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5-5-8 13:18 編輯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36093
亞洲貨幣出現罕見的同步大漲,其中,新台幣 5 月 5 日盤中一度大漲 5%,創下逾 30 年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
過去一周,人民幣、港元、韓元以及馬來西亞令吉均對美元升值。
此輪匯率異動背後的主導因素,是台灣壽險公司因美元貶值預期急劇升溫、被迫集體對沖美元敞口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反映台灣金融系統在美元貶值預期下的結構性脆弱。
台灣壽險公司持有價值 7,670 億美元的外國資產,主要是美國債務,當美元兌新台幣突然下跌時,對台灣的持有者而言,這些投資的價值將大幅縮水。
今年 6 月美國恐爆發債務危機,台灣外匯存底中有逾 5,000 億美元是美債資產,屆時台灣可能成為受創傷最重的經濟體之一。
市場也懷疑這輪新台幣匯率飆升的另一推動力,是台灣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默許新台幣兌美元升值。
「海湖莊園協議」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在加入特朗普團隊之前提出,即透過其他國家貨幣升值,重塑以美元信用貨幣為主導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為美國製造業重建競爭力。
摩根大通的報告稱,像新台幣這樣的暴漲,幾乎不可能在沒有政策默許的情況下發生。
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 5 月 6 日說,亞洲貨幣近期走強,與中美有望重啟貿易談判有關,但也在於美國政府對亞洲國家施加了升值壓力。
《路透社》引述外匯研究機構佩珀斯通(Pepperstone)分析師韋斯頓(Chris Weston)稱,市場認為,那些歷來貨幣偏弱、匯率受管制的亞洲經濟體,是透過「默許本幣升值」來作為與美國談判的「暗語」或交換條件。
中國出口商不再認為美元或美國國債是貿易衝突中可行的避風港。《彭博社》的一項調查顯示,他們已經改變囤積美元的策略,轉而青睞人民幣。
以海湖莊園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幻想,只會加速全球對美元體系的警惕與調整。「海湖莊園終究難有協定,但美元的世界或正在悄然改變。」
由於中國在地區經濟中的影響力,人民幣被視為區域匯率的「錨」,人民幣穩定有助於避免亞洲其他貨幣出現劇烈波動。
沒有資本自由流動的人民幣,註定短時間無法替代美元。當前匯率的劇烈波動,更像是全球的一場貨幣重估和重構的序章。誰能成為下一個值得信賴的「錨」?或許還需要時間才能解答。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向證券公司推銷月供股票系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