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長

跳至

首頁

尾頁
   0


大宅

積分: 3713


21#
發表於 05-7-12 11:07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為孩子戒片不宜心急

在孩子3歲半至4歲這段期間,是學習如廁的鬥爭期,父母不應操之過急,而要循序漸進.

孩子就快3歲,但若仍未懂得自己去洗手間,相信你一定會很心急,很少孩子會包著尿片去幼稚園上課,因為這樣孩子的身心也會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2歲半時,已可以開始培養他的如廁習慣,但若然你發覺孩子仍未有準備,你也不必太焦慮. 大部份孩子在3歲以後,才能完全戒掉使用尿片的習慣.

孩子在3歲半至5歲這段時間,是他們學習如廁的鬥爭期,在這段時間裡,父母有時會操之過急地,希望孩子盡快學曉自己上廁所. 但很多時,孩子仍會覺得包裹尿片是很舒適及有安全感,使他們未肯戒掉尿片.

戒片妙方
其實父母可先為孩子作如廁準備,例如買一些他們喜歡的卡通人物內褲給他們,與孩子一起看一些關於教小朋友怎樣如廁的圖書,雖然未切一定成功,但亦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以下有些方法提供給你們參考:

摒除用尿片的習慣:孩子如已超過3歲,便不應再給他包尿片了,應替他穿內褲以代替尿片,因當他撒尿時,可以真正體會尿濕的感覺.

提醒孩子上廁所: 在孩子起床時,飯後,小睡前,或每隔一小時左右,特別是外出前,必須帶孩子上廁所,使他漸漸地養成如廁的習慣.

利用長假期作訓練:可以利用長假期來訓練孩子如廁,這時無需給孩子包尿片或穿褲子(當然必須保持室內溫暖),在一定時間裡,帶孩子坐在小型馬桶上學習如廁.

教導孩子怎樣控制:教導孩子他的職責是去學習如廁,而父母的職責是幫助他學習,因此在小朋友學習如廁時,我們需從旁告訴他必須按部就班去做,例如:先將內褲除下,才可以坐在馬桶上等等.

給孩子少許獎勵: 我們可以用一個大月曆,若孩子能夠做得好,便給他一張小貼紙,由他親自貼上,以作獎勵. 到了一定時間,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數數,他在這段時間裡,有多少次能成功自己上廁所.

必須有耐心:當孩子不小心撒尿時,對孩子發脾氣是無補於事的,我們必須先為他作清理,然後將他放在馬桶上,著他坐一會兒,跟著對他說:"下次你只要留心,必定可以成功在撒尿以前,自己上廁所的."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2#
發表於 05-7-14 14:21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學校家庭兩個人

有些孩子在學校和家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聽教聽話,回到家中就像"齊天大聖".

當你的孩子上幼稚園後,你有否發現孩子有什麼顯著的改變呢? "我發覺孩子學會輪候,不會和其他小朋友爭玩滑梯." 一位母親說. 不錯,幼稚園是小朋友第一個接觸的社交圈子,要溶入其中,就要學習守規矩,而責任感也從集體生活中萌芽成長. 孩子開始感到,自己不再是獨立的,而成為團體的成員.

屬團體的一份子
孩子成為團體的一份子,會不斷學習和增進社交技巧,以及遵從團體的規則. 假如孩子在這一方面較弱,父母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在社交上有適應困難的孩子,在學業上也會遇到障礙,伉如有功課問題也不敢向別人求助.

在幼稚園的團體生活中,小孩一起玩耍,吃東西或一起解決問題,所有"一起做"的事情都牽涉到不少規則,需要孩子遵守,例如輪流享用玩具,不應爭先恐後;大部份時間要坐定定,不可隨便離開座位等等. 而這些規則會令孩子感到自己屬於團體的一份子.

孩子非常聰明,他們知道在學要守規則,回到家中因沒有老師,就不用處處規行矩步了. 更甚者,有些孩子在學校和家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還算"聽教聽話",回到家中就像"齊天大聖",不受管束.

要求孩子在家中宏規矩,要盡量避免使用負面的命令式語句,譬如說"你應該安靜一些" 比說 "不准嘈,再嘈我就......" 更容易為孩子所接受. 當然,孩子年紀還小,與他講道理未必湊效,這時仍需使用懲罰(不是體罰)的手段,讓孩子明白不當的行為對別人所造成的影響.

