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尾頁
   629


子爵府

積分: 14793


581#
發表於 17-7-7 16: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ctbb不怕call.但香港人要交税嗎?
Screenshot_2017-07-07-16-49-34-652_com.android.chrome.JPEG


大宅

積分: 1107


582#
發表於 17-7-8 00:01 |只看該作者
maymaggie 發表於 17-7-7 14:11
買入價100, 2K = US$2000,
買入價108, 2K = US$2160,

大部份par value 都係100,不過現在債市溢价多,好似未係時候
但就算回返90, 90*2000都180000us?
入門要咁貴咩?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83#
發表於 17-7-8 11:00 |只看該作者
TamaCat 發表於 17-7-7 16:51
ctbb不怕call.但香港人要交税嗎?
不怕CALL , 但係有機會一路向下潛水。( 呢個都唔係大問題, 最多無限補時, 一路收住息等上水, 最怕是摺埋。)
交稅的問題, 我出TICKET問過IB, 佢會答你是要交的, 然後叫你向你的稅務顧問查詢。

但實際是, 我故意買了一隻然後再問 IB, 結果是沒有扣稅的。

或者可以講下我買咗乜野被CALL

我在6/21 以$25.38買了500股 COLONY NORTHSTAR SERIES C 系列 , 代號 : CLNS PRFC, 在今年一月發行的,只高過發行價少少。因為該公司出了好多系列, 我在網上又找不到其他投資者出文, 於是買少少試試。( 這公司是美國一間很大的房地產公司, 我有朋友買了這公司發行的基金, 息率有8% 以上), 之後在6/23就收到被CALL 的MESSAGE, 但係佢俾番每股$0.4X 的利息給我, 算下來, 我沒有損失, 賺了一百幾十港元, 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84#
發表於 17-7-8 11:03 |只看該作者
eightbelows 發表於 17-7-8 00:01
大部份par value 都係100,不過現在債市溢价多,好似未係時候
但就算回返90, 90*2000都180000us?
入門要咁 ...
不對, 你計錯了。
$90, 2K = $1800 ( 加什費)




大宅

積分: 2254


585#
發表於 17-7-9 07:32 |只看該作者
TamaCat 發表於 17-7-7 16:51
ctbb不怕call.但香港人要交税嗎?

http://ufshanno.pixnet.net/blog/post/65540524-%28-季配-%29-etd-交易所交易債券---ctbb 根據blogger所說,ctbb屬於debt,收的是利息,不是divdend,所以應不用交30%稅


大宅

積分: 1330


586#
發表於 17-7-9 09:55 |只看該作者
hoching0971 發表於 17-7-9 07:32
http://ufshanno.pixnet.net/blog/post/65540524-%28-季配-%29-etd-交易所交易債券---ctbb 根據blogger所 ...

呢個blog好似係台灣,所以唔太肯定佢哋嘅稅制有冇唔同,但係一般來說美國唔理你係利息定係股息,只要公司嘅收入來源係喺美國就要交,就算股票、債券、ETF、基金都係。
如果真係有興趣了解,請參考"U.S. Tax Guide for Aliens"再分享下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87#
發表於 17-7-9 21: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ymaggie 於 17-7-10 01:02 編輯

..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88#
發表於 17-7-9 21: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ymaggie 於 17-7-9 22:02 編輯

多謝有位 BLOGGER 整理了 100位博客超連結, 好有用, 請BOOKMARK :
( 我最鍾意STARMAN 同風中追風兩位個 BLOG )

http://adreamforfinancialfreedom.blogspot.hk/2017/07/blog-post_4.html#comment-form







洋房

積分: 93


589#
發表於 17-7-12 23:33 |只看該作者
請問你們會否有什麼聚會?謝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0#
發表於 17-7-13 10:32 |只看該作者
Rubycocoruby 發表於 17-7-12 23:33
請問你們會否有什麼聚會?謝
無呀。
睇下 STARMAN 書展會不會有讀者分享會 ( 暫時唔覺有, 見到我會POST 上來 )


大宅

積分: 4578


591#
發表於 17-7-13 18: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maymaggie 的帖子

我想買D穩陣的債券,投資級別的, 但似乎這些都好少買賣,放旳人唔多,我排過兩隻排好耐都排唔到,個買賣差價亦很大。揀債券有沒有什麼心得或秘訣可分享下。


洋房

積分: 93


592#
發表於 17-7-13 18: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maymaggie 的帖子

首先, 多謝您先, 因為您開了我的眼界, 真是十分感謝。現在也在學習中, 請多多指教....

真是十分謝謝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3#
發表於 17-7-13 22: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ymaggie 於 17-7-13 22:05 編輯
kcsp 發表於 17-7-13 18:07
回覆 maymaggie 的帖子

我想買D穩陣的債券,投資級別的, 但似乎這些都好少買賣,放旳人唔多,我排過兩隻 ...

你指係 IB 買果 d 債券 ? 投資級別的試下搵長年期少少的, 短年期都很低息。

我無心得架, 都係抄風先生,70後同天路客同埋一些台灣blogger, 買咗6隻試試月月收息,每隻買三兩萬, 感受下債市起跌收下息先。

另外係銀行都有買, 不過個差價似乎頗大。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4#
發表於 17-7-13 22:16 |只看該作者
Rubycocoruby 發表於 17-7-13 18:54
回覆 maymaggie 的帖子

首先, 多謝您先, 因為您開了我的眼界, 真是十分感謝。現在也在學習中, 請多多指教 ...
你要多謝 d blogger, 我真係無出過力, 只不過係 8 卦將人地個博文轉貼出來咋。我之前係財經雜誌, BLOG 都唔睇的。
你去睇 STARMAN, 風先生個BLOG, 真係寫得非常好。我自己就已是受惠者, 個 收息 POOL 未砌完都增加咗好多利息收入。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5#
發表於 17-7-14 21:16 |只看該作者
有買入 HTZ 債券的, 可以 CLICK 入 ACCOUNT MANAGEMENT REPORT 7/12 , 睇到有債息收了。


