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拉閘限電的直接原因是大宗產品暴漲。
大宗產品暴漲的直接原因不是什麼供需,而是資本紮堆炒作。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2014年美聯儲宣佈退出QE,美國印了4萬億美元。但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美股熔斷以後,美國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印刷釋放了近三萬億美元,印錢速度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27倍。印鈔機都快冒煙的情況下,天量資本開始快速向大宗剛需產品領域聚集,於是,從2020年3月份美聯儲宣佈無限QE以後,包括白銀、鐵礦石在內的大宗產品開始瘋漲。一年的漲幅就已經超過了2008年到2012年4年間大宗產品漲幅。
中國方面,疫情蔓延以後,全世界除中國港口外幾乎全部阻塞,主要航路上只有中國航線還在滿負荷運行。中國出口商品成為疫情時代全世界產品供應的源頭。全世界其他產地的停工停產,讓中國真正地成為了“世界工廠”。
在這種情況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開始大規模拉升大宗產品價格。在中國目前正在全面複產復工背景下,西方資本快速拉升大宗價格價格,無異於逼迫中國主動提高全世界商品價格,只要中國生產就必須進口大宗產品,而只要它們控制的大宗原材料漲價,他們就可以從期貨市場將錢快速賺到,而且這種操作模式下他們的巨幅盈利是先於中國產品生產出來之前就已經拿到的。
眾所周知,美國已經去工業化,實體經濟早就空心化,但拉升大宗產品價格以後,它就能夠從中國龐大的製造業中快速榨取利潤,這是一種高級的、快速吸血的方法。
大宗暴漲的危害
在市場交易中,要拉升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就必須有量的同步拉升才可以。全世界大宗產品進口的量取決於中國進口,只要我們複產復工繼續生產,那麼我們就必須接受美國操縱期貨市場對中國實體的掠奪。
金融層面,大宗產品不斷漲價也在蠶食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消費力。疫情期間,全球消費遭到了重創,消費天花板進一步下降,這同樣影響到了中國。
據央行發佈的2021年7月份金融資料包告,7月份中國居民存款減少了1.36萬億,直接讓中國居民存款總額回落到100萬億以內,存款總額降為99.53萬億,這在居民存款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居民存款下降代表居民正在消耗之前的存款。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價和股市平穩,唯一的解釋就是大宗產品漲價導致居民在生產和生活領域支出開始下降,這是大宗產品漲價帶來的最直觀表現。
居民存款下降則支出必然下行,而居民的支出就是消費,它也是企業的收入來源,一個企業的收入則又是另外一個企業的支出,上游消費不斷收縮則整個鏈條就不斷收緊。雖然看上去企業銷售收入增長了,但實際上隨著存款不斷下降,消費天花板將隨著大宗不斷漲價而下行,直到壓得所有企業都抬不起頭為止。
超級通脹的危害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美國原材料漲價則中國製成品跟著漲價不就是了,反正中國出口國際的產品很多都是外國人買,我們用漲價部分抵消原材料漲幅不就可以了嗎?那麼,中國商品能不能隨之漲價呢?
血飲只能說,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https://mp.weixin.qq.com/s/Oa-XrvdZ-GLzxWR9RNx7R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