開始建立責任心
除了守規則,孩子有責任感也從幼稚園開始養成. 在集體生活中孩子需分擔工作,如收拾玩具,搬移桌椅,淋花草等等. 如果孩子被選做組長或班長,其責任心則發展得更快.

同樣道理,為了令孩子盡早建立起責任感,他們在幼稚園所養成的責任感,宜在家中進一步鞏固,這樣不但能有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無論在學校或家中,孩子的表現也會較為一致.

如果你很少吩咐孩子做家務,現在開始就要求他多點協助,就像在幼稚園分擔工作一樣,因為他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至於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應要求他負責,不要經常為他代勞. 例如孩子在圖書館借回來的書籍,放在何處和何時歸還,都由孩子自己負責.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3#
發表於 05-7-14 16:25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自主能力初體驗

2-3 歲 的 孩 子 , 開 始 發 現 自 己 與 父 母 是 不 同 的 個 體 , 會 嘗 試 實 現 自 主 的 能 力 。

不 愛 接 受 父 母 安 排

2 至 3 歲 的 孩 子 , 喜 歡 不 斷 探 索 新 事 物 。 愈 聰 明 的 孩 子 , 愈 喜 歡 尋 求 新 的 刺 激 , 使 父 母 防 不 勝 防 。 家 長 往 往 很 擔 心 孩 子 的 探 索 冒 險 行 為 造 成 危 險 , 因 此 在 多 方 面 管 制 孩 子 的 行 動 , 這 樣 反 而 造 成 對 孩 子 的 心 靈 傷 害 。
這 個 年 紀 的 孩 子 , 開 始 發 現 自 己 與 父 母 是 不 同 的 個 體 , 會 開 始 實 現 自 主 的 能 力 。 其 中 一 種 普 遍 的 反 應 是 不 接 受 父 母 的 安 排 , 開 始 學 習 自 主 。 另 一 方 面 , 很 多 家 長 都 不 了 解 孩 子 這 方 面 的 需 求 , 因 而 罔 下 判 斷 孩 子 不 聽 話 、 頑 皮 和 壞 , 給 孩 子 加 上 負 面 的 形 象 。

安 全 下 學 自 主

父 母 最 擔 心 孩 子 自 主 的 心 態 , 導 致 他 們 做 出 危 險 行 為 。 作 為 父 母 , 首 要 條 件 是 給 孩 子 一 個 安 全 的 環 境 。 如 果 凡 事 管 制 孩 子 , 令 他 們 失 去 學 習 自 主 的 機 會 。 缺 乏 自 主 能 力 的 孩 子 , 會 形 成 自 卑 、 畏 縮 和 內 向 性 格 , 這 兩 者 的 利 害 該 如 何 取 得 平 衡 呢 ﹖
例 如 這 年 紀 的 孩 子 喜 歡 把 手 指 插 入 電 源 插 蘇 的 洞 口 , 因 為 他 們 開 始 認 識 體 積 的 大 小 , 喜 歡 把 一 物 件 放 進 另 外 一 物 件 內 , 看 看 是 否 可 以 放 得 下 , 所 以 很 自 然 嘗 試 把 手 指 插 入 插 蘇 洞 口 。 這 樣 父 母 可 以 透 過 孩 子 其 他 受 傷 的 經 驗 , 引 申 教 導 此 動 作 的 危 險 性 , 也 可 透 過 其 他 孩 子 的 經 歷 教 導 自 己 的 孩 子 。

給 多 點 時 間 學 習

父 母 除 了 要 教 導 孩 子 分 辨 哪 些 事 情 不 可 嘗 試 外 , 還 要 提 供 在 安 全 環 境 下 可 做 的 事 情 。
父 母 在 安 排 孩 子 起 居 生 活 的 時 候 , 應 預 多 一 點 時 間 , 隨 時 教 導 孩 子 學 習 新 事 物 。 例 如 學 穿 衣 服 、 扣 鈕 釦 、 綁 鞋 帶 、 吃 東 西 、 幫 手 做 家 務 等 , 當 孩 子 成 功 做 到 一 件 事 , 這 種 成 功 感 的 歡 欣 , 會 帶 給 孩 子 很 大 的 鼓 勵 和 肯 定 , 對 他 們 長 大 後 建 立 自 信 很 有 幫 助 。