複式洋房

積分: 230


596#
發表於 17-7-17 12: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ohnchan31 於 17-7-17 12:17 編輯

STARMAN又有新文章,很有啟發。
再論槓桿 - 「動態」與「靜態」的投資思維


續上文,上文講到使用槓桿的前題和條件︰在運用槓桿前,必先要確定三件事,1. 利差要有一定的空間;2. 利差要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3. 資產價格具良好穩定性。如果1-3都能夠同時滿足,則任何時候都應該利用槓桿增加回報率。本篇將進一步探討運用槓桿應持有的心態和目標。

槓桿是一種「套息差」的操作,是一種將回報和風險同時放大的工具,是基礎投資以外的另一門技術,因此槓桿投資比一般的純投資操作技術要求更高,並且除技術以外,心態亦相當重要。

投資是長途賽,應以長遠穩健的投資回報為目標,以資產的現金流去作為再投資的新資本,賴以複式的力量去累積資產。因此,在管理投資組合時以極大化槓桿後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Capital, ROC)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用槓桿極大化的ROC都只能是短暫的,長遠其他外部因素(如低息環境、其他宏觀經濟因素等) 的轉變都會為帶有槓桿的投資組合帶來不確定性,這就是風險。舉例說,投資者預期短期內市場不會大幅加息,經濟發生大問題的機會率不高,但長遠而言,god knows.....The world is ever-changing。一個投資組合長遠利用槓桿極大化ROC,名義上的預期回報(Nominal Expected Return)雖高,唯實際上是以風險來換取高回報。須知道凡用槓桿都會帶來不確定性,該不確定性在組合內長遠隨時間應該是不斷下降而不是增加,這是一種「動態」(Dynamic)的概念

槓桿投資應該分「動態」「靜態」兩種狀態去分析。隨時間不斷的投資操作(包括再投資操作)是一種「動態」的概念。那麼,「靜態」的概念是甚麼?「靜態」是指在一個靜止的時點下,投資組合的狀態。而筆者本篇文章想強調的是何謂投資組合「最終的理想狀態」(Optimal Status),這是一種是一種靜態的概念。

首先,投資組合帶有槓桿的狀態從來都不是「最終理想狀態」,即「最終理想狀態」下的投資組合不應帶有任何槓桿,這是一種「靜態」的概念。提出「靜態」下的「最終理想狀態」的意義是什麼?其意義就是讓投資者作為一個目標去achieve,而我們日常操作的投資行為是一種動態行為。「靜態」的最理想狀態是比投資者望著作為目標來跑,而跑是「動態」,而跑的方向相當重要。組合的槓桿長遠隨時間應該是不斷下降而不是增加,組合在動態下必須要不斷自我優化。凡使用槓桿的投資者都必先要有以上這種心態。前文多次所講的"Leveraging today is to achieve deleveraging tomorrow"其實就是貫穿了上述概念的一句總結。筆者在本blog和新書中提出的「REITs+Bond」組合事實上正是在實踐這個理論。

杠桿只是在新資金/資本加入投資組合(Investment Portfolio)時才會使用,用以提升短期的預期回報(注意並非長期),新資金的槓桿投資產生出來的高現金流回報用作再投資(Re-investment)時並不應繼續使用槓桿,讓組合自然去槓桿(Natural Deleveraging)。投資者要分清楚新資本再投資資本的分別。

在現時的市況下,投資者,特別是多年來慣常使用槓桿的投資者,必須好好讓腦袋清醒一下,強如資深的專業投資者、大型對沖基金都要需要留意,切勿墜入「慣性槓桿」的陷阱,所謂「慣性槓桿」,是指只關心槓桿後的資本回報率,而忽略長遠平衡槓桿風險的投資策略。

有人會問,為何保守如家族基金投資時仍會使用槓桿?為何對沖基金都使用槓桿?因為基金成立的目的是要跑,生生不息,停下來基金就沒作用。基金是無得揀,我們是個人投資者,有得揀。零/低槓杆狀態可以為自己保留實力,待機會來時再啟動槓杆投資,既然如此,投資者又何必急於無時無刻保持高速的「動態」?

筆者夠膽說,目前市場大部份使用槓桿的投資者(甚至包括相當部份PB投資者)都是槓桿上癮,沒有「靜態」理想狀態的目標思維。這班投資者會令市場加速進入非理性的資產追逐狀態,當經濟危機到來時,便會加大市場去槓桿時的影響和痛楚,大家不得不少心。

Starman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tarmancapital


洋房

積分: 93


597#
發表於 17-7-17 16:17 |只看該作者
請問你們是否入港幣, 再在IB轉美元, 而基礎貨幣也是美元? 十分謝謝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8#
發表於 17-7-17 16:40 |只看該作者
johnchan31 發表於 17-7-17 12:16
STARMAN又有新文章,很有啟發。
再論槓桿 - 「動態」與「靜態」的投資思維

謝謝貼文分享


伯爵府

積分: 16297


599#
發表於 17-7-17 16:44 |只看該作者
Rubycocoruby 發表於 17-7-17 16:17
請問你們是否入港幣, 再在IB轉美元, 而基礎貨幣也是美元? 十分謝謝

我入港幣,在IB(emoji)美元。基礎貨幣選港幣,因為睇慣咗。


伯爵府

積分: 16297


600#
發表於 17-7-17 23: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maymaggie 於 17-7-18 21:06 編輯


starman 現身書展,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myimage.jpg

首頁

尾頁

跳至