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歐美各地不時爆發零星的德國麻疹、水痘疫潮,醫學界歸咎於一批信奉自然療法的年輕父母,拒絕安排子女接種疫苗所致。自然療法在港日漸盛行,新一代父母堅信自體免疫,未有參與「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或選擇性接種疫苗,有傳染病醫生擔心香港隨時會步歐美後塵,直言:「一百個小朋友得一、兩個唔打(疫苗),問題不大,當四、五十人都唔打,就好易爆(疫情)。」
一般醫院會為初生嬰兒接種卡介苗、乙型肝炎及滅活小兒麻痹混合疫苗等多種疫苗,但育有一子一女的Kim在子女出生時,卻要求醫生不要為子女接種疫苗。Kim是從加拿大回流香港定居,加國流行自然療法,她以往生病會以花藥治病,極少服西藥。
五年前,當她懷有長子Adrian,游說丈夫不要在Adrian出生後注射疫苗。「香港的BB一出世就要打好多種疫苗,加拿大不會。當時看完一些外國文獻,知道疫苗含有水銀,我不想兒子一出世就接觸水銀、疫苗這些化學物,所以同產科醫生講明,不要為我的BB打針。」Kim憶述,當時產科醫生表明不同意其決定,雙方爭持不下,轉看另一名接受自然療法理論的產科醫生。
兄傳染水痘幼妹面留痕
A
drian出生後,健康情況與其他幼兒無異,其後妹妹Brenda同樣沒有注射任何疫苗。直至Adrian就讀幼稚園中班時,學校爆發水痘「疫潮」,約八名學生先後「中招」,Adrian受傳染而長出水痘,更將水痘傳給只有數個月大的Brenda,Kim才驚覺問題嚴重。「雖然水痘不是甚麼大病,但Brenda當時集中出在臉上,又發高燒,所以我屈服帶他們去看醫生,第一次打針食藥……好內疚,雖然老公無話我,但好對唔住個女,Brenda臉上到現在還有兩個疤痕。」經此一「疫」,Kim為一對子女補打卡介苗、麻疹及乙型肝炎等疫苗,她直言:「現時回想,好彩只是出水痘,如果係(乙型)肝炎就大件事,(我)以後都唔敢博。」
Kim的好友陳太同樣主張自然療法,但一提起女兒的疫苗注射,她立即「轉軚」,認為女兒尚年幼,免疫力不及成年人,故定時帶女兒到健康院檢查及接種疫苗,「香港的學校學生多,小朋友又細,唔識衞生,一個有事,就好快傳開去,唔打針始終蝕底。雖然(注射疫苗)有潛在風險,但機會率始終低。」
歐美傳染病捲土重來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警告,如不為兒童接種疫苗,或會引發傳染病爆發。他指,近年歐美地區兒童注射疫苗的數字偏低,最終導致麻疹、腮腺炎(俗稱痄腮)、德國麻疹及百日咳等傳染病捲土重來,感染人數不斷上升,他直言:「唔打防疫針的問題已經在歐洲出現,香港雖然未見,但要小心。」
衞生署資料顯示,過去兩年感染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的個案有上升趨勢,其中腮腺炎由前年的一百三十六宗增加至去年的一百五十九宗,增幅近一成七,德國麻疹由前年三十八宗,去年增至四十六宗,升幅逾兩成一。而結核病則下降,由前年的五千七百三十宗,去年減少七個百分點,降至五千二百八十八宗,水豆去年有六千零三十三宗,較○八年減少三成二。
流傳打疫苗會自閉症
勞永樂指出,不少家長因為坊間流傳嬰幼兒接種疫苗會增加患上自閉症、腸道病「克隆氏症」等病症,拒為子女安排注特防疫,是極為錯誤的決定,因為部份傳染病對嬰幼兒構成生命危險。他認為,現時衞生署提供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的所有疫苗,均有必要接種。
記者黃慧心
garfield_small 發表於 12-4-4 10:1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61904545
搵到D資料關於抗組織胺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