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0


大宅

積分: 2525


21#
發表於 10-11-19 19:05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呢,沒有給自己分為乜派乜派,乜教乜教,如果依照聖經教導,依照主耶穌所傳下來的教導,跟從聖經就統稱為什麼「基要派」,什麼「福音派」,什麼宗教,就由那些人去蓋個飽吧﹗


君士坦丁的信仰態度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FredChow/Constantine.htm




國教時代

http://www.biblesharing.com/72009.htm


「...... 基督教與政府 (羅馬帝國) 合一,為神的教會帶來敗壞。因為政府高抬基督教,人民為了利益,爭相入教,教會內部充滿許多沒有重生的基督徒。他們只在外面承認基督教,骨子裡 仍為異教徒。既然心思裡充滿異教思想,就將異教種種行為習俗文化,帶進基督教。基督教雖然將社會基督教化,但社會卻將教會異教化。

羅馬帝國接納基督教後,人民不能敬拜異教偶像和皇帝神像,那掛名的基督徒就轉移敬拜天使,殉道者和聖人。在他們的墳墓旁立祭壇,建禮拜堂,為他們劃圖造像,向他們跪拜祈禱,美其名尊敬和記念,其實是親吻它們。他們甘願在神和人中間,除了主耶穌外,加入其他中保。

自從君 士坦丁母親海倫娜從耶路撤冷帶回相傳是主耶穌的遺物,教會興起遺物敬拜的風氣。當異教思想渗入後,教會中有人相信遺物能消災解禍,驅邪逐鬼。慢慢遺物敬拜 又演變為聖物崇拜。聖地朝拜也風行一時。這一切的高潮,指向馬利亞的敬拜。高抬馬利亞為神的母親,為天后,她獲奥古斯丁將她不列在罪人之中,並且宣稱她死 後升天。

異 教化最危險的就是「七聖禮」的教義開始發展。這「七聖禮」在中世紀才發展成熟。七聖禮包括洗禮,堅振禮,聖餐,補贖,臨終抹油禮,授職和婚禮。其中洗禮和 聖餐,被加上效力,需要由聖職人員執行。原為簡單的禮儀複雜化,又加上種種錯誤觀念,例如在受洗時驅邪、吹氣、洗鹽、劃十字架等等,使教會不再是新約聖經 時代的教會。另外他們看聖餐為祭祀,相等於每一次守聖餐,就是重新將主再一次釘十字架上,這是對主的工作何等的羞辱。

.....」



[ 本帖最後由 叮鈴 於 10-11-19 23:51 編輯 ]


禁止訪問

積分: 61


22#
發表於 10-11-21 04: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禁止訪問

積分: 61


23#
發表於 10-11-21 04: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別墅

積分: 684


24#
發表於 10-11-21 17:2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gape 於 10-11-19 00:31 發表
事實上,你那些支持天主教的文章,我本想回答.如次經不是聖經、拜偶像.....
但我還是決定暫時離開這版,遵守版規,我希望大家一人退一步.
現却發現有天主教徒反而常常借題發揮,常常攻擊基督教.現在,更引用大黃傻貓GARFIELD 此人所寫的反基督教文章.
我希望版主能公平處理david857 有關批評基督教的留言.给他警告.
至于大黃傻貓GARFIELD 此人已變了無神論者,他不但不信聖經,更聲稱根本沒有神.難到他說沒有神.又去相信?
從中可見此人文章的可信性.她過去在此也多次說謊,又辱罵網友.很多人都知道.


人即將死,其言也善;那麼人即將走會如何﹖原來就是拖埋人落水﹗

討論區是給主要給瀏覽的人看,難道你覺得只係俾當中有份參與討論的人去做決定,如果係咁的話咪隨時變左一言堂,怎可以公平﹖有邊個留言者的留言人們不接受,觀眾自有定奪;我平時發表言論的時候都係出自真心,我而家文章總數都唔夠60,你咁就想版主警告我﹖你話我發表批評基督教的留言,那麼有天主教徒反而常常借題發揮,常常攻擊基督教.現在,更引用大黃傻貓GARFIELD 此人所寫的反基督教文章.” 你又唔係批評緊我﹖

  • 那麼邊個帖網友張真人相出來指指點點﹖
  • 邊個附和講d難聽的說話,話人惡形惡相,古古惑惑﹖受害人仲唔只一個wor,起碼兩幅唔同的相、兩個唔同的人wor
  • d人話網友無丈夫、無兒女、無男友、無信仰﹖人地私生活又關你地事﹖
  • 如果我應該俾版主警告,說過以上的是否需要被舉報﹖從口出來是可以很污穢的啊﹗
  • 另外,邊d教派成日攻擊天主教﹖(我講緊出小刪子wor)
  • 邊個將d新聞帖出來,又係有相。

