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2345...11

尾頁
   10


象牙宮

積分: 208678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
發表於 15-12-12 15:59 |只看該作者
東方日報
12月9日 (三)

在旅遊業寒風勁吹下,一早宣稱本年度業績「有壓力」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宣布下周四開放全新景點「童話園林」,無疑是迎接上海迪士尼樂園即將開幕的大動作,但效果如何有待觀察。迪士尼樂園的艱難處境不僅是香港旅遊業的寫照,更是整體經濟前景不佳的縮影。

上海迪士尼一直被視為本港迪士尼的頭號競爭對手,「狼來了」喊了數年,終將在明年春節後成為現實,對旅遊業衝擊之大,不問可知。本港另一個主題公園海洋公園也好不到哪裏去,上年度訪客人次大跌兩成,消費額更劇減一半,可謂人財兩失,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珠海橫琴島的長隆海洋世界不斷完善,吸走不少旅客。兩家樂園的主打內容差不多,只是對方規模更大,花樣更多,海洋動物更齊全,服務更加周到,旅客蟬過別枝不足為奇。

內地客早已佔據本地旅遊市場大半壁江山,如今內地客對香港漸漸失去興趣,後果是災難性的。本地旅遊基建十幾年如一日,固然令旅客失去新鮮感,而中港矛盾不斷惡化,光復、驅蝗行動持續不斷,更是深深地傷害他們的心。旅遊業被稱為快樂產業,旅遊是為了休閒,為了放鬆,為了消費,誰願意花錢買難受,甚至被侮辱及追打呢?正所謂,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中國客被全球各地視為財神爺,熱烈歡迎,禮數周到,近水樓台的香港未能先得月,只能遺憾地看着肥水流向外人田。

以日本為例,今年前三季旅客比去年激增五成,相關收入也激增,中國客既是最主要的客源,也是消費最大方的一群,人均消費比其他國家旅客多五成,「爆買」一詞在日本走紅,足證中國人的購買力之強。眾所周知,中日兩國在歷史上結怨很深,雙方現在還因為釣魚島主權爭議而劍拔弩張,但日本人懂得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對中國客一樣無差別對待。加上日圓匯率走低,日本政府又採取退稅優惠措施,旅遊吸引力自然不斷增強。同樣受惠於中國客的南韓不甘後人,明年亦將推出退稅優惠,提升旅遊業競爭力,香港旅遊業已是岌岌可危。

在部分港人看來,內地旅客減少是好事,交通不再擁擠,奶粉不再難求,主題公園景點不必再排隊。問題是旅遊業關乎不少人的飯碗,何況旅遊業不景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零售、飲食、酒店、交通等行業都受連累。銅鑼灣、尖沙咀等鬧市最近都出現舖位減租及空置現象,足見問題之嚴重,業界警告情況比沙士時更惡劣,擔心過年後將出現倒閉潮及裁員潮,顯然不是危言聳聽。

香港總商會剛剛發表一份商業前景調查,顯示商界對前景普遍不樂觀,一半受訪企業認為明年經濟增長放緩,近七成認為過去一年本港競爭力下降,超過一半企業認為來年不加薪。經濟不景,沒有一個人是贏家,打工仔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


水晶宮

積分: 67071

2024年龍年勳章 好媽媽勳章


214#
發表於 15-12-14 23:23 |只看該作者
Kuri 發表於 15-12-14 16:02
我去行街感受,剛剛去uniqlo買咗兩件衫,made in vietnam,其實早幾年已見,但近年拿上手多咗好多越南製造 ...
製衣業現在就多咗「越南」和「孟加拉」制做,遲幾年就「緬甸」制做的成衣就會出現。




珍珠宮

積分: 31655


213#
發表於 15-12-14 18:31 |只看該作者
fsforth 發表於 15-12-13 00:21
有些人未分清楚「遊客」和「嫖客」的分別,「遊客」是不會強制改造一個地方的文化,反而享受自己跟這個地方 ...