學 習 面 對 失 敗

在 不 斷 的 嘗 試 中 , 孩 子 要 面 對 數 次 的 失 敗 才 能 夠 成 功 。 孩 子 如 何 面 對 這 些 失 敗 , 可 能 影 響 他 們 日 後 怎 樣 面 對 更 大 的 失 敗 。 父 母 的 參 與 可 以 在 情 緒 上 安 慰 孩 子 , 並 且 給 予 鼓 勵 , 幫 助 孩 子 糾 正 錯 誤 , 增 加 成 功 學 習 的 經 歷 。 家 長 往 往 不 想 孩 子 有 失 敗 的 經 歷 , 盡 量 代 勞 , 因 他 們 不 想 孩 子 有 不 開 始 的 經 歷 。 這 種 過 份 的 呵 護 只 會 令 孩 子 更 不 能 面 對 失 敗 , 並 且 不 能 成 功 地 學 習 自 立 。 這 種 呵 護 反 而 助 長 孩 子 形 成 自 我 中 心 和 薄 弱 的 心 理 。

葛 琳 卡 博 士 臨 床 心 理 學 家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4#
發表於 05-7-14 16:29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從小培養逆境智商

培 養 孩 子 的 逆 境 智 商 , 就 要 從 小 讓 孩 子 學 習 追 求 自 發 性 和 自 主 性 的 能 力 。

容 易 放 棄 逆 境 智 商 低
逆 境 智 商 的 研 究 中 , 發 現 後 天 學 習 的 無 能 為 力 , 是 導 致 人 沮 喪 的 主 要 原 因 , 並 且 面 對 困 難 容 易 放 棄 , 逆 境 能 力 薄 弱 。 研 究 顯 示 一 個 人 對 自 己 生 命 是 否 有 控 制 感 , 直 接 影 響 他 (她 ) 會 否 繼 續 堅 韌 地 挑 戰 逆 境 , 因 而 增 加 成 功 的 機 會 , 也 培 養 出 一 種 樂 觀 的 性 格 。

從 建 立 自 發 性 做 起
要 建 立 子 女 的 逆 境 能 力 , 是 需 要 從 小 培 養 他 們 對 生 命 的 控 制 感 。 這 也 恰 巧 是 2歲 的 成 長 任 務 之 一 , 學 習 建 立 自 發 性 和 自 主 性 的 能 力 。 因 此 , 這 個 階 段 的 學 習 影 響 孩 子 培 養 逆 境 的 能 力 和 樂 觀 的 性 格 。

勿 限 制 自 由 探 索
2歲 的 孩 子 很 喜 歡 探 索 周 圍 的 世 界 , 有 很 強 烈 的 好 奇 心 , 使 忙 碌 的 父 母 因 擔 心 有 危 險 發 生 , 往 往 限 制 孩 子 可 以 探 索 的 範 圍 , 盡 量 減 少 接 觸 新 的 東 西 , 怕 孩 子 知 道 了 會 吵 著 要 , 避 免 麻 煩 。 然 而 , 卻 大 大 減 少 孩 子 學 習 新 事 物 的 機 會 。 生 活 缺 乏 刺 激 性 的 開 發 , 會 局 限 智 力 的 發 展 , 並 且 也 減 低 孩 子 可 以 發 展 自 主 性 和 自 發 性 的 空 間 。

父 母 應 和 孩 子 一 起 探 索
孩 子 每 天 遊 戲 的 時 間 , 也 是 父 母 可 以 教 導 孩 子 的 最 好 機 會 , 更 是 孩 子 探 討 新 事 物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時 刻 。

2歲 的 孩 子 未 能 完 全 獨 立 去 面 對 世 界 , 所 以 , 每 發 現 一 些 太 新 的 事 物 , 要 回 頭 轉 看 父 母 , 得 到 肯 定 後 , 再 繼 續 向 前 邁 進 一 步 。 因 此 , 父 母 陪 著 孩 子 遊 戲 , 一 方 面 增 加 孩 子 的 信 心 繼 續 探 索 , 另 外 方 面 , 可 以 分 享 孩 子 探 索 的 喜 樂 , 孩 子 的 微 笑 取 得 父 母 的 微 笑 回 應 , 那 一 刻 的 眼 神 , 彼 此 交 融 著 了 解 和 滿 足 。
最 後 , 引 導 孩 子 去 探 索 這 件 新 東 西 的 不 如 層 面 , 讓 孩 子 從 發 現 中 得 到 驚 訝 的 滿 足 , 增 加 他 (她 ) 的 好 奇 心 和 自 發 能 力 , 並 且 從 旁 協 助 孩 子 找 出 方 法 使 用 或 打 開 東 西 , 增 加 孩 子 對 事 物 的 控 制 能 力 , 以 及 加 以 鼓 勵 和 分 享 孩 子 學 會 了 的 成 功 感 。