我自己都自己死穴係邊,很容俾d冇論據的論點激怒,見人冇乜發表文章就好似想挑下人;其實神是信實和公義的,我們信耶穌的當然都要有公正的心,淨係話人地唔信神又唔解釋,起碼難以證明係公平。(如果有論點的話唔同,那我就唔可以話一定錯﹗);講到呀貓姐,既然我地信神要追求公義,信無神論又如何﹖引用大黃傻貓的文章就要警告﹖呢個世界有三份二人唔信耶穌wor,因人廢言都算係公義﹖

請大家記住,神係完美,但唔代表我地、教會、傳教方法係完美,當我地傳得福音的時候,其他人唔係老奉信我地,人人都有宗教自由,有人唔信自己固然本身要負責,但我地唔係完美的話,作為基督徒的都要時刻反省,我地做的工作就是讓人們感受到神的愛,人地感受唔到我地都要反省,一百隻羊之中唔見左一隻耶穌都會親自去搵,如果一些人係無神論就唔傳教、主觀地見人個樣唔好就指指點點,咁呢個世界上三份二人,扣下扣下好快就扣晒wor,那到時如何﹖(抑或見d天主教徒單純d就向佢地埋手low,佢地本身都信主,你同佢講耶穌實接受wor)

大黃傻貓那編文章的時候係信主的,而且文章中的論點都很嚴謹,反駁都很有說服力,例如質疑作者與林肯的關係、或是美國歷史學者的評價等,要知道林肯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有關他的事蹟自然會引起很多人們研究,當中如果有什麼是不盡不實,肯定會有人提出,所以我認為大黃傻貓那編文章非常可信,觀眾自也會分別到﹗

[ 本帖最後由 david857 於 10-11-21 18:01 編輯 ]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別墅

積分: 684


25#
發表於 10-11-21 17:31 |只看該作者
http://hkatheist.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html

另一隻眼看【祈理魁神父傳】另一隻眼看【祈理魁神父傳】

(基督教小冊子《我為什麼離開天主教》作者) - 提供給天主教徒的護教資料

《引言》

一部書﹐叫【祈理魁神父傳】﹐是反對天主教的基要派陣營中的熱門書。

我是大約看了一些﹐恰巧有英文版對照﹐我發現中文版只是把英文原版部份翻譯﹐在書裡面翻譯者說此書只是撮譯。

我決定自己做了一些查考﹐結果更令我對這部書作者的可信性產生更大疑問。作為求真﹑相信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和聖靈是「真理之靈」的信徒﹐認為需要把自己查考的結果分享。

【祈理魁神父傳】一書的作者是祈理魁神父﹐Rev. Charles Chiniquy1809-1899﹐全名是Charles Paschal Telesphore Chiniquy。香港基督教很多書室都有售賣的福音小冊子《我為什麼離開天主教》(宣道出版社)就是他原作的。他在該書裡面的事跡被歌頌為一個尋找真理﹑歸正向主的模範。

祈理魁神父在1885年寫的自傳Fifty years in the Church of Rome有了中文版﹐書名叫【祈理魁神父傳】。有人把他譽為「現代的馬丁路德」。本文是以英文版﹐而非中文版作參考﹐因為中文版是略去原版部份的內容。

眾所周知﹐馬丁路德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之父﹐大大影響基督教歷史﹐可以說是基督教歷史的巨摹。當基督徒要把一個近代基督教人物和馬丁路德這麼一個歷史偉人相提並論時候﹐宜細看他(祈理魁神父)的事跡和其他客觀的資料。

本文是筆者把一些在我找到在美國已經公開的歷史資料翻譯過來﹐讓華人教會認識更多這一位祈理魁神父未為我們知道的事情﹐和介紹一些【祈理魁神父傳】一書以外的資料。

《祈理魁神父與林肯總統的「野史」》
祈理魁神父在他自傳的全文版(下稱【祈傳】)裡面﹐最引人入勝的﹐就是在後部描述他和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關係。

在【祈傳】裡面祈理魁神父形容﹐他曾經和這位美國名垂青史的偉大總統見面四次﹑林肯總統如何視他為知交﹑和他深入分享信仰﹑吐露他的心聲。這些全部是祈理魁神父是以「第一身」所作的聲稱。