呢個比喻好有創意


象牙宮

積分: 208678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212#
發表於 15-12-14 17:5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得閒睇多方面報導, 一味死守東方, 同死守蘋

原帖由 meow~meow 於 15-12-14 發表
得閒睇多方面報導, 一味死守東方, 同死守蘋果有咩區别
唔好儍啦~

我有定信報架~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


琥珀宮

積分: 196191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減齡達人勳章 認識瑞士牛牛第三回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認識瑞士牛牛第一回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BK Milk勳章 15週年勳章


211#
發表於 15-12-14 16:03 |只看該作者
loolooloo 發表於 15-12-12 16:00
無乜邊瓣走得甩


伯爵府

積分: 17131


210#
發表於 15-12-14 16:02 |只看該作者

引用:得閒睇多方面報導, 一味死守東方, 同死守蘋

原帖由 meow~meow 於 15-12-14 發表
得閒睇多方面報導, 一味死守東方, 同死守蘋果有咩區别
我去行街感受,剛剛去uniqlo買咗兩件衫,made in vietnam,其實早幾年已見,但近年拿上手多咗好多越南製造

BTW,作為香港人,其實我係需要消費,係會重覆消費嘅回頭客……不過仲有好多sales抱住:靠香港人死得……呢個心態對待本地人,旅發局又唔肯對外宣傳香港開拓客源,旅遊零售業再係咁心態,我都驚香港遲早俾佢地累死!

You think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people
Are the people who look and think like you
But if you walk the footsteps of a stranger
You'll learn things you never knew you never knew
-- Colors Of The Wind


水晶宮

積分: 58506


209#
發表於 15-12-14 15:01 |只看該作者
得閒睇多方面報導, 一味死守東方, 同死守蘋果有咩區别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208#
發表於 15-12-14 14:58 |只看該作者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关键阶段,尤其是在新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市场异常火爆、股票市场出现巨大动荡的复杂背景下,我们应清醒地把握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牢牢抓住多种发展机遇,理清存在的七大认识误区。

第一,传统经济“三驾马车”并非过时。出口方面,受近期国际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受到巨大冲击,出口额下滑;消费方面,由于收入结构失调等多种原因,我国消费市场需求启动缓慢。相比之下,投资仍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力,只是投资方向不应再是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而应向民生、公共服务等新基础设施领域转变;投资主体上,也应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民间投资转变。

第二,落后产能过剩并非基础产业过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需求得到快速释放,必定带动水泥、钢铁等基础性产业迅猛发展。受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与环境约束、节能降耗等条件影响,众多技术落后、高耗高污、低附加值的基础性产业产能必将遭到淘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基础产业就过剩了,而应面对市场、环境约束、自身升级的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与产业价值。

第三,新经济并非替代实体传统经济。近一个时期,以信息化、低碳低耗、轻资产化为特点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来看,实体经济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因此在高度重视新经济成长的同时,切不可轻视传统实体经济发展。

第四,虚拟经济并非中国经济的“灵丹妙药”。现阶段我们断不可盲目效仿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中国目前不可能为“全球金融买单”(美国国债全球化市场是重要发展支撑),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市场与投资者心理既不完善亦不成熟,驱利、驱短利、驱暴利的“贪婪属性”一旦释放,指望虚拟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等同于“画饼充饥”。

第五,互联网经济并非经济发展终极目标。“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热词方兴未艾,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并开始以传统实体企业为基础向线上发展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把握住发展原则与方向,将互联网作为发展之工具、资源要素聚集之平台、供应需求之渠道,而不是视为发展终点,断不可本末倒置,忽视实体企业发展,片面强调整体产业互联网化、经济互联网化。

第六,万众创新并非基础性、原始性、个体化创新模式。创新主体不是一个“个体”,而应是一种融入式、协同式的创新群体;创新方向也应该围绕国家整体创新战略和规划,而不是那种无序、松散式的创新;创新基础要避免从头开始式的原始性、原创式、基础化创新,也不应提倡那种“人人创新”、“全民创新”式的创新模式,否则不仅会造成创新资源、资金、人才的严重浪费,还会带来诸多问题。

第七,全民创业并非鼓励个体化、单一化、自我化的“小创业”。全民创业应该是人人具有创业意识与思维,而不是要求人人干个体户赚钱,人人办公司干事业,人人想创意招投资。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缺乏创业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创业失败风险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创业与就业结合,就业式创业、融入式创业、群体式创业更适合当前发展阶段。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207#
發表於 15-12-14 14:55 |只看該作者
文显堂:高成本将拖累中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经济竞争主要靠低成本、高技术和优质服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靠低成本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从目前的生产要素价格来看,中国的这种竞争优势正在丧失,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各类成本趋高,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之一。

