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搵食

跳至

首頁
1

尾頁
   9


子爵府

積分: 12488


1#
發表於 13-12-11 08:43 |只看該作者
http://news.mingpao.com/20131211/vma1.htm

[size=150%]【明報專訊】在寒冷乾燥的秋冬,中國人最愛進補,老火湯、燉湯、滾湯之中,燉湯被視為最滋補養生的湯水,為何如此?湯水達100℃沸點卻又不沸騰?原來一切都跟物理學現象有關。



[size=150%]生活處處暗藏物理學定律,單在廚房已發現許多與物理有關的現象和問題。燉湯以外,吃火鍋,甚至一些廚房用品,如保鮮紙、錫紙、[url=]壓力[/url]
煲等,都是包含有趣的物理學現象。

為何燉湯更清澈?

(相關物理概念:汽化潛熱、熱傳導)

煲老火湯,將材料及水放進煲中,大火煮沸後以文火煲兩三小時,肉料容易變老,湯的部分氣味隨水蒸氣散失。但隔水煲的燉湯則香氣保留在燉盅內,湯更原汁原味,滋補效用更明顯。燉湯特別之處是,即使大煲中的水達到沸點,水猛烈沸騰,但是燉盅的湯水雖也達100℃,卻不會沸騰。

湯兆昇解畫:「水變為蒸氣時,需吸收﹃汽化潛熱』(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這是水在溫度沒有改變的狀下,從液態轉變到氣態的過程中需要的能量。鍋中的水沸騰,是因為與明火接觸,火的溫度遠比沸水高,兩者的溫差使大量的熱傳入水中(thermal conduction),讓水吸收汽化潛熱,變為蒸氣;但燉盅是置於煲內,不接觸明火,即使湯水達100℃,由於燉盅內外的水溫度相同,兩者不存在溫度差,沒有大量的熱傳入燉盅的水中,因此盅內的湯水就不會沸騰。正因為水不沸騰,燉湯作長時間蒸燉仍能保持水分,肉料相對嫩滑,香味也不易散失。」

火鍋食物 浮起代表熟?

(相關物理概念:浮力、亞基米德原理)

北風起 ,最適合吃火鍋。將餃子雲吞放入鍋中熱水煮,浮起代表熟?但熄火後,湯底稍冷卻,餃子又再沉底,那到底是熟還是不熟?

湯兆昇解畫:「如果物體的平均密度比水高,它的重量就大於浮力,便會在水中下沉;相反平均密度若比水低,便會浮起。

餃子在剛下鍋時,其密度比水高,因此下沉;但經加熱後,內裏的空氣會膨脹,受熱的水分也會變成蒸氣,讓餃子膨脹起來。丸類的道理相似,肉丸熟了會膨脹,密度下降,於是便浮地來。另外鍋中的水在沸騰時產生對流,也可能令它們較易浮起。但是在熄火後冷卻,餃子內的蒸氣又變回水,使其收縮及下沉。」

那麼,餃子浮起一定熟?湯兆昇表示﹕「一般來說,食物內部的水分到了沸點,都應該差不多熟了。」

錫紙哪一面更有效傳熱?

(相關物理概念:輻射傳熱)

燒烤或使用焗爐時,常用到錫紙。錫紙其實為鋁箔紙(aluminium foil),據悉初時確以錫製造,但因錫較硬,而且令食物沾上金屬味道,所以後來以鋁箔代替。一般錫紙有光面和啞色面,應使用哪一面?

湯兆昇解畫:「兩面都可使用。理論上,錫紙光亮一面的反射輻射能力較佳,因此將食物包在裏面,被加熱的食物發出的紅外線,容易被反射回來,使食物保持較高的溫度,但估計烹煮時間沒有太大分別。有研究指,光面和啞色面的反射率分別為 88% 和 80%,分別不大,不用儀器量度難以察覺有別。」

輻射是由電磁波導致的熱傳遞(radiant heat transfer)的過程,而黑色相比其他顏色更易吸收熱輻射,所以焗爐的焗盤很多都是黑色的,有助食物快速受熱。

保鮮紙重複用?

(相關物理概念:靜電力)

保鮮紙是現代家庭必備的廚房用品,它之所以能保鮮,是因為其不透水不透氣,而且帶有黏性,可覆蓋裝有食物的器皿,阻隔食物與空氣接觸。保鮮紙的黏性是怎樣來的,如何有效地重複使用?

湯兆昇解畫:「保鮮紙通常以PVC這類塑膠物料製造。大部分這類膠膜受摩擦後很易帶有靜電(static electricity)。例如當你把保鮮紙從筒中拉出來,或接觸到其他器皿的表面時,摩擦力可能把其他表面上的電子帶到膠膜,使膠膜帶有靜電,因此能吸引其他表面而緊貼在器皿或食物之上。」

如果想保鮮紙有較佳的黏附力甚至重複使用,要避免貼到帶水氣的器皿上,因水氣會讓靜電跑掉,降低它的黏附力。若保鮮紙曾包生肉或高風險食物,不建議重複使用。

高山煲水煮食 食物不易熟?