祈理魁神父更在【祈傳】裡面描述﹐當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後﹐祈理魁神父說他在首府華盛頓一次見面裡﹐林肯曾經親口邀請他擔任美國駐巴黎的外交人員﹐祈理魁神父稱當時他婉拒了。

【祈傳】在1885年出版後﹐美國基督教圈子也非常多引用這些資料﹐他們把祈理魁神父描寫這位為了解放黑奴﹑公義博愛﹑維護美國共和政體而犧牲的偉大總統的好朋友。

不過﹐【祈傳】其中最引起爭議的是﹐祈理魁神父論到林肯遇刺的事件﹐他斷定這些是羅馬天主教會的陰謀﹐而刺殺林肯總統的布斯(John W. Booth)是在羅馬天主教指使了「耶穌會」(Jesuits)下行事。祈理魁神父力指因為林肯反對天主教會﹐和他們結怨﹐林肯視祈理魁神為知交﹐吐露他對天主教的害怕和反對﹑並且聲稱自己「未被他們所殺」。這些資料也成為後來部份極端基督徒指控羅馬天主教的黑材料。

《美國歷史研究者如何看待祈理魁神父與林肯總統的關係》

美國歷史研究者向來謹慎﹐他們有特別為林肯總統成立的Abraham Lincoln Association﹐把林肯總統生前的手稿﹑書信﹑寫作整理收集﹐並且仔細考證林肯生前的言論﹑作過的聲明﹑評論。林肯親密的助手﹑總統慕僚們的信件﹐林肯後人對他的回憶錄也有收集。

1976
年﹐美國伊利諾州歷史研究協會在他們的學報(Journal of the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February 1976, Vol 69)裡面刊登報告﹐討論祈理魁神父在自傳裡面關於林肯的言論(The Lincoln Writngs of Charles P.T. Chiniquy)。

作者小約瑟喬治博士(Joseph George Jr.)長期研究林肯總統生平。喬治博士在文章裡面的結論是﹐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裡面有關他和林肯的交往是非常不可靠的。他用的字眼是【祈傳】裡面的是fabrication misrepresentations。(捏造﹑謊言)喬治博士指很多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裡面關於林肯的描述是過於異類(foriegn)﹐歷史學者都沒有理會或者認真對待的。祈理魁神父自傳裡面一些扣人心弦和引入入勝的描述﹐特別指林肯對當時羅馬天主教的評擊和害怕自己被他們謀害﹑以及羅馬天主教會是行刺林肯的「幕後黑手」等「內幕資料」﹐更加被其他人評擊﹐有譁眾取寵之嫌。

在【祈傳】裡面﹐祈理魁神父聲稱和林肯總統四次會面。第一次是他在1856年﹐他得到林肯作為他涉及一宗官司的辯護律師。祈理魁神父在書裡面形容﹐有一個人受到當時芝加哥的主教﹐也是祈理魁神父的上司所唆瞼h誣告他「敗德」(immorality)﹐林肯為他辯護而且幫助他勝訴﹐祈理魁神父斷言林肯是因此得罪了羅馬天主教會。
喬治博士在他的論文裡面指根據當時官司所在的 Urbana 的官方文件和雙方律師的記錄﹐指祈理魁神父在書裡面形容和官方記錄﹐在很多重要的事項上完全和他自傳裡面的聲稱的完全矛盾(contradict almost every point in Chiniquyϧs autobiography)。

祈理魁神父其實是因為譭謗他人(slander)而被控告﹐而並非祈理魁神父說的「敗德」(immorality)。當時﹐芝加哥的主教也沒有牽涉入內。而且﹐芝加哥的主教也不是祈理魁神父在書裡面說是他的上司。根據法庭記錄﹐祈理魁神父是因為在一次崇拜的講道裡面﹐對會眾說了一些評擊原告Spink的說話﹐令他在生意上蒙受損失。Spink於是控告祈理魁神父(Spink Vs. Chiniquy)。

法官形容這次官司﹐是兩個相識的人鬧翻了才對薄公堂。當時林肯是執業律師﹐他是在祈理魁神父官司第二次聆訊之後才被聘用的。按當時的辯方律師﹐也就是林肯自己他親筆的記錄顯示﹐祈理魁神父並非如他在【祈傳】描述是勝訴的一方。不過是林肯替他爭取了庭外和解﹐而且是要祈理魁神父自己是收回(disclaim)他之前對原訟人所作Spink的言論。和解內容是要雙方各自繳付自己的堂費。