教導傭人陪孩子玩
對一些出外工作的父母,能夠這樣陪伴孩子學習,實是奢望,但是,這學習指導卻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所以父母在放工後回家,應爭取機會陪孩子遊戲,也可以教導傭人如何陪孩子玩。先把重點指出,然後透過示範和觀察傭人的嘗試,並加以回應和鼓勵,教傭人學習如何教導孩子。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5#
發表於 05-7-22 12:24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要孩子接受轉變

孩子強烈的個性
當一個3至4歲的孩子,正在進行一項他喜愛的活動,而你卻要求他停止這項活動而去做別的事情時,許多孩子都會很不情願,甚至反抗,結果可能會令你很沮喪。

通常,一個3至4歲的孩子,已經有自我的個性,會強烈地要求自主權,同時希望許多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你若強迫他去做一些他不情願的事情時,他便表現得很憤怒了。因此,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時,他們完全不明暸「轉變」的意義,亦沒有時間觀念,更加不知道先後之序的意思。對他們來說,「2分鐘」和「5分鐘」基本上沒有什麼分別,他們亦不會想到「將來」,更沒有能力去想「以後」會發生的事情。在他們心目中,只有「現在」和「這裡」的概念。

要令孩子較容易接受轉變,必須有一些技巧。例如,當你叫孩子停止他正在進几的活動時,你要表示你明白這是很難辦到的,亦很難為他,如此孩子便會感到安慰,知道你亦明白他的感受。

讓孩子接受轉變的方法
無疑,要一個小朋友停止和其他玩伴的遊戲,又或者停止正在進行中的活動,會令他感到很難受,因為孩子的心目中只有「現在」,所以對於暫時失去的東西,便認為將會永久失去。要孩子容易接受轉變,可以用以下方法:

1. 設計一個適合的時間表:每天早上,設計好當日的時間表,然後告訴孩子什麼時候要做些什麼事,讓他心中有個概念,當日要做些什麼事情。當然,時間表的內容不可以太長,否則孩子容易忘記。

2. 預先準備解決困難:舉例說,孩子最討厭的事是早上穿衣服,那麼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把衣服準備好,當孩子醒來後,便盡快及熟練地替孩子穿上,使孩子不會感到厭煩。

3. 給孩子一些獎勵:每次當你要孩子做一件事時,可以用鼓勵的形式,例如:「你做完功課後,便吃晚飯了。」這樣,孩子必定會受到刺激,然後心甘情願地完成任務。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6#
發表於 05-7-22 12:36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孩子不親你怎辦?

孩子開始有偏愛
孩子在3至6歲期間,他們會漸漸開始懂得性別的區分,我們可以從他的日常生活中感覺得到。例如:你會覺得你的兒子的行為與他的父親非常相似,而你的囡囡就很喜歡模仿你的動作,因此我們知道為什麼女孩子總喜愛穿裙子,而男孩子總愛與男孩子玩耍。

由於他們已有了性別上的分歧,因此很容易出現某些爭執,而他們亦會慢慢地依賴父母或母親,作為他們的領導。

從中他們亦逐漸明白到,父母有他們的社交生活,而且是不容易讓他們介入的,因此他們在可能範圍內都會為自己劃出一定的空間,在這空間裡,他們會爭取父親或母親的疼愛,但與此同時,他可能會忽略雙親中的其中一位的感受。

例如:一個3歲大的女孩,曾經對著她的媽媽大吵大鬧,嚷著無論如何一定要他的爸爸替他洗澡,而不肯由媽媽代勞。又或者,有些孩子會對著他的父親大發脾氣地說:「你根本就不曉得說故事,快找媽媽來!」這些行為,都會令父親或母親感到不知所措、十分尷尬。

改變的方法
如果你正好遇著以上的情形,你不妨直接地,向你的孩子表達你的感受。你可以直接地對他說:「你這樣做法會傷害我哩!」又或者,你可向他表達,你從不介意他與媽媽關係良好,不過你亦很想加入他們的圈子等等。

但假如你遇上以下的情形,就必須向兒童心理學家請教:

