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為嚴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經濟大蕭條的開始時間依國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絕大多數在1930年起,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1]經濟大蕭條是二十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強度最大的經濟衰退。大蕭條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蕭條期間約有200-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在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1929-33年間失業率長期介乎25%,即使是露絲福新政時期也從未低於15%.在美國各城市,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口。
那是全球性問題,其他國家的人民也受著磿難啊,為什麼只有香港的挺到?遠的不說,中國當年百姓捱得更苦啦,如汰弱留強,為何只有香港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