在法律上面﹐祈理魁神父並非勝訴。如果說林肯因此得罪羅馬天主教會似乎很難扯上關係。而且﹐必須要說明的士﹐林肯和祈理魁神父在往後五年完全沒有見面和通信的記錄。

在【祈傳】裡面提到另外有三次會面﹐都是指林肯除了和他討論信仰之外﹐也告訴祈理魁神父他擔心被天主教謀害。官司後的第一次再會面﹐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聲稱是在五年後﹐即1861年八月底。祈理魁神父聲稱他收到有人密謀暗殺林肯的「密報」﹐特別去華盛頓警告林肯。【祈傳】形容林肯非常熱烈接待他﹐而且邀請祈理魁神父擔任外交官﹐到法國巴黎工作。

這次會面﹐【祈傳】裡面形容林肯如何擔心自己被羅馬天主教謀害﹑並且分享他對羅馬天主教的不滿。第二次會面是1862年六月初﹐【祈傳】裡面形容只是和林肯匆忙的見見﹑握手。【祈傳】裡面說﹐祈理魁神父最後和林肯會面﹐是林肯被提名連任總統後﹐在1864610日。祈理魁神父說他和林肯探望華盛頓醫院裡面的傷兵。

喬治博士在文章指所有這些「會面」的情節﹐完全沒有可靠記錄支持。除了第一次(1856年林肯還是執業律師的時候)是有正式官方記錄外(因為是官司)﹐和第四次是「有些可能」之外﹐其他兩次都沒有可靠記錄佐證﹐所以曾經發生過的可能性很低;小約瑟喬治並且指【祈傳】裡面關於他和林肯的關係是充滿誤導和不確的(It is unlikely that any of these meetings took place. As this paper will show, Chiniquyϧs autobiography contains numerous misrepresentations
about his life and association with Abraham Lincoln
)。

【祈傳】裡面說及的會面記錄可靠性也被林肯生前的同僚質疑。據林肯生前親信戴維斯(David Davis)指﹐林肯向來內向、諱莫如深,因此﹐很難想像林肯會主動向一個陌生人﹐一個五年沒有通信見面的人、僅是林肯作律師時候眾多的客戶的其中一個人去深入討論自己的信仰觀點或者吐露他感到生命受威脅的事情。另外一位林肯的親信尼科理(John G. Nicolay)在林肯身故後寫信給朋友說他從來沒有聽過總統說討論他的宗教觀點。

如果林肯的親信也沒有聽見過林肯討論信仰﹐為什云L肯要和一個他五年前他當律師時候的其中一個客戶﹑中間完全沒有互相通信見面﹑然後第二次會面就深入討論信仰甚至告訴他自己擔心自己的安危﹖又為林肯什麼要特別邀請祈理魁神父擔任法國巴黎外交官﹐而祈理魁神父卻沒有半點從政和外交經驗﹖(【祈傳】裡面的聲稱)

祈理魁神父在1862929日﹐即五年前官司後第一次會面後﹐才寫了一封短信給林肯﹐只是感謝林肯當年為他辯護﹐但是卻完全不提【祈傳】裡面說林肯邀請他擔任外交官的事情。信裡面顯示林肯和祈理魁神父並非深交。
最後一次林肯和祈理魁神父見面﹐祈理魁神父說他是和林肯在他提名總統典禮次日1864610日見面﹐並且和總統探望華盛頓的醫院。按林肯總統活動日誌Lincoln Day by Day﹐也沒有提及1864610日總統有探望醫院。連後來祈理魁神父請求林肯捐款給他的學院的信也沒有提這些事情。

小約瑟喬治的結論是﹐除了1856年林肯作過祈理魁神父官司的辯護律師和18646月提名總統典禮後之外﹐其餘祈理魁神父自傳裡面和總統的見面都沒有發生過。而林肯更加從來沒有像【祈傳】裡面說有邀請祈理魁神父作外交官(祈理魁神父曾經惹官非﹑也沒有從政和外交經驗﹐也很難想像林肯會想到委任他這重任)。

林肯死後﹐【祈傳】關於祈理魁神父與林肯總統的關係的描述和資料多翻被人引用﹐特別指刺殺林肯的人布斯是被天主教的耶穌會指使。1922年﹐林肯的兒子Robert Todd Lincoln出來說﹕「從來不發現和知道父親的著作裡面有反對天主教的言論……不過隨時日父親的名字常常被牽涉去很多事情裡面……」(I do not know of any literature in which my father is quoted as attacking Catholics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Of course, in the years his name has been a peg on which to hang many things.Robert Todd Lincoln的聲明基本是否定了【祈傳】裡面的描述。