• 你和你的配偶都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

• 當他與不親密的父親�母親一起時,態度一直強硬,不肯有絲毫改變。

• 父母對其他孩子特別偏愛,而使這個孩子感覺得不到父母的關注。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7#
發表於 05-7-22 14:37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停不下來的孩子

頑皮好動的孩子
若家中有一個「無時停」的孩子,相信家長一定會非常頭痛,因為隨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以防孩子發生意外。

通常,男孩子會較女孩子更頑皮和好動,尤其是3、4歲的孩子,其體能的發展非常快速,他會比以前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做很多動作都較能得心應手。基於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往往會不斷地接受新的挑戰,做許多家長認為充滿危險的動作,例如:從床上跳下來,或要跳過公園的欄杆。不過,他們往往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就是趺得一次比一次重。

父母總不明白,為何孩子總是不能從受傷的經驗中汲取教訓?這是因為這年紀的孩子,記憶力較為短暫,雖然今天趺得很痛,但可能明天已經忘掉了;因此,對於真正有危險性的行為,家長要不停地提醒他們,他們才能勉強記得,例如:「不要自己過馬路,要拖著大人的手」等。

若你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孩子,孩子仍然好像不記得你的說話時,你便要小心孩子是否患了專注力缺乏症或過度活躍症,此時最好帶他到有關的專家處檢查一下。

對孩子設定一些限制
若你的孩子沒有以上問題,而只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傢伙,那麼你便要開始對他設定一些限制,並且要嚴格執行,不能時鬆時緊。同時,也要向其他照顧孩子的人,例如祖父母或褓姆申明,要他們協助執行你所定下來的紀律,以免孩子有機可乘。

不過,你亦可以找機會向孩子解釋,你定下的紀律,出孩點是為孩子好,若孩子不聽話,便可能會承受後果。你可以用溫和的語氣向他說:「若你從床上跳下來,總有一次會跳倒而受傷的。」用溫柔的語調,效果遠勝過大聲吆喝孩子。

此外,應避免讓孩子看一些充滿刺激及冒險的卡通或影片,因為7歲以前的孩子,還未懂得真實世界與幻想世界是兩回事。當他們見到超人飛來飛去,便以為只要自己學習,也可以做得到,便會努力去模仿,最終釀成惡果。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8#
發表於 05-7-22 15:02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每事問的年紀

孩子好奇每事問
當孩子年幼時,已經開始熱衷去發掘他們周圍的事物,而當他們日漸成長,你會發覺他們有愈來愈多的問題向你發問,尤其是他們遇到一些新奇的事物時,你會發覺,孩子的好奇心更超越他們肚餓及口渴的感覺。

孩子的安全感往往是建基於父母與他的關係上,假如我們在孩子幼小時,已能讓他向你自由發問任何問題,對他日後的成長有極大幫助,但當孩子向你詢問一些特別的問題時,我們必須處理得很有技巧。

好像有一天,我帶著孩子出街時,他突然指著我身旁坐輪椅的男士問:「媽媽,為什麼這個哥哥要坐輪椅?」那時,我不知如何回答他的問題,幸好那坐輪椅的男子開口說:「因為哥哥遇到了意外,因此要依靠輪椅代替走路。」他更對我說:「有裊多小朋友都問我為什麼會坐在輪椅上,我都很直接地回答他們,因為這是最簡單的使他們明白的方法。」

回答孩子提問的技巧
很多父母遇著孩子向他們詢問一些他們難以解答的問題時,便會轉彎抹角,不作正面的回答。其實你不回答孩子,孩子亦會從其他方面找到他想知道的答案,那麼,我們便會錯失一次給予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好機會。

其實,有時我們可以運用一些誘導性的方法去解答孩子的問題,例如當孩子各你發問時,切勿太快便給予孩子答案,我們可運用誘導式的方法,令孩子從中找到答案。

而好奇心是有傳染性的,當你常向孩子發問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時,亦會引導孩子去思考你的問題,及發掘他對這世界的好奇心。

當孩子向你發問時,若你不知如何回答,你可以嘗試找其他東西輔助,例如帶孩子到圖書館裡找圖書、雜誌,甚至在電腦中嘗試和孩子一同找尋答案,當你們找到時,必可帶來極大喜悅。

當孩子因好奇心的驅使,而向你發問時,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答案,而不是轉彎抹角地去逃避,假如我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時,不妨與孩子一同去尋找答案。記著:你是孩子的榜樣,切勿給予孩子一些錯誤的觀念。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29#
發表於 05-7-22 23:22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不聽話寶寶

