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擂台

跳至

首頁

尾頁
   1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
發表於 20-1-25 20:59 |只看該作者
有人話香港醫護長期被剝削,人手不足喎~~

香港政府應該要大量引入海外醫護幫輕香港醫護!


請支持。

點評

yanip001    發表於 20-1-29 14:45
俏黃容    發表於 20-1-27 19:18
hungng    發表於 20-1-26 02:15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伯爵府

積分: 19174

牛年勳章


88#
發表於 20-1-31 13:56 |只看該作者
贊成


侯爵府

積分: 22989


87#
發表於 20-1-31 13:48 |只看該作者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131/bkn-20200131112213532-0131_00822_001.html

醫護擬罷工威院人員支持封關 公共醫協助防秋後算帳

有醫管局員工不滿政府未有全面封關,醞釀下周一(2月3日)罷工。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及手術室前線醫護人員發出公開信,要求政府禁止所有內地旅客通過所有邊境管制站入境,以及確保為所有前線醫護人員提供足夠,及合乎國際規格的個人防護設備。

醫管局員工陣線在社交網站張貼公開信,指前線醫護憂慮欠缺第三級別外科口罩等物資,醫院隔離設施不足,增加交病人間交叉感染風險,令原本已超出負荷的醫療系統再度受壓。而病人的旅遊及接觸史可能不可靠,促請政府禁止所有內地旅客通過所有邊境管制站入境,以及確保為所有前線醫護人員提供足夠,及合乎國際規格的個人防護設備。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對罷工亦發表聲明,指現時醫院服務及醫生人手十分緊張,對罷工一直持謹慎態度,但深明大家對前線醫護人員的期望,尊重每一位醫生同事行使勞工權利,因此會提供一切協助,包括法律支援,防止同仁被秋後算帳。協會期望政府盡快實施嚴謹及全面的邊境管制,讓疫情得以及時控制下來。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86#
發表於 20-1-31 02:09 |只看該作者
2003 SARS 醫護vs 2020黑醫護 - 時政擂台 - Baby Kingdom
https://www.baby-kingdom.com/for ... &extra=page%3D1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伯爵府

積分: 18491


85#
發表於 20-1-30 06:04 |只看該作者
支持


大宅

積分: 2501


84#
發表於 20-1-30 02:20 |只看該作者
Ben2003 發表於 20-1-25 20:59
有人話香港醫護長期被剝削,人手不足喎~~

香港政府應該要大量引入海外醫護幫輕香港醫護!

之前有傾過
但本地反對派驚被外來。。。取代
最終傾唔成


公爵府

積分: 26779


83#
發表於 20-1-29 20:46 |只看該作者
Gin_333 發表於 20-1-25 22:29
支持, 但希望是取代冇良知的一群, 幫輕有心醫好人嘅醫議

取代罷工唔想做個d


侯爵府

積分: 22989


82#
發表於 20-1-29 20:15 |只看該作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 ... m?spTabChangeable=0

有律敦治醫院前線醫護促封關否則或參與工業行動

有律敦治醫院的前線醫護人員,經內部電郵去信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港島東聯網總監陸志聰等,要求向政府轉達醫護要求立即全面關閉所有內地旅客入境通道,如果政府未能適時回應,不排除參與由工會舉行的工業行動,以作警示。

電郵由律敦治醫院一位副顧問醫生代筆發出,內容表示疫症當前,醫護對照顧香港市民責無旁貸,但政府局部封閉關卡政策形同虛設,特首林鄭月娥公開指醫護人員的要求是激烈行為,對前線醫護毫不尊重,極傲慢無禮。信中表示,醫護面對人禍,不能作無謂犧牲,任由「政府請客,醫護埋單」。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複式洋房

積分: 490


81#
發表於 20-1-29 19:16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一早就要,就咁多啲學位根本解決唔到即時既需要,一蜘要讀5年,仲要幾年實習,都要唔幾知幾多年後先解決到人手問題。最簡單直接既方法就要輸入外地人才,咁先可以解燃眉之急


侯爵府

積分: 22989


80#
發表於 20-1-29 18:24 |只看該作者
veronica1210 發表於 20-1-29 14:14
其實做到心灰意冷,何必要委屈自己,病假當罷工,唔顧市民死活都算,仲要霸住個位,又要其它同事頂上,連同事都唔理死活,太過份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79#
發表於 20-1-29 18:22 |只看該作者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129/bkn-20200129155825117-0129_00822_001.html