[ 本帖最後由 david857 於 10-11-21 17:55 編輯 ]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別墅

積分: 684


26#
發表於 10-11-21 17:31 |只看該作者
(Con')

1924年﹐美國一位歷史學家Carl Russell Fish 有見太多未經證實而又聲稱出自林肯定的評論不斷流傳﹐特別在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刊登文章反駮一篇題目為“An American Protestant Protest against the Defilement of True Art by Roman Catholicism”的文章裡面的資料。Carl Russell Fish指該文章所引用【祈傳】裡面關於林肯所作的言論﹑或者一些「聲稱是出自林肯口裡面的說話」(remarks attributed to Lincoln)﹐內容和林肯的個性﹑信仰都格格不入。

Carl Russell Fish
因為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裡面的偽造資料(fabrication)﹐乃發起建立一套具有公信力和權威的資料庫去整理收集一切林肯生前的著述和言論記錄。

這個艱巨的工作用了三十年嚴謹的研究﹑收集﹑查證才完成。完成的資料有九大冊﹐由 Abraham Lincoln Association 1953年出版。裡面收集林肯的言論﹑著述﹑手稿﹑書信﹑演詞﹐丁點也沒有提及【祈傳】裡面聲稱林肯說過﹑批評過羅馬天主教會﹑教宗或者耶穌會任何的一句話。

比較客氣的歷史家巴騰(Barton)對祈理魁神父形容和林肯的會面雖然作有限度的認受﹐但他也認為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裡面的「自己的憶述(recollection)」
被他個人主觀的想法和想像所影響(were "colored by the imagination" of the former priest﹐指祈理魁神父
)﹐巴騰認為部份祈理魁神父指林肯說過的說話也「像是祈理魁神父自己所說的多於是出自林肯自己」﹐所以巴騰認為審慎起見﹐是不應該把這些說話當是林肯說過的。

另外﹐在【祈傳】裡面﹐祈理魁神父力指謀殺林肯的伶人布斯(John W. Booth)是羅馬天主教徒﹑受羅馬天主教的耶穌會主使。然而事實是﹐布斯是在美國的聖公會領洗的﹐他隸屬一個激進反移民組織亞美利堅黨(The American Party)。該黨以反對接納歐洲移民和天主教徒到美國而聞名。布斯所屬于的組織不但不屬天主教﹐而且是帶頭用鼓吹種族歧視和族群仇恨的言論攻擊威嚇歐洲來到的新移民中﹑包括裡面的天主教徒。他們特別指控歐洲移民中的天主教徒是對美國不忠﹑而是忠心羅馬教廷﹐像布斯如此憎恨天主教徒﹐很難想像他是會受羅馬天主教的耶穌會主使行刺林肯。

【祈傳】裡面關於林肯是被天主教謀害的「陰謀論」似乎和布斯現實的政治傾向完全相反﹑匪夷所思。更令人懷疑的是﹐祈理魁神父為什五n等林肯死去三十年後才發表他的「陰謀論」﹖而他只是一位天主教普通(前)教士﹐那裡來的能耐可以有情報知道羅馬天主會刺殺林肯的「陰謀」﹖


《其他的評語》
美國歷史研究這對【祈傳】最苛刻的批評要算是在1996年的一本書。美國史丹福大學的Don Fehrenbacher 和他太太用了十二年時間收集分析林肯的語錄和一些坊間關於林肯的傳聞﹐出版了Recollected Words of Abraham Lincol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書裡面把對坊間流行的有關林肯言論著作裡面的引述可信性分為五等﹕

A
等﹐最可靠真實﹐是第一手的轉述﹐並且聽者很快把說話記錄下來。
B
等﹐可靠﹐是一個間接的轉述(聽者不是第一手親耳聽見)﹑但是很快記錄下來。
C
等﹐有一定可信﹐是對林肯言論的引述﹐但是過了比較長時間才記錄(數星期﹑月甚至數年後)。
D
等的﹐是傳疑的﹐指一些指是林肯說的言論的可信性是很低。
E
等﹐是最不可信。相等於捏造。

Fehrenbacher
夫婦把【祈傳】裡面﹐祈理魁神父的引述評為“E”等﹐他們甚至形容祈理魁神父是“perhaps the biggest liar in Lincoln literature.”(在有關林肯總統言行的文獻上﹐祈理魁神父是最大的說謊者)

