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用膳遇到食物有曱甴,既惡心又破壞心情,甚至會影響健康。有女讀者早前向東網爆料,指本周一(15日)於將軍澳一間連鎖食肆,購買紅豆冰及其他食物。由於天氣炎熱,事主即時享用紅豆冰消暑,正當她飲完淡奶,打開杯蓋,欲食用綿密的紅豆沙時,驚覺一隻長約3厘米的曱甴「藏身」紅豆之中,大感惡心。不但令她花費逾400港元求診,更影響食慾,連日來只可以飲品充飢。事主亦希望透過東網,提醒市民出外用餐時,要睇清楚食物有否加料,以免再有市民無辜受害,不但會造成心理及生理雙重不適,金錢亦有損失。
事主發現紅豆冰被加料後,隨即致電分店投訴,僅獲退還「飯錢」及更換食物。得知可能吞食曱甴,除心理上十分反胃及惡心外,她同時有屙嘔肚痛及畏寒的徵狀,遂到將軍澳一間私家診所求醫。平日無腸胃問題、飲奶亦不會肚瀉的事主,被診斷患有腸胃炎及低血壓,該西醫指「要殺死曱甴啲菌」,獲處方抗生素、止屙、止痛等7款藥物。
事主向東網透露,食店方面除了事發當日曾退款外,「連一句問候都無」,致電查詢僅回覆「跟進中」,事隔數日仍無回音。她批評該食肆施「拖字訣」,本身作為「熟客」經常光顧有關食肆,惟「加料紅豆冰」令其蒙上極大陰影,更無辜花費逾400港元的診金,並要服用多款藥物,要求食肆賠償損失。事主亦已向食環投訴,獲回覆指已展開調查。
原以為「曱甴紅豆冰」只屬一時影響,由於事主「飲到大大隻曱甴落肚」,現時只要見到食物及飲品,已聯想「有隻曱甴喺入面」,好反胃、完全無胃口。她更對此有陰影,即使與朋友聚餐亦不能進食,連日來亦只能以奶類飲品及清水充飢,有朋友建議她向心理醫生求助,並希望東網可以幫她討回公道,提醒一眾市民外出食飯時,要睇清楚食物入面有無「加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