指令清楚、實際﹕當寶寶把照顧者的指令當作“耳邊風”時﹐爸媽在提出要求時就要做到指令清楚、實際﹐內容寶寶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寶寶能“做得到”。例如﹐“把房間清理干淨”就太過模糊﹐寶寶不知道是清理玩具呢﹐還是清理衣服﹐還是把房間掃一掃。“把房間地板上的玩具收到玩具箱裡”﹐這就明白得多﹐同時也是寶寶能力可以做到的。

選擇法﹕當有些事情必須做但孩子不肯做時﹐可以採用選擇法。所謂選擇是要孩子選擇“先做”還是“後做”﹐是“立即做”還是“等會兒做”﹐而不是要孩子選擇“做”還是“不做”。比如﹐頭發長了﹐但孩子不肯理發﹐父母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說﹕“是你先理﹐還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發後﹐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轉移法﹕孩子不聽話﹐有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比如﹐看見一件玩具﹐孩子鬧著要買﹐怎麼辦﹖這時﹐父母可採用“轉移法”﹐即不與孩子談這件玩具該不該買﹐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他要買玩具的想法。

接納孩子的情緒﹕爸媽雖不接納孩子的負面行為﹐但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聽聽孩子的心聲﹐否則﹐孩子也聽不進父母說的話。

訂定規范﹕父母要先講規定﹐讓孩子有遵循的方針﹐才能去談孩子是否聽話。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訂的規范要具體清楚。在訂規范時要讓孩子參與﹐這樣才知道他懂得什麼﹐再依此共同訂出規范﹐並利用孩子能看懂的字或圖具體列在紙上。雖然孩子不一定能遵守﹐但至少已有提醒的作用。此外﹐訂規范時﹐也可附加訂出違規不執行的處罰方式。訂規范時要注意合理性。

防患于未然﹕事前模擬可能發生的狀況並設想解決方案﹐可降低孩子負面行為的幾率。例如﹐父母帶孩子去逛百貨公司﹐孩子會認為要去買玩具﹐沒買的話﹐就會在百貨公司哭鬧﹐賴著不走。其實父母在事先就應想到孩子可能有的反應﹐應先告知出門的目的是逛一逛﹐不會買玩具。

慎用處罰﹕在沒有安全顧慮的前提下﹐適度處罰五六歲的孩子﹐讓孩子嘗到不遵守規則的後果﹐可教導孩子學會責任。然而﹐父母處罰孩子往往一次比一次嚴厲﹐結果處罰越強﹐孩子反而越來越不聽話。因為處分的次數一多﹐孩子會漸漸“習慣化”﹐甚至越禁止﹐就越想做﹐所以父母需要慎用處罰。

善于獎勵﹕若孩子總是動來動去、安定不下來﹐父母可與孩子約定﹐若他坐20分鐘都沒有跑來跑去(同時須為他安排一些活動)﹐就可以得到一個“小星星”﹐累積7個“小星星”以後﹐可以換取一樣他一直想要的東西。如此孩子不但可平穩下來﹐也有了努力的目標。使用獎勵時應盡量避免物質獎勵﹐也不要讓孩子太快獲得獎勵。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1642


30#
發表於 05-7-23 10:57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Thanks so much!


複式洋房

積分: 450


31#
發表於 05-7-28 15:32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thx


大宅

積分: 3713


32#
發表於 05-8-17 15:26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如何正確地跟孩子說再見?

1. 父母在跟孩子說再見前,要先給少許時間讓孩子熟習陌生環境,並預先給他喜愛的玩具;

2. 要跟孩子玩片刻。當他熟習下來時,便可向他解釋你要外出一回兒,並且用肯定的語氣向他說,很快便會回來接他;

3. 向孩子說明誰會暫時照顧他;

4. 在離去時便不要回望或再次道別,因這樣會使孩子感到不安;

5. 在和孩子道別時,千萬不要讓他感到你離去後他會不安。不要問孩子是否喜歡留在這裏,或問他可以自已留在這兒嗎等,這些問題都會使孩子感到不安,甚至不願讓你離開;

6. 跟孩子道別時,要速戰速決,不要多次和他說你要在何時離開,因這樣會使孩子疑惑和不安;

7. 如果要和孩子道別,不要為了安撫他而安排一些特別活動,因這些突然而來的活動,反而會引起孩子不安,甚而產生恐懼;