總的說來﹐在美國歷史研究者眼裡面﹐祈理魁神父在【祈傳】裡面關於林肯的記載是完全不可信的、完全沒有地位。祈理魁神父在美國歷史學者看是完全不值得相信。

另外一本書﹐"They never said it: A book of Fake Quotations, Misquotes, and Misleading Attributions"(Paul F. Boller Jr. & John Geor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也特別指出【祈傳】裡他引述林肯對天主教的攻擊﹐是捏造出來的。

"These words, entitled ϧLincolnϧs Warning,ϧ have circulated among Catholic-haters in this country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but there is nothing of Lincoln in them. They were written by Charles Chiniquy, a Canadian-born priest who settled in Kankakee County, Illinois, in 1851, as head of a Catholic colony, and then abandoned his faith, began spewing out hatred for his former religion, and invented anti-Catholic utterances for Lincoln as part of his anti-Catholic campaign. "

【祈傳】在1895年初版﹐而它兩次再版的時間也很有意思。1928年﹐當史密斯贏得民主黨總統提名(Al Smith)﹐【祈傳】再度出版﹐「恰巧地」史密斯是羅馬天主教徒。對上美國本土再版【祈傳】﹐是1960年﹐當時民主黨人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贏得民主黨總統提名。後來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當選總統的羅馬天主教徒。甘迺迪後來遇刺身亡。這些巧合﹐加上美國歷史學家對【祈傳】裡面記載的懷疑﹑和官方記錄的矛盾﹐使【祈傳】添上神秘的色彩。

《【祈傳】以外一些有關祈理魁神父的事跡》
祈理魁神父一生和羅馬天主教的關係是反復無常的﹐他曾經有四次離開和回歸羅馬天主教會的記錄。在研究加拿大法裔人歷史和伊利諾州的肯卡奇郡(Kankakee County)的歷史文獻者表示﹐祈理魁神父還是天主教神父的時候﹐他還在魁北克教區當神父時候﹐在1846年和1851年兩次涉及桃色醜聞而被免職﹐兩次他都認罪和請求主教給他機會。他結果要到伊利諾州的肯卡奇郡建立教區。他在肯卡奇郡神父工作也因為他的前科被主教嚴密督導。

祈理魁神父在1858年「正式」離開羅馬天主教後的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初期和芝加哥的更正教會Protestant Synod of Chicago有聯係﹐但是在1862年﹐芝加哥的更正教會Protestant Synod of Chicago開除了他﹐理由是他盜用公款﹐香港人叫「穿櫃桶底」(misappropriation of funds)。

後來他被美國長老會收容﹐隨後又被革職﹐因為他虧空(embezzlement)。祈理魁神父被指是訛稱替一間不存在的神學院在歐洲籌集捐款被揭發。後來他也和多個更正教團體有聯系﹐但一一被那些更正教團體所辭退。(Wade Mason )

《近年的研究》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神學研究院的 Dr. Richard Lougheed 曾經以祈理魁神父生平作為他博士論文的題目﹐筆者有幸得 Dr. Richard Lougheed提供該文參考。祈理魁神父在加拿大的事跡和討論﹐主要是文的資料﹐Dr. Richard Lougheed論文原本以法文發表﹐他特別把英文翻譯提供給我﹐使我可以有更多資料研究。

Dr.Richard Lougheed 的論點對祈理魁神父採取同情的態度﹐主要因為祈理魁神父身處一個不寬容、專制的文化。天主教和他後來加入的「長老宗」或者新教是水火不容的﹐他的「變節」﹐可以和近代東西方冷戰時代﹐華沙公約國家(尤其前蘇聯)的人變節投奔西方後對自己原屬國家的極端「妖魔化」(demonization)有很大雷同。如果祈理魁神父改投新教而不跟隨他們的對天主教的言論和立場﹐他根本無法立足。

祈理魁神父本身是個魅力四射﹑充滿魄力﹑才氣橫溢的天主教教士﹐當時各方看他是加拿大魁北克天主教教會裡面的「明日之星」。他帶頭發起禁酒﹐一舉成名﹐得到當時羅馬天主教教宗嘉部C他也經常公開和新教人士力辯教義﹐反駮所有新教徒指控天主教的內容。諷刺的就是﹐過去他反駮了的論點﹐日後他就用來去攻擊天主教。

正因為祈理魁為人屬于好辯﹑不拘小節﹑熱情的人﹐這種性格使往往和他的上司有磨擦。如果他不是離開羅馬天主教會﹐他在羅馬天主教裡面前途肯定無限。天主教方面沒有特別公佈為什麼把他逐出教會﹐但 Dr. Richard Lougheed認為天主教選擇不公佈他的罪名﹐也可能因為內容很嚴重﹐為了保護教會名譽而選擇用Canonical sin moral lapses來形容。

