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有為青年!
“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鬧下了亂子,卻要未成年的學生拋棄學業,荒廢光陰,來干涉糾正,這是天下最不經濟的事。”
學生運動不是常態社會的行為模式,而是變態社會的必然產物。在這種情況下,“干涉糾正的責任,遂落在一般未成年的男女學生的肩膀上”。於是,本來應該安心讀書的學生隻好放下書本,走出校園,冒著生命危險去游行請願,從而釀成大規模學生運動。
胡適強調學生運動是變態社會產物,他把這個觀點總結成一個歷史公式,並且用這樣一句話來表述:
凡在變態的社會與國家內,政治太腐敗了,而無代表民意機關存在著;那末,干涉政治的責任,必定落在青年學生身上了。
為了証明這個歷史公式,胡適以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北宋末年的陳東上書、清朝末年的戊戌政變、1848年的歐洲革命為例,得出如下結論:“政治腐化,至於極點,創議改革者,即為少年學生;亦唯此種熱烈青年運動,革命事業,都有成功之一日。”相反,如果政治清明,而且有各種民意機構存在,那麼政治就自然是成年人的事了。在這種情況下,青年學生就可以安心讀書;他們的興趣,就可以是體育比賽、跳舞看戲、談情說愛了。胡適認為,無論從正面還是反面,都可以証明上述公式正確無誤。
對學民思潮各位學生致敬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