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寶石玉米可說是農民保種、種子交換工作的金像獎。
約在1980年代(或更早),奧克拉荷馬州的Carl Barnes展開尋根工作,他是半個切羅基族(Cherokee)原住民。一開始他就回到部落,還有奧薩志(Osage)、波尼(Pawnee)等族居地,取到具顏色的老品種。
經過數年的選種再種,逐漸得到一穗多色的玉米出來。這是來自波尼族的小型爆玉米花品系以及奧薩志紅色粉質玉米、Greyhorsem玉米等雜交而來。透過種子交換,他認識了各地的保種達人,最重要的是在1994年與Greg Schoen相遇。
Schoen看到了彩虹玉米,驚為「天人」,後來Barnes陸續給了他種子,Schoen就在西墨西哥的聖塔菲(Santa Fe)種起來。除了這些彩虹玉米,他也種了若干其他傳統玉米,包括普布羅(Pueblo)部落的爆玉米花品系。
他也是每年的選種再種,顏色越來越亮麗,因此就給不同品系依照顏色取不同的名字,包括‘circus colors’、‘true rainbow’、‘deep blue’等。就這樣,2007年終於出現在彩色上還帶有光亮的琉璃珠狀的玉米,因此取名作‘Glass Gem’。
在2009年,Schoen 把這些彩虹玉米的若干品種種子交給一家非營利保種中心,叫做Native Seeds/SEARCH的Bill McDorman副主任。這家保種中心維持兩千多各種農作物的古早品種,沒經過幾年,在2012年 琉璃珠玉米就已捲起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