祈理魁神父的一生其實仍然有不少問題尚待解答。Dr. Lougheed這篇研究﹐主要是有見梵二大會後﹐新教和天主教關係開始有變化﹐而祈理魁神父在加拿大新教和天主教曾經是具爭議和有神秘色彩的人﹐才重新研究這位人物。

《結語》
祈理魁神父的小書《我為什麼離開天主教》是一篇動人的見證﹐然而從的自傳【祈理魁神父傳】和所呈現的﹐卻包含了不少明顯受歷史研究質疑的記載和資料﹐特別他描述和林肯這位美國偉大總統的交情﹐很容易令人覺得他是利用這位總統在世人心裡面永垂不朽的名望去自抬身價﹐甚至把他個人的一些言論﹑主觀想法托一個死了的(偉大)人物的口說出來。兩本同一個人寫的書﹐卻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祈理魁神父」。

在他自傳以外其他歷史文獻﹐也描繪出的是另外一個人。或者在他當時的歷史處境﹐他部份言論會變得激烈﹐甚至為了自己在離開天主教在新教徒的社會裡面有認同﹐也雪|對羅馬天主教有過了火位的評擊。

這不禁令人想起一個人的言行﹕就是現在身在加拿大被拘禁﹐等候引渡回中國受審的「廈門遠華走私案」主犯賴昌星。他在加拿大拘禁期間對報章說﹐當他逃亡至香港過境時候﹐「遇見」香港入境處的官員梁錦光﹐梁對賴昌星說他會被捕﹑向他通風報信。梁錦光是在20006月香港灣仔入境處大樓縱火案中被燒傷﹑傷重不治。

當賴昌星作出該聲稱時候梁錦光已經死了﹐是「死無對證」。賴昌星的說話被香港官員和公眾一致指責是侮辱死人﹑托死人說他想說的話﹑搏人家已經「死無對證」。

在《我為什麼離開天主教》裡面﹐祈理魁神父或者可以說是馬丁路德的仿傚者﹐但是和馬丁路德在無論信仰﹑神學﹑改革教會的貢獻﹐祈理魁神父都是難以相比的﹐所以稱祈理魁神父為「現代的馬丁路德」是過譽了。

但是﹐如果再看祈理魁神父在自己的自傳《祈理魁神父傳》裡面的表現和歷史資料的比較﹐祈理魁神父好像變了像賴昌星多過像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如果死後有知﹐願意和祈理魁神父相提並論嗎﹖
另外﹐祈理魁神父在原版的自傳裡面那些和林肯的交往的描述﹐全部是他以第一身去複述的﹐但是卻被美國歷史學者全部否定﹑甚至定為「偽造」﹑「不可靠」﹐那麼除非那些美國歷史學者全部都錯﹐否則祈理魁神父就是自己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不誠實﹐那麼書裡面其他內容還可靠嗎﹖大家不妨思想下。

[ 本帖最後由 david857 於 10-11-21 17:35 編輯 ]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別墅

積分: 684


27#
發表於 10-11-21 17:4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ewer 於 10-11-19 00:51 發表
Fifty Years in the Church of Rome, by CHARLES CHINIQUY
http://www.biblebelievers.com/chiniquy/index.html

哪裡和基要派有關呢?請先弄清潔自己的立論,才批評他人,好嗎?否則,留言可能只會暴露了自己盲目的一面。

也請你弄清(楚)翻譯的吳主光那裡沒有和基要派有關﹗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別墅

積分: 684


28#
發表於 10-11-21 17:5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858D 於 10-11-19 00:41 發表
我想是?

a: 我是跟隨耶穌,信耶穌,信聖經是神所默示而寫成的 神的話語 的只跟聖經的基督徒嗎?

b: 我是跟基督教新派的選擇性聽聖經和其他書的基督徒?

c: 我是跟基督教的福音派的基督徒?

d: 我是跟基督教耶穌末世聖徒教會 ...


人生無時無刻總會面臨抉擇,縱使我知道你我會有意見不盡相同的時候,持平的觀點大家都會樂於見到。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禁止發言

積分: 7153


29#
發表於 10-11-21 18: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禁止發言

積分: 7153


30#
發表於 10-11-21 18: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別墅

積分: 684


31#
發表於 10-11-21 18:5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gape 於 10-11-21 18:27 發表

這些資料有很多失實的地方,其中有很多在我多年前已一一回答了.
但由於我要遵守版規,無奈不能回文.
希望版主能刪除david857這里違反版規的文章,否則便會弄至只有天主教和自由派可攻擊基督教,基督教却不能回應他們了 ...