土地成本趋高。中国的土地成本疯狂上涨,自2003年之后,土地供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日益增加的需求和供给的下降形成了强烈反差,供需矛盾加剧,推动了地价的快速上涨,并且十几年来只涨不跌。未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价格仍将一路攀升。这不仅导致人们的居住成本增加,也导致从事经济活动的成本大幅上升,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大中小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厂房、办公用房,无论买还是租用,其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土地增加的成本,必然成为产品或服务成本上升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能源成本趋高。中国的电价整体上比美国高,并且美国的电价配置更有利于经济实体的发展。美国家庭用电价格最高,工业用电价格最低,而中国恰恰相反,家庭用电价格最低,而工业用电价格最高。中国天然气价格高出美国4倍,中国的石油进口价格就比美国的石油价格高。在如此的高成本之下,中国的能源利用却又存在“三高”: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同样生产100美元的产品,中国能耗是美国的2.5倍,欧盟的5倍,日本的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这无疑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能源成本和代价。

资金成本趋高。中国的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6%—7%,而美国的贷款利率一般为1%—2%,最高也不过4%。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美国的直接融资比例占全社会融资的80%,而我国仅占20%。这种高融资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力成本趋高。中国的人力成本迅速上升,农民工平均工资在25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指出,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劳动力人口下降趋势将加剧,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已不可避免。

当然,还有其他成本也高得惊人。诸如政府各种复杂漫长的审批所造成的时间成本,腐败现象造成的经济成本,由垄断而导致的资信高成本,高税率成本等等。这些成本不仅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导致外资转移到其它低成本国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回归本土,甚至出现了产业回归的现象。

眼下,降低经济成本,首先要靠改革。降低土地成本的关键是让土地使用权通过流转的方式投资入股企业;降低能源成本的关键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形成竞争格局,尤其是进口能源;降低资金成本的关键是要进行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降低人力成本的关键是提高劳动效率。同时,还要切实推进简政放权的改革,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和不作为行为,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适度降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


非單一香港引致問題~!!!
Bye


大宅

積分: 1321


206#
發表於 15-12-14 14:21 |只看該作者
Kuri 發表於 15-12-14 09:49
咪就係,再出多幾篇文鬧香港人都無用架啦,有因必有果。呢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嘅恨,日本人無差別對待中 ...

非常同意!限奶命都要問下大陸先。究竟佢係邊度既特首/政府?一個不是以服務自己既人民行先既政府,不要怪人民不滿!人民有不滿又吾疏導,只識一味批評,責罵。


寶石宮

積分: 318142

開心吸收勳章 hashtag旅遊勳章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205#
發表於 15-12-14 14:1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 good_pig 於 15-12-14 發表香

原帖由 大力大力 於 15-12-14 發表
問題係香港龜速增長,而國內越追越近~

國內尤其2000年後5年,市埸真是明顯多了很多資金 (因為基 ...
其實一早估到,香係老人家,中國係年青人,老人家幾勁,老左都會跌watt


男爵府

積分: 6602


204#
發表於 15-12-14 14:03 |只看該作者
Alex123 發表於 15-12-13 22:31
我認識的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有大專程度,加上十年工作經驗(即是現在30幾歲),基本最少有 ...
其實因為人口基數大,顯得呢班人個數好龐大,但係其實仲有好多大學、大專生畢業五六年都冇呢個數。大陸新聞年年個個城市公佈既平均工資,不能作準。是但問下人,大家都會話自己拖後腿了(意思就係根本冇呢個數)。當然有錢人有好多,拎幾千工資既更多。讀名牌大學出來,入金融機構、大公司做既就好易有呢個數,但好多普通大學既學生都只係響普通公司做,好難有呢個數。我識得人做小學老師,每月到手都係4K多d。公務員工資都唔高,只係唔洗買社保醫保,老咗退休金會高,同睇病唔洗錢....


伯爵府

積分: 17131


203#
發表於 15-12-14 09: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uri 於 15-12-14 09:50 編輯
Alex123 發表於 15-12-12 18:01
大陸冇賭業發展,去日本亦主要去購物為主。為何沒有解讀為何澳門和香港同一命運,少了很多豪客去玩?話橫 ...