(相關物理概念: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係)

同樣的火候和食材,在高山烹煮,所用的時間比在家中更久。因為水的沸點(boiling point)與所受氣壓(atmospheric pressure)有關,這亦跟壓力煲能快速煮食的道理相關。

湯兆昇解畫:「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攝氏100℃,水到達這溫度便會沸騰,變成水蒸氣,但當氣壓增加,水分子較難擺脫彼此間的吸引力,便要更高溫才能沸騰。簡單而言,壓力大沸點高,壓力小沸點低。

壓力鍋的原理就是增加鍋內氣壓,使食物在超過100℃的水內烹調,增加煮食效率。相反高山氣壓低,降[url=]低水[/url]
沸點,不到100℃就沸騰,水中食物就較難煮熟,因此市場推出專為高山環境下燒水煮飯的壓力鍋。研究指,每升高1000米,水的沸點降約3℃,如接近9000米的珠穆朗瑪峰頂上,水的沸點約73℃,3000米的山沸點約91℃。在香港最高的大帽山約海拔1000米,水的沸點約97℃,相差不大,煮食時就毋須使用壓力鍋了。」

地面煮15分鐘 山上需2小時

攀山專家[url=]鍾建民[/url]
曾登上世界七大洲頂峰,包括「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他認為在高山煮食十分困難:「愈高的地方,氣溫和氣壓愈低,將雪加熱融成水很花時間。在珠峰5000多米的營地,煮食需用壓力煲,普通煲難將飯煮熟。離開營地後,裝備輕便很重要,因此會攜帶輕巧的鈦合金煮食煲及用高山瓦斯煮食。在高山煮食要花很長時間,例如在地面要15分鐘的烹煮過程,在高山可能要2小時,所以很多人會攜帶現成脫水糧,好處是輕便,而且加入熱水後待十數分鐘即可食用。脫水糧食物有多種選擇,如通粉、白飯、咖喱飯、三文魚、甜酸雞等。」

考考你﹕容器不傾側 水可倒出嗎?

湯兆昇解畫﹕「我們可以運用『虹吸效應』(siphon)。方法是利用一條長膠管,一端放在容器的底部,並吸啜膠管的另一端,使膠管注滿水(小心別吸到口裏),然後把這端膠管放置於一個低於容器底部的位置,膠管兩端的壓力差異便會把水源源不斷的逼出來,直至見底為止。」

今期專家

湯兆昇--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

鍾建民--資深攀山專家

文:李佩雯




子爵府

積分: 12488


2#
發表於 13-12-11 08:44 |只看該作者
中三讀physics時, 老師也提過高山煲水煲唔滾的原因


珍珠宮

積分: 37714


3#
發表於 13-12-11 08:59 |只看該作者

引用:中三讀physics時,+老師也提過高山煲水煲唔

原帖由 edith208 於 13-12-11 發表
中三讀physics時, 老師也提過高山煲水煲唔滾的原因
多謝分享我也請教過做廚的真空煲煲嘅湯比老火湯有營養,其實老火湯在長時間滾着也會產生味精(在書本看到)的。


子爵府

積分: 12488


4#
發表於 13-12-11 09:54 |只看該作者
selko809 發表於 13-12-11 08:59
多謝分享我也請教過做廚的真空煲煲嘅湯比老火湯有營養,其實老火湯在長時間滾着也會產生味精(在書 ...
味精不是化學添加的東西嗎?
為甚麼老火湯在長時間滾着也會產生味精?


要查下書, 上0下網, 搵答案先




珍珠宮

積分: 37714


5#
發表於 13-12-11 13:07 |只看該作者
edith208 發表於 13-12-11 09:54
味精不是化學添加的東西嗎?
為甚麼老火湯在長時間滾着也會產生味精?


其實到維基百科已可查到味精出處成份同價值,又唔係大家講到好似毒藥咁!

至於老火湯用的雞和瘦肉被煮爛,細胞核內的蛋白質會釋放出谷胺酸鹽,其遺傳物質則會被轉為嘌呤,包括GMP,這個「老火」湯便因此會是非常「鮮」,但又不會有超高分量的谷胺酸鹽。

我係好似喺讀者文擇還是選擇睇過老火湯會產生味精,因為肉類有蛋白質經長時間餚制而產生.


子爵府

積分: 12488


6#
發表於 13-12-11 13: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elko809 的帖子

多謝你的資料提供


寶石宮

積分: 426920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7#
發表於 13-12-11 13:56 |只看該作者
thx for share


大宅

積分: 1986


8#
發表於 13-12-11 17:52 |只看該作者
真係上左寶貴一課 我醒起以前有養金魚, c6幫魚缸換水, 用條膠喉吸一啖, 缸裡既水就會流落洗手盆, 原來就係果個虹吸效應~~~~(佢有時都會唔小心飲左d水)


瑪瑙宮

積分: 142864

好媽媽勳章


9#
發表於 13-12-14 06: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原來如此 --- 燉湯不沸騰 留住好滋味 廚房物理學

Thanks for sharing




男爵府

積分: 9658


10#
發表於 13-12-14 13:02 |只看該作者
Simple is the best.


子爵府

積分: 10152


11#
發表於 13-12-15 23:51 |只看該作者
多謝分享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