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了解成長中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中的心理轉變>>~~~
joanne831 寫道:
<< 孩子在成長中的心理轉變>>
A. 幼稚園和初小階段
以父母和老師為主要信任和依賴對象。
較服從,不太抗拒師長的指令。
B. 高小階段
對事情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開始抗拒師長的指令和限制。
重視師長的批評和讚賞。
開始重視別人對自己看法。
C. 中學階段
爭取獨立,凡事喜歡有自己的意見和選擇權。
傾向反叛師長的指令和權威。
注重外表,喜歡與人比較。
重視別人(特別是同儕)的認同、肯定和欣賞。
II. 父母如何協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尊重孩子,認同他們的感受。
避免比較,肯定孩子的重要性和個人長處。
欣賞孩子,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和別人,發展潛能。
鼓勵孩子分擔家務,培養他們對家庭的歸屬感和透過服務取得成功感。
體諒孩子,避免取笑和責罵,協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給予孩子適當的肯定和讚賞,多作具體和即時的鼓勵。
給予孩子合理的接納和期望,避免為孩子製造失敗的經驗。
多與孩子溝通,表示關心和支持,耐心聆聽他們的心聲,舒緩他們的情緒和壓力。
III. 孩子出現負面行為的四大主要原因
吸引成年人注意力
報復心理
權力鬥爭
表示弱小無助
IV. 父母處理孩子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忽視法 ---- 當孩子以不適當的行為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力時,故意不注意孩子,使他們感到沒興趣而減除不適當行為。
斥責法 ----以心平氣和的語調和態度,清楚地說出孩子受斥責的行為和原因,並說明應做的行為。
隔離法 ----當孩子作出不適當行為時,把他們抽離到一個遠離有玩具和有趣味性的地方,要求反省和冷靜。
讚賞法 ----以鼓勵和稱讚的方法增進孩子良好的行為和態度,要即時及清楚說明受讚賞的行為和原因。
實質獎勵----以物品或活動增強孩子良好的行為和態度,但最大的獎賞應是孩子自己的進步,不宜濫用物質作鼓勵。
V. 「親子溝通心連心」結語小貼士
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做貼心的父母。
多與孩子溝通,增進信任,彼此關懷。
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讚賞,增強自信。
培養良好的家庭氣氛,為孩子營造避風塘。
為孩子安排作息時間表,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靈活處理孩子的問題,認同他們的情緒感受。
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合一,為孩子培養良好的品格。
寓學習於遊戲,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善用日常生活上的小節,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
多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發揮潛能。
你都唔知係邊到抄出來,好out架喇,
淨係睇"爭取獨立,凡事喜歡有自己的意見和選擇權。
傾向反叛師長的指令和權威。
注重外表,喜歡與人比較。
重視別人(特別是同儕)的認同、肯定和欣賞。"
呢 d初小生都有喇而家。
"對事情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開始抗拒師長的指令和限制。
重視師長的批評和讚賞。
開始重視別人對自己看法"
呢D又係。好out, 要update下先可同時代一起進步。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