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經濟陷困,通脹達40年來新高,生活成本急升。不少英國民眾節衣縮食,或鑽研另類方式減少開支。有受訪移英港人稱會大量採購食物及日用品,以「掃貨策略」抗衡加價潮,又對政府經濟政策不斷搖擺感憂慮。有分析認為,英國超市及零售商已無法承受物價漲幅,成本轉嫁消費者無可避免,經濟會否陷入萎縮的惡性循環令人關注。 英最新通脹率重返10.1% 40年高位 广告 受烏克蘭戰爭、原油及天然氣價格高企、勞動人手短缺、食品價格急增等因素影響,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7月按年增長至10.1%,為198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雖然至8月通脹率略回落至9.9%,但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昨公布最新經濟數據,9月通脹率重回10.1%,9月按年食品價格漲幅更達14.6%,為1980年代以來最高(表1)。英政府上月23日推出大幅減稅450億鎊的「迷你預算」盼刺激經濟增長,惟惹市場對未來財政狀况的憂慮,觸發債息急升和英鎊匯率暴跌,雖然當局其後一再轉軚,廢除多項減稅措施,英倫銀行亦以加息遏止通脹等手段救亡,但在經濟波動下民眾對個人財務前景尤感憂慮。英國GfK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月跌至-49,是1974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 Advertisement 英國食品認證機構Red Tractor及民調機構YouGov今年7月發表調查報告,發現通脹下近半(46%)受訪英國民眾改變購物習慣,其中30%減少買肉,13%減購蔬果,24%稱會改買質素較低但便宜的產品。不少民眾在社交平台分享省錢貼士,盼共渡時艱(表2)。 0 seconds of 0 seconds 網民教省錢 港人互通特價消息 食物銀行亦成救命草。英國慈善組織Ifan UK調查指出,今年4月起至今,全國169間食物銀行的求助個案急增87%,惟捐款及食物捐贈量大減,部分援助機構已出現赤字。英國愛護動物協會亦稱,今年7月向英格蘭北部提供近兩萬份寵物食品援助,較今年1月增加逾倍,憂寵物主人無力餵養寵物下出現棄養潮。 一家四口移居英國北部約兩年多的陳先生(化名)向本報稱,目前靠打工收入尚能應付家中開銷,但確實感受物價飛漲,例如5公斤裝白米近半年來由5鎊加價至7鎊(加價約40%),10條裝香腸由1.1鎊加價至1.7鎊(約54%)。他已加入多家超市的會員折扣計劃,還與朋友互通特價消息,趁機購入保存期長的食物與日用品「掃貨抗通脹」。談及此前政府推出紓困措施,如向合資格家庭退還市政稅(council tax)等,陳先生認為值得讚許,但「長貧難顧」,同時對新政府的經濟措施感混亂,期望當局透過制定富人稅等措施長遠解決經濟問題。 超市推廉價自家品牌吸客 在消費趨勢改變下,超市與零售商力推廉價自家品牌吸客,如超市ASDA的Just Essential廉價新鮮食品系列便掀起搶購。惟不少食品供應商與超市負責人向《金融時報》稱,在供應鏈成本全線上漲下獲利空間有限,加價幾乎無可避免。 英倫銀行警告,若生活成本高企的危機持續,今年底英國將陷入經濟衰退,最少持續至明年底,高盛周日(16日)亦將明年英國經濟收縮幅度預期由此前的0.4%調高至1%。不過市場調查機構Kantar預期民眾為免生活大受干擾,能藉由改變選購品牌或分量等,承受75%食品、日用品與服裝等的升幅°
受烏克蘭戰爭、原油及天然氣價格高企、勞動人手短缺、食品價格急增等因素影響,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7月按年增長至10.1%,為198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雖然至8月通脹率略回落至9.9%,但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昨公布最新經濟數據,9月通脹率重回10.1%,9月按年食品價格漲幅更達14.6%,為1980年代以來最高(表1)。英政府上月23日推出大幅減稅450億鎊的「迷你預算」盼刺激經濟增長,惟惹市場對未來財政狀况的憂慮,觸發債息急升和英鎊匯率暴跌,雖然當局其後一再轉軚,廢除多項減稅措施,英倫銀行亦以加息遏止通脹等手段救亡,但在經濟波動下民眾對個人財務前景尤感憂慮。英國GfK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月跌至-49,是1974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
受烏克蘭戰爭、原油及天然氣價格高企、勞動人手短缺、食品價格急增等因素影響,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7月按年增長至10.1%,為198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雖然至8月通脹率略回落至9.9%,但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昨公布最新經濟數據,9月通脹率重回10.1%,9月按年食品價格漲幅更達14.6%,為1980年代以來最高(表1)。英政府上月23日推出大幅減稅450億鎊的「迷你預算」盼刺激經濟增長,惟惹市場對未來財政狀况的憂慮,觸發債息急升和英鎊匯率暴跌,雖然當局其後一再轉軚,廢除多項減稅措施,英倫銀行亦以加息遏止通脹等手段救亡,但在經濟波動下民眾對個人財務前景尤感憂慮。英國GfK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月跌至-49,是1974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
民教省錢 港人互通特價消息
食物銀行亦成救命草。英國慈善組織Ifan UK調查指出,今年4月起至今,全國169間食物銀行的求助個案急增87%,惟捐款及食物捐贈量大減,部分援助機構已出現赤字。英國愛護動物協會亦稱,今年7月向英格蘭北部提供近兩萬份寵物食品援助,較今年1月增加逾倍,憂寵物主人無力餵養寵物下出現棄養潮。
一家四口移居英國北部約兩年多的陳先生(化名)向本報稱,目前靠打工收入尚能應付家中開銷,但確實感受物價飛漲,例如5公斤裝白米近半年來由5鎊加價至7鎊(加價約40%),10條裝香腸由1.1鎊加價至1.7鎊(約54%)。他已加入多家超市的會員折扣計劃,還與朋友互通特價消息,趁機購入保存期長的食物與日用品「掃貨抗通脹」。談及此前政府推出紓困措施,如向合資格家庭退還市政稅(council tax)等,陳先生認為值得讚許,但「長貧難顧」,同時對新政府的經濟措施感混亂,期望當局透過制定富人稅等措施長遠解決經濟問題。
超市推廉價自家品牌吸客
在消費趨勢改變下,超市與零售商力推廉價自家品牌吸客,如超市ASDA的Just Essential廉價新鮮食品系列便掀起搶購。惟不少食品供應商與超市負責人向《金融時報》稱,在供應鏈成本全線上漲下獲利空間有限,加價幾乎無可避免。
英倫銀行警告,若生活成本高企的危機持續,今年底英國將陷入經濟衰退,最少持續至明年底,高盛周日(16日)亦將明年英國經濟收縮幅度預期由此前的0.4%調高至1%。不過市場調查機構Kantar預期民眾為免生活大受干擾,能藉由改變選購品牌或分量等,承受75%食品、日用品與服裝等的升幅,而非大規模停止消費,相信英國經濟表現不會如預期惡劣。
明報記者
(環球熱話)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