不要混淆視聽,

第一,作為基督徒絕不會因人廢言﹗
第二,文章內容是對是錯,觀眾自然會判決,有錯也可以選擇出聲,用不著到我地管﹗

另外補充,大黃傻貓那編文章的時候的而且確係信主的﹗(但其實呢樣野係冇關係的,再次我話係補充。)

(老兄,你可以生存到而家啦,我唔可以﹖只管繼續自說自話話我犯版規啦﹗再見﹗)

[ 本帖最後由 david857 於 10-11-21 19:15 編輯 ]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禁止發言

積分: 7153


32#
發表於 10-11-21 19: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別墅

積分: 684


33#
發表於 10-11-21 19:2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gape 於 10-11-21 19:13 發表

打壓言論自由不是版主願意做的事, 但若有人濫用言論自由, 有目的張貼同一類文章去挑起別個宗教會員的不安, 版主最終會以維持討論區和平的宗旨去處理.

適當地披露事實可以理解, 但如果一而再, 再而三去張貼文章針 ...


多謝引文,你引漏左版主寫呢編係引用以下wor﹗

引用:
原帖由 agape 於 10-4-8 23:58 發表
事實上,就是人們一直不肯正視問題,以為無事,以致不能防患未然,才引致如斯可怕的地步.
請為成千上萬的受害者和我們的下一代想想,不要打壓言論自由,給人們了解問題的嚴重性,防患未然,這不但對基督徒好,對天主教徒更有好 ...

我最喜歡的3大投資名言:

1. 「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投資。」 ~ 逝世了的鄧普頓
2.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 巴菲特
3. 「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温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 巴菲特


禁止發言

積分: 7153


34#
發表於 10-11-21 20: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子爵府

積分: 10005


35#
發表於 10-11-21 21:54 |只看該作者
1. 如果一本書因有某宗教/政治背景的人翻譯,便說和某宗教/政治有關,這種想法會不會太膚淺了呢?請你弄清楚,很多名著,都會有來自不同宗教/政治背景的翻譯者來翻譯。

2. 請你弄清楚 Charles Chiniquy 神父寫書時,吳主光在哪裡呢?

3. 不喜歡翻譯,或者怕因翻譯者來自不同宗教/政治背景而影響原文內容,最好看原文,原文也可以網上免費看啊:
Fifty Years in the Church of Rome, by CHARLES CHINIQUY
http://www.biblebelievers.com/chiniquy/index.html


原帖由 david857 於 10-11-21 17:41 發表

也請你弄清(楚)翻譯的吳主光那裡沒有和基要派有關﹗


禁止發言

積分: 7153


36#
發表於 10-11-21 23:2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大宅

積分: 2525


37#
發表於 10-11-21 23:51 |只看該作者
沒法子agape 話唔黎,個叮鈴亦無咁好氣同佢地嘈,因為要提要勸都講左,唔信都無法子。

咁個所謂自由派(我個人當然絕對唔認為係主內弟兄黎)又成日係度宣傳反基資訊,最近仲突然彈個da wai 出黎搵事黎搞,早早的留言都掘返出黎話人,都唔睬佢啦,仲自以為得意,經常copy 極大堆文字帶人遊花園,遊到頭到暈。

而加仲成日同果位所謂自由派,仲加埋個反基出自「同一口氣似的」(唔係指同一個人播),有乜法子唔爭吵不休?



不過互數個別某人犯罪事件,真係好無為囉﹗對辨別神的真理無太大幫助囉 (除非係集體或總部犯罪了)﹗

[ 本帖最後由 叮鈴 於 10-11-22 00:06 編輯 ]


伯爵府

積分: 17127


38#
發表於 10-11-22 15:43 |只看該作者
雙雄回歸

原帖由 agape 於 10-11-21 23:22 發表


karakula_lynx = 大黃傻貓GARFIELD
版主,現在連反基分子大黃傻貓GARFIELD 也回來了.可見他們是有連繫的一班人,都是反基督教分子.
你們還是快快出手,主持公正吧.
救救我們這些遵守版規的基督徒吧! ...
You think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people
Are the people who look and think like you
But if you walk the footsteps of a stranger
You'll learn things you never knew you never knew
-- Colors Of The Wind


禁止訪問

積分: 67


39#
發表於 10-11-22 17: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禁止訪問

積分: 61


40#
發表於 10-11-22 18:2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