咪就係,再出多幾篇文鬧香港人都無用架啦,有因必有果。呢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嘅恨,日本人無差別對待中國人,但中國人,特別係香港政府有差別對待自己人呢!唔係香港人飽受歧視,政府唔主動去教化旅客,反過嚟叫我地忍人地啲屎忍人地啲尿,我相信唔會搞到今時今日咁嘅田地囉!
You think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people
Are the people who look and think like you
But if you walk the footsteps of a stranger
You'll learn things you never knew you never knew
-- Colors Of The Wind


象牙宮

積分: 208678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202#
發表於 15-12-14 09:2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 大力大力 於 15-12-13 發表我

原帖由 good_pig 於 15-12-14 發表
香港平均數仲有距離呀
問題係香港龜速增長,而國內越追越近~

國內尤其2000年後5年,市埸真是明顯多了很多資金 (因為基數大吧!) ~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


寶石宮

積分: 318142

開心吸收勳章 hashtag旅遊勳章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201#
發表於 15-12-14 09:1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 nanananana 於 15-12-13 發表

原帖由 大力大力 於 15-12-13 發表
我舊公司係IT公司,專做金融系統,上月同佢地食飯聚舊,管理深圳分公司百多人的同事,佢話做得3,4年個個都 ...
香港平均數仲有距離呀


禁止訪問

積分: 32558

BK Milk勳章


200#
發表於 15-12-14 08: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經濟前境不樂觀,豈祗旅業吹淡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象牙宮

積分: 208678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99#
發表於 15-12-14 08: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經濟前境不樂觀,豈祗旅業吹淡風.........

97年前,投資市流傳ㄧ句.....

High Tech Hi 野,Low Tech 撈野~

近年都係~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


珍珠宮

積分: 31655


198#
發表於 15-12-14 08:40 |只看該作者
nanananana 發表於 15-12-13 23:54
贊同,但個人感覺香港太政治化,固步自封⋯⋯睇下八達通,咁多年都是這樣!
反而國內支付寶,微信支付,我 ...

香港又唔係乜電子支付系統也沒有,最少也有PPS,也很方便。

確實香港回歸後發展減慢,政治化確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我覺得官員的不做不錯,少做少錯的文化又是另一原因。所以對任何新事物也是這樣想,加上最好有長時期的研究及開展期,就算係要快展開,也要算好到真正推出我已經不在其位,有乜事也已經不關自己事,而新上任的官又可以話唔關自己事,最多又花幾年重新檢討,所以無人要負責任就最好。成功與否已經唔關自己事,你話會有乜進步可言。

至於投資開發新科技,香港過去十年在私人企業就更難,不是沒有資金及人才,香港有好多商家及富豪,有大把資金,至於人才,有錢自然可以搵到人才,問題是在香港過去十年的投資環境。經歷過二千年的科網股經歷,商家只會把科技投資是一門財技的遊戲,所以要玩可以投資外國已經開始霧起的科技公司,最好可以隨時上市發行股票集資從而先賺一筆股民錢,沒必要自己去究發什麼新科技。加上在香港過去十年有什麼投資比炒樓及炒鋪好搵及更低風險。我一直用這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有1億資金在手想投資,但又不懂什麼科技,你話在這過去十年間,你會選擇投資乜呀?我相信就算唔炒樓,也寧願去投資開幾間藥房也不會選擇投資開一間唔知做乜科技的科技公司去冒險啦。就算有人攞住個科技公司投資計劃書搵你要投資一千萬,你都驚啦。
所以香港整體投資環境不改變,樓市的easy come投資不改變,好難會有人願意選擇投資科技及研發,除非自己就是懂得科技,自己是開發者。大商家就算唔投資房地產也只會投資獨市、有專利及有回報保証的行業、甚至保險業或基金管理等等,也未必會選擇投資研發沒有保證可以成功的新科技。


大宅

積分: 3064


197#
發表於 15-12-14 07: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力大力 的帖子






伯爵府

積分: 17993


196#
發表於 15-12-14 07:2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Ronnym 發表於 15-12-13 23:07 正所

原帖由 Alex123 於 15-12-13 發表
我屋企人以前係做廠,亦都認識好多朋友係做廠。做過廠的人也會明白單一客源是很大風險。就算今天比幾多生 ...
可惜,我地既旅發局/政府。。。甚至零售商都係唔識諗果類。。。。


首頁
12345...1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