專門舉牌拍照放上網,聲援內地《南周》。一批在台灣清華大學讀書的內地學生也打出標語,拍照力撐。台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回應事件稱,台灣關心大陸新聞自由發展,希望台灣的新聞自由及民主風氣,能漸漸影響大陸。
本港影星陳欣健昨專程北上力挺《南周》。他在微博留言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和曾是傳媒的從業者,「良心一直在問,該做點甚麼才不算是一個行屍走肉的人」;他不但北上,還拍下自己在場的照片。
《南周》事件受到國際輿論關注。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泰晤士報》(The Times)、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衞報》(Guardian)等,紛紛報道事件。香港記協、國際記者聯盟(IFJ)昨也發表聲明,支持《南周》爭取新聞自由的做法。輿論認為,這是繼1989年以來,內地罕見的新一波爭取新聞自由的戰役,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南方周末》被「強姦」事件簿
01/01/2013
廣東省委宣傳部傳召《南周》總編,竄改《南周》新年特刊的獻辭、封面導言及標題

03/01/2013
特刊面世,《南周》編輯部通過微博發表「事故的說明」,指在一線記者及編輯放假和不知情的情況下,宣傳部指示對新年特刊做出多處修改、撤換,以致出現「2,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應是4,000年前)等重大事實錯誤

04/01/2013
《南周》工作人員聯署聲明,公開要求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音:妥)震引咎辭職

05/01/2013
《南周》編輯部發聲明要求調查事件,及解禁因談及此被禁言的編輯、記者微博賬號,透露該報過去一年有千多篇報道被撤或修改

06/01/2013
兩岸三地學者、律師和藝人分別發表聯署公開信聲援《南周》;官方逼《南周》微博發道歉聲明,稱是該報內部所為,被迫「食死貓」;數十名記者編輯發聲明發動罷工,並表示將抗爭到底

07/01/2013
逾千名民眾聚集廣州和北京的《南周》辦公地聲援;眾多名人、藝人、明星也在網上表態,引起外國媒體關注




















有一青年舉着異類牌子,有人發問:“你這樣會找不到老婆的”,他有些局促。還有人放了5毛錢在他腳下,說:“你的錢丟了”,人群鬨笑。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