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受到持續政治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經濟已陷入衰退,失業率更升至2003年以來的高位。有團體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港人憂慮經濟衰退及失業問題,另有79%受訪者對中央能夠支持香港擺脫經濟衰退表示非常有信心。
青研香港於10月24日至11月2日期間,以《港人對經濟及就業展望》(2020年第三季)為題,發布了一份網絡問卷,最終收到841位市民回應。調查顯示,有61.5%的受訪者預期香港的經濟衰退還會持續一年或以上,有62.1%的受訪者預期香港的失業情況需在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後才會改善;有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擔憂或十分擔憂對香港的經濟衰退及失業問題。
料失業率進一步上升
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認為,數據顯示市民普遍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認為經濟衰退及高失業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對此感到憂慮。而政府早前已宣布不會推出第三輪「保就業」計劃,預期將有更多僱主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停薪留職,甚至裁員或結業,或會令失業率進一步上升,經濟仍未見底,或會進一步打擊特區政府民望。
問卷亦調查了受訪者對特區政府應對經濟衰退問題的信心,結果顯示有55.7%的受訪者表示沒有信心或非常沒有信心,表示非常沒有信心的更接近兩成,僅不足四成受訪者表示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對特區政府信心不足的同時,有79%受訪者對中央政府能夠支持香港擺脫經濟衰退表示非常有信心或有信心。
青研香港成員周元谷認為,市民對特區政府信心不足,卻對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擺脫經濟困境很有信心,可能反映了多數市民認同內地的防疫工作,並看到中國成為全球首先擺脫疫情困擾恢復經濟正增長的國家,期望中央像2003年一樣,積極能支持香港擺脫經濟衰退。
此外,有接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如香港經濟持續衰退,將會打擊或嚴重打擊其對特區政府的評價;但若香港經濟在明年初出現復甦,有72.3%的受訪者將會改善或大幅改善其對特區政府的評價。有77%的受訪者更認為刺激經濟和保就業是特區政府目前的首要工作。
陳恒鑌:施政報告應大力度保就業
青研香港顧問、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指出,按季比較,本港第三季GDP較第二季上升3%,但按年比較仍然下跌3.4%。同時,本港失業率由去年底的3.3%升至今年第三季的6.4%,而就業不足率亦由1.2%升至3.8%,顯示本港經濟已陷入水深火熱。他認為,林鄭月娥必須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加大力度刺激經濟和保就業,善用八千億元財政儲備,例如推出失業援助金,盡快落實60歲或以上長者二元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並尋求中央支援,盡快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建立旅遊氣泡機制,協助港人港企融合大灣區發展,進一步恢復內地與香港的正常往來等。
郭芙蓉:建粵港澳大灣區「9+2旅遊氣泡」
青研香港副召集人郭芙蓉表示,建議特區政府應盡快推行新一輪免費核酸檢測,提供更多誘因,如參與者未來可優先申請「健康碼」往返內地、可優先注射疫苗等,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實現本地個案「清零」,爭取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為香港經濟復甦注入「活水」。她又指,特區政府早前已經宣布由內地回港的港人持有效核酸檢測證明將可豁免檢疫,主動踏出了恢復陸港正常通關的重要一步,為日後的「雙向豁免」減少阻力;特區政府應盡快落實有關措施,並逐步增加豁免名額;同時,特區政府應積極推動「健康碼」互認,向中央、廣東省和澳門特區爭取率先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的「9+2旅遊氣泡」,為旅遊業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