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d 發表於 24-8-25 19:28 
其實我同意!呢方面,中國人較保守,吾認同西方呢方面咁開放,性濫交,搞到未成年就周身性病,又未婚生子, ...
西方人家庭觀念薄弱、子女長大後、便要離開家庭、唔似中國人喜歡、兒孫滿堂、三、四代同堂~
西方自由主義者不會太在意未來社會是否需要家庭,甚至還可能對「毀家滅親」持歡迎態度。離婚率的升高與單身族的出現,本身就與自由主義思想關聯甚密。正是根據其個體化的自由原則,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性,自由地選擇跟某個人結婚,同樣也就可以經過理性的考量而選擇離婚,或者永遠單身,這是現代社會「人權」的一部分。
儒家為何要守護家庭?
那麼,儒家會如何看待未來家庭的命運呢?
在結婚的出發點上,儒家也有兩情相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生兒育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考量。但是,儒家並不會就停留在這一層面。儒家之看重家庭,不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同時也為了或者更為了成就、成全自己的人性。在儒家視野中,仁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孝悌則是「人之為仁」的根本,「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如果沒有家,就不會有「孝悌」,沒有孝悌,也就無法「為仁」。人而不仁,在儒家看來,也就不能稱之為完整意義上的人。這麼說,當然不意味著單親甚或孤兒院長大的人就不是人,而是在儒家理論看來,這不是一個人理想的成長方式。
不管未來人類文明如何發展,著眼於儒家的視野,家庭始終是需要存在的,因為它從根子上跟人性綁在一起,關乎人之成人。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的個人,跟通過某種社會機構統一培育出來的個人,雙方的長相、語言能力和理性能力都不會差太多,但他們在人性上會有微妙而關鍵的區別。後者培育出來的「自由人」是自由主義最理想的代言人,可以更為徹底地貫徹並實施自由主義的原則。不過在儒家看來,這種「自由人」會少點「人情味」。
原文網址: 【婚家專題】儒家為何要守護家庭?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598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