斥政府抗疫不力 博愛及東區醫院逾50護士告病假

武漢肺炎疫情襲港,港府多日來堅拒「封關」,醫護界醞釀下周一(3日)罷工,近日亦愈來愈多醫護集體告病假,疑藉此逼政府「封關」及表達對防疫措施不足的不滿。博愛醫院今日(29日)有26名手術室護士集體告病假,東區醫院疑有多達25名護士告假。

博愛醫院回覆承認,手術室今有26名護士申請病假,院方會根據既定人力資源程序處理員工病假。因應公立醫院啟動「緊急應變級別」,該院日前已經檢視非緊急服務及調節服務量,包括非緊急手術的安排,故今日手術室服務不受影響。該院會留意人手情況,盡力維持正常服務。

律敦治醫院今有一群醫護人員向醫管局高層發信,批評政府昏庸無能,指「任由關卡不設防,令大量疫區人口湧港,更公開對市民妄言於公共地方無需戴口罩防備。」信中又批評現時的局部封關措施形同虛設,轟特首林鄭月娥傲慢無禮。

信件要求醫管局向政府促立即全面落實邊境防疫措施,關閉所有中國旅客入境通道。信中指「面對天災,我們沉著應對,面對人禍,我們不能作出無謂犧牲,任由政府請客,醫護埋單」,更指若政府不作出適時回應,不排除參與工業行動。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子爵府

積分: 13356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78#
發表於 20-1-29 14:14 |只看該作者
Ben2003 發表於 20-1-26 16:16
香港政府應該要大量引入海外醫護幫輕香港醫護!

其實做到心灰意冷,何必要委屈自己,病假當罷工,唔顧市民死活都算,仲要霸住個位,又要其它同事頂上,連同事都唔理死活,太過份


侯爵府

積分: 22989


77#
發表於 20-1-29 12:13 |只看該作者
震驚台網民﹕這是等死吧?

Recap
香港公立醫院睇症輪候時間 震驚台網民﹕這是等死吧?
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3984080-%E9%A6%99%E6%B8%AF%E5%85%AC%E7%AB%8B%E9%86%AB%E9%99%A2%E7%9D%87%E7%97%87%E8%BC%AA%E5%80%99%E6%99%82%E9%96%93-%E9%9C%87%E9%A9%9A%E5%8F%B0%E7%B6%B2%E6%B0%91%EF%B9%95%E9%80%99%E6%98%AF%E7%AD%89%E6%AD%BB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大宅

積分: 2945


76#
發表於 20-1-29 12:12 |只看該作者
100%支持!



侯爵府

積分: 22989


75#
發表於 20-1-29 12:11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4/08/33902.html

2019-04-08

寒柏:香港醫生短缺的原因

香港醫生短缺問題已持續了很久,平均一年半載便會有醫生團體走出來示威,要求香港政府增撥資源,傳媒久不久就會報道醫院前線人手短缺的苦況。

早前,流感爆發期間,有醫護團體抗議,筆者亦增撰文指出香港醫生的「保護主義」下,難以引入「外援」,政府縱然增撥資源,最多亦只能調整前線醫護人員的加薪幅度,甚至以高薪挖角,與私家醫院及醫療團體爭奪人手,但無助改善政府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曾有朋友反駁,認為香港醫生的薪金水平不夠吸引,西方國家的醫生也不願來。可是,據筆者了解,英聯邦國家經濟水平不同,醫生薪酬也各異。某些發達國家,甚至會對醫生的薪酬有某些限制。簡單來說,香港醫生的薪金水平未必偏低。此外,資訊發達,科技進步,很多國家的醫學水平也不差,且在不斷進步中,只要香港醫管局有一個合理的篩選機制,又那怕世界各國的醫生來港競爭?說穿了,還不過是業界的「保護主義」作崇。近日,醫委會否決了全部放寬海外醫生考執業試後的實習安排之方案,普通市民都會感受到香港醫學界的「保護主義」

交予醫委會投票的,一共有四個方案,扼要如下:



醫委會否決了原來「四揀一」的投票方法,要求代表分別為四個方案逐一投票。最終四個方案都被否決。醫生代表否決了所有方案,已可看到行內的「保護主義」,委員會把投票方法也作出修改,更突顯醫學界的一種「排外」作風。為什麼不能「四揀一」呢?不是最多人贊成的方案便是業界較為接受的嗎?如果擔心有代表會四個方案也不喜歡,大可增設一個選項:「四個方案皆反對」便行。如果有代表真的這麼「排外」,或對所有案皆有保留,便光明正大的以一票把所有方案都推翻便行,何必要在投票機制上鬧虛文?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四個方案也要求海外專科醫生都要先通過執業試。所謂魔鬼在細節之中,原理上,只要執業試的規格夠高,便足以把所有海外醫生都拒諸門外。想深一層,海外醫生早就受過專業訓練,是否都一定要考這個香港執業試呢?世界各國的醫學院也有排名,我們亦不可能對海外醫生的水平一無所知。我們又能否考慮,如某些其他國家的醫學院排名達至一定水平,便可豁免該國醫生的執業試呢?