8. 父母如果為了不想和孩子因道別而拉拉扯扯,而靜悄悄地溜走,這會使孩子對你缺乏信任,日後要再建立彼此的信任時就更困難了。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33#
發表於 05-8-17 15:27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處理幼兒的情緒問題

處理十八個月至三歲幼兒沮喪的情緒:

許多幼兒都恐懼上學,因為學校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環境。父母可先對幼兒貫輸一些學校的概念,例如學校裏有形形色色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跟他一起玩,有老師教導他書本裏的知識;

這個階段的幼兒將會面對很多轉變,例如要捨棄尿片及奶樽等嬰兒用品,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困惑,父母須協助他作出紓解及適應;

對於幼兒的適當行為,不妨給予他小小的獎品以作鼓勵,這些禮物可以是他渴望得到的玩具;

在幼兒適應轉變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他的內在情緒;

不要指責幼兒的幼稚或不適當行為,更毋須施以懲罰,這會打擊孩子的自信,以及令他衍生負面的思想。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34#
發表於 05-8-17 15:29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如何教導不同性格的孩子?

小魔鬼型
留意點:
1、 這類孩子一般都很聰明;

2、 他們喜愛試探父母可被他們操縱的程度,並找出操縱家長的不同方法;

3、 他們一般會用歇斯底里的行為,或以嬉皮笑臉的方法使你就範。

方法:
1、 堅持並貫徹你定下的原則和規定,他們明白父母是不易被操縱的;

2、 直接指出這種操縱的行為,你可以說:「我知道你這樣在公眾地方發脾氣,大吵大鬧,是要使我尷尬和難受。但這是沒用的,我一點尷尬和難受的感覺都沒有。」或者,你可以說:「你不用使我發笑了,我並不覺得好笑。」

3、別讓孩子的操縱行為分散你的注意力,甚至忘記了自己定下要他們遵守的紀律。

火爆型
留意點:
這類孩子雖然很容易大發脾氣,如突然面紅耳赤、七孔生煙、甚至有暴力傾向,他們其實也會因控制不了自己大起大落的情緒而感到困擾。

方法:
1、 照顧這類孩子,母先要要求自己保持平和的心境。當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反應以溫柔的聲音來與他們溝通。否則,孩子會誤以為大聲對罵,便是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2、 孩子若變得愈來愈失控,父母便應把對話暫停下來,給孩子一點冷靜的時間和空間,然後再跟他們傾談,告訴他們之前的火爆行徑;

3、你若察覺到連自己亦開始失控時,便應儘快到別處歇一歇。你可說:「爸爸有點口渴,要去喝杯水。你在這兒,等我一會。」或者,你可以直說:「媽媽暫時不想繼續談下去,因我現在也很生氣。我要到外面走一走,待會我們再傾談吧!」

4、父母勿以同樣的火爆態度和語調對待子女。

凡事自責型
留意點:

1、 這類孩子一般都是完美主義者,或者父母對他們的要求都很高;

2、 當這類孩子未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時,他們已先責備自己得體無完膚。

方法:
1、 當這類孩子犯錯或遇到失敗時,告訴他們:「其實聖人都會做錯事 ,媽媽爸爸也如是;不過,私自偷用別人東西的行為是不對和不可接受的。」

2、 千萬別在孩子犯錯或遇到失敗時,對他們說:「爸爸早知你是難成大器!」、「這次測驗你又不及格!」、「媽媽對你實在很失望!」等有損他們自信的話。

善忘型
方法:
1、 要讓這類孩子聽你的說話,你得直視著他們,嚴肅地說:「現在收拾這些玩具,將它們放回原處。」

2、 若他們沒跟你的話做,給他們一點適當的懲罰,如提早關掉電視機、取消到遊樂場的活動、又或停止玩遊戲機一整天,好讓他們下一次緊記你囑咐他們要做的事。

3、 別誤以為只要不停重覆又重覆指令,這類孩子便會服從你的指令。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1142


35#
發表於 05-8-17 23:52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我仔仔叫銘堯(Hugo),已經3歲半返學啦,好開心呀 :-) :-) :-) :-) :-) :-)


複式洋房

積分: 303


36#
發表於 05-8-20 09:28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tuenyima,

Thanks so much for sharing so many meaningful articles with us!

mc_chumui


大宅

積分: 3713


37#
發表於 05-8-26 17:27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增強孩子多元智能

