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肯定我看到的例子是否極端,所以才問問大家。
我認識的那些例子都是讀ESF,或是有教中文的國際學校,只是我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抗拒中文,有選修第二語言時,都寧願選法文或西班牙文,平常對話大部分是英文,即使跟父母溝通時都是一樣,父母則一時中,一時英跟他們對答。
這個post不是否定國際學校的教育,而是看到香港實際職場的要求,跟這批學生好像有段距離。雖則讀得國際學校的學生都起碼中產以上,但又不是全部都有強大網路可以讓兒女必定找到理想的工作。當要自己在公海跟別人競爭時,如果自己的major並非很專業那種,就要適應市場的要求,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