其次,執業試的難度,也是一個重點。在理想的國度裡,我們當然希望所有來港執業的醫生,皆是「狀元」,在海外執業多年後,仍能應付艱深的香港執業試。可是,考試與實戰從來是兩回事,即連在香港畢業及執業多年的醫生,如要他再重新考一次執業試,亦不見得十拿九穩。如何決定執業試的深淺呢?怎樣會對海外醫生公平一點?較合理的做法,就是做一些抽樣調查,要求一些在港執業已久的醫生,也一同考執業試,以作為參考。如果連某些執業多年的香港醫生也不合格的話,則試卷可能太深,造成了「排外」的客觀效果。

總的來說,引入海外醫生和增加醫生學位予海外學生,才是解決人手短缺的法門。如果無法增加醫生數目,政府增撥資源也沒有意思。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男爵府

積分: 5697


74#
發表於 20-1-29 12:03 |只看該作者
一早應該, 香港班醫護講到自己幾咁忙, 引入海外醫護幫輕佢地啦!


珍珠宮

積分: 38173


73#
發表於 20-1-29 11:56 |只看該作者
Jasmine-4711 發表於 20-1-27 17:28
醫學會一方面話OT勁,長期人手短缺.
另一方面又反對引入外援.$$$

人地二、三線國家都有好top嘅醫護人員,佢地嘅人工頂多一萬幾千,引入二、三線國家醫護一定好多人願意來


侯爵府

積分: 22989


72#
發表於 20-1-29 11:52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ourhkfoundation.org.hk/zh-hant/media/69/%E6%8C%81%E7%BA%8C%E7%99%BC%E5%B1%95/%E9%86%AB%E7%99%82%E9%AB%94%E7%B3%BB%E6%89%BF%E8%BC%89%E5%8A%9B%E4%B8%8D%E8%B6%B3%EF%BC%8D%E6%9C%AC%E5%9C%B0%E5%85%AC%E7%87%9F%E9%86%AB%E9%99%A2%E9%86%AB%E7%94%9F%E5%9A%B4%E9%87%8D%E7%9F%AD%E7%BC%BA

醫療體系承載力不足-本地公營醫院醫生嚴重短缺

【2019年4月10日,香港】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發表題為《醫療體系承載力不足-本地公營醫院醫生嚴重短缺》的政策倡議報告。報告指出,人口急速老化及慢性病負擔加重,將進一步加劇公營醫院醫生人手短缺的問題。

非本地培訓醫生現時只有通過「考試」途徑才能成為正式註冊醫生;另外有一條「免試」途徑,雖然某程度上可以允許在港執業,但不能成為正式註冊醫生。基金會呼籲無論是「考試」或「免試」途徑,都可以參考外國相關的例子,藉著提高這些途徑的彈性,以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訓人才。增加「考試」途徑的彈性,包括考慮免除執業試前的實習要求,和可以海外實習經驗代替本地醫院實習。而增加「免試」途徑的彈性,包括讓在公營醫療機構執業達指定年數,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等等,以吸引更多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緩解人手不足情況。

本港公營醫療體系瀕臨崩潰,醫生嚴重短缺

報告指出,香港醫生短缺情況極其嚴峻,醫生與人口比例是每1,000人只有1.9名醫生,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3.4,較國際同儕如新加坡的2.4還要低。香港需要增加約3,000名醫生,方能趕上新加坡的比例,要追上其他發達地區水平,則需要增加約10,000名醫生。

超負荷問題在公營醫院尤其明顯。目前公營醫院提供超過八成的住院病床日次,65歲或以上長者的比例更超過九成,但在公營醫院工作的本港在職醫生卻只佔整體約五成。雖然公院醫生數目在2008到2017年間上升了24%,但增長未能追上服務需求及工作量上升,亦不足以彌補流失數量。公院醫生需要照顧更多病人,工作量百上加斤,再加上轉到私營醫療機構的誘因增加,令公院醫生短缺問題難以解決,危機進一步惡化。