6種方法助腦部發展

我們應透過日常生活,教導孩子怎樣學習語言、面對困難、接受挑戰等。以下有6種方法,對於增強孩子腦部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1. 多些播放音樂給孩子收聽,尤其是在他玩遊戲時,教他哼出一些音節,創作自己的樂曲,將音樂融入孩子的生活中,音樂除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記憶外,它更能幫助孩子發展有關配對、幾何、比例等技能。

2. 有些研究報告更指出,經常聆聽帶有韻律音節的小朋友,會較一般的孩子早些懂得說話,這是由於他們經常性地聆聽一些帶有抑揚頓挫的音韻,例如故事、朗誦或童謠,因此他們的閱讀能力、溝通技巧及語言方面都較一般的發展得好。

3. 先讓孩子選擇一個他喜愛的故事,在連續數晚裏,說同一個故事給孩子聽,因為重複說故事、唱歌底遊戲等,可以幫助他訓練增強記憶能力、專注力及詞語認識。更有研究指出,如果同一本書給孩子看超過三次,他們懂得的艱深詞語會多過只看書一次的小朋友。

4. 從日常生活裏,可以有很多方法教導孩子認識不同事物。例如:教他計算時,我們可向孩子說:「你看!有三隻小鳥在電線上,如果其中一隻飛走,電線上仍有多少隻小鳥呢?」又或者問問孩子,到底是爸爸的鞋子大,還是仔仔的大一點呢?

5. 家長都知道與孩子一起閱讀故事的重要性,因為對於孩子的讀與寫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而有些研究報告更指出,當你與孩子一起看圖書時,應記著需經常性地向孩子發出有關提問,並鼓勵孩子講出答案,因為這樣可以訓練他的思考能力。

6. 而最有效的培養方法是給他從遊戲中學習,給他機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可透過戶外遊戲、茶會等讓孩子學習怎樣解決自己的問題、訓練集中力及語言能力。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大宅

積分: 3713


38#
發表於 05-8-26 17:44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幫孩子控制情緒

要幫孩子控制情緒,首先要讓他認清各種情緒,並認同他所表現出來的情緒。

一個2歲的孩子,其實已經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但由於他的心智正開始萌芽,不能像一些較大的孩子,可以分辨出各種情緒並控制它們;再加上2歲孩子的注意力極為短暫,因此其情緒的波動也會較大。

此時的孩子,正處於渴望獨立的階段,因此一些小小的成就,也能為他帶來無窮的樂趣。舉例說:當孩子畫了一幅畫,或完成一幅拼圖時,他可能會大笑起來,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驕傲;相反,若他砌不到那幅拼圖,又或者在牆上畫畫而受到阻止時,他可能會感到很不遂意,因而大發脾氣。

令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作為家長,最大的挑戰是協助孩子實現其獨立的「宏願」,同時要幫助他學會控制情緒,而這兩種工作,以後者更為困難,因為2歲的孩子,其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令人無從捉摸。家長要了解幼兒心理,才能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情緒。

有什麼東西,能否付一個孩子從歡欣情緒中,而忽然大發脾氣呢?答案很簡單,是孩子受到挫折。

雖然,2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懂得說話,但他的表達能力畢竟有限,最重要的是,許多時他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每當他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亦得不到滿足時,他便會感到挫折及沮喪,而表達這些情勢的唯一方法,便是大發脾氣!

此外,2歲的孩子,思想不會很複雜,他認為,既然可以拿著一隻匙羹來玩,自然也可以拿著一把刀子來玩了!當他受到阻止時,而他不會明白那是危險的東西,而只會認為自己的「獨立」能力受到限制,就如「世界末日」一樣,因此感到極不開心。

認同孩子的情緒
要幫助孩子,首先要讓他認清各種情緒,並認同他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例如:「我知你不開心!」「我知你好嬲!」等。從而解釋他的情緒對別人帶來的影響,例如:「你不開心打人,別人會感到痛楚。試想想,如果別人打你,你會怎樣?」你要耐心地不斷向孩子解說,久而久之,孩子自能明白你的用心。
[img align=left]http://onfinite.com/libraries/487250/185.jpg[/img]我愛小端宜 :-D


民房

積分: 28


39#
發表於 05-9-3 09:53 |只看該作者

Re: 親子/幼兒成長教育文章分享

many thanks. They are very good article and very useful.


大宅

積分: 2999


40#
發表於 08-2-13 16:05 |只看該作者
Yuenyima,

You're great! Thanks so much for the sharing.
Your kid is so fortune to have such a good and caring mother who love her so much!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