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y005 於 25-5-19 17:59 編輯
農民房又叫小產權房,私人起既得幾層樓高既,以前的確發左好多人既,尤其係深圳,不過,買賣呢啲的確係有風險存在既。
想買平啲樓既,近呢十幾廿年,內地啲人買唔起商品房既,零願買集資房,統建樓,其實呢啲都係可叫農民房既,不過係由鄉委呀、發展商牽頭集合村民既地而起既,都屬小產權樓。
而點解啲人會買集資房、統建樓呢,一黎平,二黎更似商品房咁,有更高既樓層,有啲一樣有管理既。
而且,有啲想靠「搏」,搏由小產權房收成大產權房、商品房。
就舉例蓮塘吖,2x年前都有群集資房變商品房喇,由無房產証變有。
又舉正正係蓮塘站,最新咪起好左幾幢商品樓既,呢幾幢既前身就係由小產權變大產權架喇。
當年,政府為左保障買左呢班小產權人,就落政策變成大產權,之後起地鐵,震裂晒啲樓,啲居民維權抗議遊行,最後地鐵收晒附近啲樓,按面積賠償租金俾業主直至而家完成起樓,居民已抽左簽,揀左樓喇,相信年尾可順利入伙。
雖然都有人游說我地話買呢啲小產權房好,但我唔敢囉,買既,好多時要一筆過俾錢,而且只係去律師樓簽轉讓書,更甚既,有啲只係响村委度轉個名咋,我自己就驚無保障喇。
有幾何政府會將小產權變大產權吖,收地,又點知幾時會收吖?我無咩賭命,唔敢搏,而內地人係住住搏。
至於公寓,一般內地人都唔會買,地產咪「水」外地人買囉,就正如地產「水」內地人買偏遠香港樓一樣之嘛。若係價錢平既,又負担得起,玩下無妨,唔好以為會大升值就得。同埋,唔好以為同香港樓一樣咁穩固就得喇,過2、30年就知2者既分別喇。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分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