人口急速老化及慢性病負擔加重,令醫生短缺加劇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65歲或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百分比,預計由2016年的15.9%,倍增至2036年的29.1%。人口老化,加上老年病顯著複雜,加重了公營醫療機構的需求壓力。2016年公營醫院的病床使用率,每1,000名65歲以下人士為1.9張病床,65歲或以上則為10.5,75歲或以上更高達15.7。此外,愈趨普遍的慢性病,亦為醫療體系帶來日益沉重的負擔。報告指出,目前醫生人手短缺不只是以數百計,而是以數千名醫生計算,大幅高於政府的估算。報告認為,要緩解醫生短缺危機,政府急需考慮提升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本港醫療體系的作用。

關於「考試」途徑的建議

建議一:提供執業試的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

在現行制度下,非本地培訓醫生若想正式註冊在港執業,必須通過三部份的香港醫委會執業試。數據顯示,2017年執業試第一部份(第一及第二次應試)的合格率平均只有26.5%,而第三部份臨床考試的合格率亦只有42%,遠低於其他司法管轄區如美國,當地筆試及實習試的合格率均高於70%和80%。

相對其他地區,香港執業試的考核範圍、資源及參考材料均較為粗略,亦較難獲取,阻礙了申請人充分預備應考。因此,我們建議檢視執業試提供的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提供更全面和詳細的資訊,讓考生有充分的準備,公平地參與考核。

建議二:考慮免除執業試前須具備實習經驗的要求

雖然通過執業試之後仍需完成實習,才能正式成為本地註冊醫生,但實習卻被列為應考執業試的先決條件,這對沒有實習經驗但卻取得資格認可的外地醫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潛在的障礙。報告建議考慮免除執業試前須具備實習經驗的要求,與英美等地看齊。

建議三:可用海外實習經驗代替本地醫院實習,以吸納更多海外醫生來港

按照現時規定,要在香港成為正式註冊醫生,必須通過本地醫院的實習考核,不能以海外經驗取代。報告認為,為吸納更多海外培訓人才進入公營醫療體系,當局應參考英國的相關做法,設立多一個選擇,讓已通過考試的人士,在有條件下(如之後在公營醫療體系工作一段年期),可用海外實習經驗,代替於本地醫院實習的規定。

關於「免試」途徑的建議

建議四:考慮讓公營機構執業達指定年數的醫生,從有限度註冊晉升為正式註冊

現時經免試途徑在港獲取有限度註冊的醫生,毋須應考醫委會的執業試,但暫未有機制,令他們成為正式註冊醫生,這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具清晰晉升階梯的「免試」途徑有差別。例如新加坡透過「免試」途徑執業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佔整體可執業醫生約40%。因此,報告建議當局亦應考慮讓公營機構已執業達指定年數的醫生,可以從有限度註冊晉升至正式註冊,以提高在港執業的吸引力。醫管局透過有限度註冊機制招聘海外醫生時,也應該考慮普通科醫生。

建議五:於世界排名前50醫學院取得資格的醫科生,有條件地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

報告亦建議,當局應考慮列明申請有限度註冊醫生的學位資格,如在世界排名前50位醫學院取得醫學資格,最終能有條件地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而在這些醫學院獲取醫學資格的香港永久居民,應獲優先考慮。

建議六:放寬有限度註冊醫生,須在海外的醫療註冊的要求。

醫生必須持續在海外的醫療機關註冊,這種明確規定令有限度註冊在港執業的吸引力受到限制,而其他司法管轄區並無此規定。要增加在港執業的吸引力,報告建議香港應考慮放寬有限度註冊醫生,必須在外地醫療機關註冊的要求。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先生強調:「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正瀕臨崩潰,本港醫療體系面對的挑戰眾多,如能全方位改革現時的醫療體系,並發展、設計及建立一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醫療體系,可從根本紓緩醫生短缺的危機。所以,解決醫生數量不足的同時,亦應該考慮不同界別醫護人才,在醫療體系改革的角色。」

團結香港基金社會發展研究主管張博宇先生指出:「公營醫院醫生人手嚴重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到公營醫療體系的服務質素,在情況進一步惡化前,政府應盡快採取合適行動,我們有急切需要更加接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本地醫療體系的角色,解決醫療體系中醫生人手短缺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田詩蓓博士指出:「吸納海外醫生能夠紓緩本地醫生人手短缺問題,基金會促請政府提高允許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執業途徑的彈性,以吸引更多合資格而優質的海外醫生來港執業。」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珍珠宮

積分: 38173


71#
發表於 20-1-28 11:11 |只看該作者
支持!辛苦多年,真係要幫輕下,更重要是可以有機制汰弱留強


男爵府

積分: 5753


70#
發表於 20-1-28 11:08 |只看該作者
support
香港曱甴,時代垃圾

首頁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